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

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9 20:43
单位名称 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绿色食品、地理标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申报,品牌化建设等提供技术服务。
住所 陕西省洋县青年北路
法定代表人 闫东林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04万元 13.2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监测能力建设,提升农产品安全预警预报水平1、不断完善实验室功能及能力提升建设。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细则》为标准,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了年度校准、检定,开展《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的换版工作,并根据实验室认证后运行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有关表格,按计划完成了2022年度的管理体系内审工作、保持体系文件与技术操作相统一,顺利通过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实验室定性、定量检测,全年无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职工积极参加省市技能培训,在省农业厅举办的能力验证中取得满意结果,参加市上技能比赛取得个人第二的好成绩,通过培训、参赛进一步提升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有序开展。日常抽检监测全覆盖,风险评估监测预警良好,抽样、检测科学规范,检测质量水平有效提升。全年共抽检样品9925个,其中定量检测305个、定性检测9620个,完成年任务的223.7%,合格率为100%。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紧盯“三棵菜”、聚焦问题较为突出的11种农产品,加大抽检频次,全年无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3、抓住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的有利时机,同时我中心有幸被确定为第一批被结对帮扶的单位,目前我们已在和帮扶我们的部级检测机构取得联系,进一步加深沟通了解,确定我们需要继续深入学习和掌握的检测能力,在部级帮扶单位的帮扶指导下更好的解决我们运行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不高、检测能力不强、检测资质通过率不高、检测参数覆盖不广等问题。(二)加强全程监管,筑牢安全防线1、监管力度全面加强。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生产基地、企业名录,重点针对已认证基地产品和注册合作社等,逐一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和《安全生产告知书》128余份,落实生产基地负责人农产品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加大抽样监测力度,完成实验室定量抽样305个,配合省、市级抽样150个。2、加强生产环节监管。一是持续推行“痕迹”工作法,积极落实巡查制度,镇监管站落实网格管理职责,巡查60余次,对各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生产主体的检查,重点检查生产记录档案建立、禁限用农药使用、生产技术规范执行等情况,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经双方签字,实行跟踪整改,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监管无盲区、无死角。二是落实生产记录档案制度,免费发放《洋县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到各生产基地,严格要求生产基地认真记录,规范生产,确保生产有据可查。3、合格证和质量追溯全面推行。为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向农业生产企业配备合格证打码机,在农贸市场小农户集中区域安装承诺达标合格证智能终端,方便菜农、商贩使用,并印制承诺达标合格证小本发放至全县18个镇、街道。更新换版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将认证农产品企业加入追溯平台,督促企业及时更新生产信息和种植过程信息,加强过程监管,追溯平台生产主体128家。积极组织生产主体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培训工作,目前已使用追溯二维码2万余张,合格证3.4万余张(含企业自制合格证)。4、认证工作有序推进。完成绿色食品认证1个,名特优新认证2个,有机认证3个。5、高度重视标准化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要求,高点定位,高标准打造,建立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个,县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个,同时要求各镇、街道结合主导产业建立1个标准化示范片。6、安全县创建工作取得成效。对照《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标准》,紧紧围绕“1+5”产业布局,发展“米、果、菌、药、畜”主导产业,以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目标,以体系建设、机制建立、责任落实、投入品监管、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监测和优质农产品认证等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已向市农业农村局申请验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2年,洋县农检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在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县农业农村局坚强领导下,以体系建设、机制建立、责任落实、投入品监管、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监测和优质农产品认证等为重点,高点起步、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检测参数范围有待扩充,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能力有待提高。二是监管压力大,监管人员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宽线长,监管工作任务重,监管人员相对较少,监管压力大。生产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生产企业自检能力弱。三是机构体系不健全。村级协管员队伍管理不规范,网格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专技人员业务培训,扩充检测参数范围。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频次和力度,提高企业自检业务水平,提高企业自检能力。三是加强镇、村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对标对表巩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水平。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量化考核标准,对标补短,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向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迈进。2、全面推行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开展指导培训,推动生产者自我质量控制,自我开具合格证。充分发挥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作用,压实主体责任,鼓励“菜篮子”产品随车附带合格证上市,严防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3、持续推进追溯信息平台建设。按照追溯“四挂钩”要求,以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企业及省市县三级龙头企业、园区为重点,达到追溯管理要全覆盖,积极推广“合格证+追溯码”模式,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的监管目标。4、稳步推进认证工作。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生产主体申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积极挖掘优质农产品,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完成1-2个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申报工作。强化证后监管和标志使用管理,加大获证产品抽检力度,做实名优品牌,充分发挥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制度优势和体系优势,用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引领洋县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