单位名称 | 韩城市政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规范、便民、廉洁、高效。业务范围: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咨询、引导、帮办、代办和现场踏勘等工作;做好中心日常管理工作。 | |
住所 | 韩城市新城区太史大街西段政府1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吴小虎 | |
开办资金 | 23.8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韩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88万元 | 23.8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以来,我单位在行政审批服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推进受审分离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按照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上一张网,最多跑一次”的要求,不断规范惠企大厅项目建设、企业开办和社会事务个功能区受审分离服务机制,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从咨询引导、排队叫号、材料初审、统一窗口出件规范化运行。(二)实施电子监察监督机制,让审批服务更高效。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电子系统质量评价统计,实施企业群众申请办理事项线上受理,推送、审核、审批全流程电子监察和线下受理、流转、办理、出件等环节全流程核查。定期通报办件情况,发现问题即时整改。(三)持续推进商事改革,让企业开办更便利。持续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落实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优化注册登记流程,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办,办结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自2022年以来,我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143户,其中新增企业类市场主体1222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902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9户。(四)优化窗口设置,让办事流程更合理。按照“综合窗口”服务要求,科学合理优化大厅窗口设置,从企业群众办事咨询引导、排队叫号、业务受理等环节,严格执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窗口审批服务模式,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五)推进简政便民,让服务更便捷。一是不动产登记工作时限进一步压缩,实现了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以内办结,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以内办结,异议登记、查封登记即时办结,同时打通了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业务。二是进一步深化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实现户籍业务“简捷办”;对工作调动、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等5类户口迁移及户籍证明等多个办理事项打破地域阻隔,实现户籍业务“全国办”;开通了跨国证件“委托办”;全面实现出生报户、户口注销、省内市外户口迁移、临时居民身份证、边境通行证等业务“一次办”。三是扎实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将流程相似、材料相近、结果相连的47个具体事项,归类融合打包成11个“快办一件事”,实施关联事项“打包办”;对就业、创业等高频服务事项优先提速,将办理时间从10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推行高频事项“提速办”。四是主动走访非公企业,通过贷款网点进楼盘试点,实现公积金业务向基层延伸;通过全程网办、两地联办和代收代办的方式,落实公积金业务“跨省通办”。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持续巩固“一局双大厅”改革成果,重点围绕服务机制不断规范、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人员素质不断提升、办事效率不断优化等,努力实现在改革中优化服务,在服务中推进改革,切实提升服务效能,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截至12月31日,便民大厅和惠企大厅共接待办事企业群众195618人次,办理审批服务事项126477件。(二)经济效益:2022年以来,我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143户,其中新增企业类市场主体1222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902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9户。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内部机制还不规范;二是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还需提高;三是平台应用还需提升;四是事项进驻、部门授权还不全面、不彻底。整改措施:一是规范事项受理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持续梳理、规范事项受理办事指南、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单、不予受理通知等工作,规范受理、审批沟通衔接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让政务服务更专业。一是定期开展思想政治、业务受理、文明礼仪等培训学习,不断增强政务服务软实力。二是强化监督考核,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把考核监督结果作为激励鞭策干部的重要依据,用制度规范管理,以制度力促审批服务。三是提升平台使用率,发挥平台监管作用。根据平台应用更新情况,通过集中培训和窗口一对一的实践操作,熟练掌握一窗受理系统事项从受理、扫描、推送、评价、审核、办理到出件等环节,并及时组织学习新模块的应用操作。另一方面,加强事项网上平台受理、审核、审批、出件以及红黄牌警告超期办理事项的全流程监督通报,确保申请人办理事项合法权益,按期办结。四是加快推进事项进驻及部门授权,保障群众办事效率。按照应进必进、应进全进原则,积极沟通相关部门,确保事项进驻到位。彻底改变在中心挂号、在部门办理的“体外循环”状况,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进入无条件、审批无阻力、程序无障碍、服务零距离。同时积极推动部门授权,保障窗口工作人员足够的工作权限。对于不需要现场勘察、集体讨论、考察论证、听证的一般性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一律由窗口直接办理;确需履行上述程序的承诺办理事项,由首席代表提出办理意见后,及时提请部门、单位在承诺期限内办结;对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一般性审批事项,建议窗口单位可派员集中办理,切实提高进驻单位业务办理效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探索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政务服务领域。积极探索“跨域通办”“异地代办”“一件事一次办”“一业一证”等服务方式,进一步推动集成套餐式服务,拓展“电子材料”“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的应用场景,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服务模式。以群众需求为指引,明确办事流程及事项清单,积极开拓政务服务新领域。(二)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根据《“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积极督促各牵头单位起草实施方案、工作规程、办事指南等,并根据《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工作方案》的要求,加快筹备“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推进会。(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政务服务队伍整体素质。通过业务、思想、道德、礼仪等方面培训,切实提高窗口人员综合素质,强化责任、改进作风、热情服务,严格做到仪表规范、行为规范、言语规范、环境规范、办公规范,树立政务服务良好形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