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医疗保险业务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和离休人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生育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各项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基数核定、待遇经办,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协议管理。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文明路东段431号 | |
法定代表人 | 罗亮 | |
开办资金 | 17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6万元 | 18.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洋县医疗保险业务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在县医保局的坚强领导下,县医保中心切实贯彻落实各项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以“进知解”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医保业务经办服务能力,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和行风建设,认真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任务,积极贯彻疫情防控政策,结合新形势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确保参保群众各项医保待遇及时落实。截止目前,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促进医保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一是制定实施“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办法。制定实施了《洋县医疗保险业务经办大厅“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办法》。每月月初,县医保局、医保中心评选小组结合7个窗口综合表现,评选出上月优秀窗口工作者,并授予“优质服务窗口”荣誉称号和流动红旗。截止目前,已评选8期“优质服务窗口”。二是贯彻实施综合柜员制,扎实推行经办大厅“一口清、一窗办”。制定了《洋县医疗保险业务经办中心综合柜员制实施方案》,确保落实“一窗受理、一网办通、一次办结”经办服务要求,做到工作人员统一着装、规范用语。三是单设经办大厅(咨询服务科),开展科长轮岗。2022年9月,将原城乡居民住院保障科、城乡居民门诊慢病科整合为城乡居民医保科,新增经办大厅(咨询服务科),大厅工作人员受咨询服务科、业务科室双重管理,实现“业务科室指导、经办大厅统一管理”的新模式。便于各项医保政策贯彻实施。四是规范经办事项、流程,贯彻落实全市《政务事项清单》。县医保中心将最新下发的《汉中市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试行)》进行梳理、编撰成册,结合洋县实际编制成《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实现了“一张清单管到底”,全面提升了医保经办管理服务效能。五是适应新形势,积极探索推行电子发票承诺制。县医保中心将承诺制范围扩大到电子发票报销中,既确保了基金安全,又方便了群众。六是医保业务手机端自助经办水平飞速提升,群众办事更便捷。经过升级完善,手机端“陕西医保”小程序、“秦务员”APP、“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功能更加全面,群众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通道进入平台,群众在家即可自主办理各种常规业务,免去来回奔波的麻烦。七是探索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拨方式,由原来的统一划拨上账变为“先申报缴费、先划拨个人账户”。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激发了参保单位的参保积极性,及时保障了参保职工的待遇享受。八是落实职工医保缓缴政策,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困难。今年6月,根据《省医保局关于印发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力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的通知》(汉市医保函〔2022〕118号),对确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职工医疗保险金的企业,指导企业提交缓缴申请,依法办理延期缴纳医保费用。目前已有5家企业提交了延期缴纳职工医疗保险金申请,涉及金额130万元。九是扩大职工医保异地就医定点医疗结算机构范围,扩大职工医保门诊慢病鉴定范围。今年4月,县医保中心向市中心报送42家医药机构名单及申报资料,经市中心复审后,我县6家医院、36家药店均通过审核,纳入异地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可以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今年8月,新增县中医院为职工门诊慢病鉴定定点医院,至此,全县已有县医院、中医院2家医疗机构纳入职工门诊慢病鉴定定点医院管理,让参保职工门诊就医更便捷。(二)率先探索实施职工医保参保征缴方式。洋县医保中心是全市首个启用陕西省医保公共服务网络服务大厅开展大规模职工医保征缴工作的经办机构。(三)基层医保服务体系建设推向纵深。全县基层医保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全县18个镇办都已开始办理医保业务。充分发挥基层医保工作站、所、室宣传优势,让群众了解基层医保服务机构可以办理的事项内容,大力宣传微信、电话、小程序、app等业务办理途径,使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就能享受医保待遇。截止目前,编撰、分发《医保政策培训资料》500余册,发放医保政策宣传彩页4万余份。(四)加大长护险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待遇享受范围。为了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的普及,提高长护险知晓率,扩大长护险待遇享受范围,今年5月,医保中心组织专人在开明广场、体育场、405社区等人流量大、人群集中的地区开展长护险政策宣传3场,现场发放宣传折页800余份,接受咨询300余人次。(五)切实贯彻落实慢病专家集中复审制度。洋县医保中心在县医保局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实施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特殊疾病专家集中复审制度,每月25日组织专家对当月慢特病申报材料进行复审,提高待遇审核准确率、审核效率。(六)承接医疗救助经办业务,开展“大走访”活动。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一站式”,今年5月开始,县医保经办中心承接医疗救助经办业务,在经办大厅专门设置医疗救助业务经办窗口,方便群众、基层经办人员一站式申报医疗救助。截止10月底,共救助8712人次、1144.6余万元。为了确保医疗费用花费巨大的重点人群保障到位、不漏一人,今年7月,县医保局结合“进知解”活动组织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助医帮困大走访活动,截止目前,走访困难群众25户,困难企业5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医疗保险工作的圆满完成,2022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并入职工医保基金统一征收)参保2260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为359090人,长护保险参保22600人。一方面维护了医保基金安全运行,保障了参保群众的合法权益,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另一方面为患者提供医疗保障,缓解了广大参保群众的经济压力,有助于消除因疾病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大大提高人民生活获得感、幸福感,促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医保信息系统和平台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切换国家和省级信息平台后,缴费、业务报表、异地就医结算等功能尚不完善,结算类别不清,后台数据无法批量提取,影响了经办服务的正常开展,大大降低了医保经办服务效率。2、税务缴费系统、民政特殊人群系统和医保待遇支付系统信息资源整合层次有待提升。医保缴费、特殊人群待遇享受、审核结算分属不同部门,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错误、重复、遗漏、待遇支付受阻等情况多发。为了让群众少跑路,医保中心工作人员往往通过微信、QQ工作群等方式与税务、民政部门沟通信息,虽然为群众提供了便利,但工作方式不够规范。建议上级部门沟通协调,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及时更新信息,规范服务行为,提升医保服务质量。3、医保中心办公经费紧缺,医保经办力量急需加强。同时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任务重,工作人员少,人力分散,经办力量显得尤为薄弱。医保服务要求更高,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好服务,公共开支加大,加之2名驻村人员支出和财政扣减10%经费,日常办公经费捉襟见肘。(二)改进措施1、一方面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及时收集信息,向上级单位汇总上报。2、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共享水平。3、积极向上级申请,及时和财政联系,争取资金改善医保经办硬件设施。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严格医疗保险待遇审核工作,在经办服务上精益求精。继续采取多种便民服务形式,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优化经办流程,通过整合服务环节、压缩办理时间.等措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二)进一步加快基层医保服务体系建设,将下放的医保服务事项落实落细。继续加强对镇村医保经办机构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坚持“月通报”制度,促进镇村医保工作站所经办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基层经办事项知晓率,引导群众就近办理业务,倒逼基层医保服务机构开展医保经办工作。(三)加大互联网+医保服务模式推广力度。继续摸索陕西医保公共服务网厅更多功能,在参保单位中推广网厅申报,普及网络化经办。大力宣传推广“陕西医保”小程序、“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电子医保凭证等线上业务办理途径,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医保待遇。(四)继续加强经办能力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及行风建设。进一步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责任担当意识,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干事激情和活力,切实增强追赶超越的信心和勇气,努力提高医保业务经办水平,推动洋县医保事业更好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