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武功县畜牧兽医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县动物防疫、检疫和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畜牧业产业化开发 | |
住所 | 武功县普集镇长青路 | |
法定代表人 | 王碧峰 | |
开办资金 | 188.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武功县农林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0.1万元 | 17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武功县畜牧兽医局.公益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情况(一)畜牧生产稳步增长。围绕畜牧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养殖户优化养殖结构,科学饲养管理,切实加快谋划完善生猪、乳制品、家禽、肉牛等全产业链建设发展,全县畜禽存栏实现稳步增长。截至12月底,全县生猪存栏达到20.2万头,奶山羊存栏达到6.5万只,牛存栏达到2.8万头,家禽存栏达到210万羽。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15.58亿元,同比增长8.6%。(二)规模化养殖势头良好。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3+X”工程,依托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项目,扎实开展种公羊鉴定和奶山羊产业提升工程,切实推进我县奶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品种改良推广工作,全县共建成1个人工授精中心、8个供精站和50个奶山羊人工授精站点,奶山羊人工授精工作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奶山羊繁育中心已见雏形。扎实落实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积极宣传引导群众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对原有的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切实提高规模养殖标准化水平。武功县华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猪场、武功县盛世牧歌养殖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县太香猪繁育基地建成投产,渭河桥屠宰场技改提升工程完工,正式运营屠宰,家禽、水产等产业同步稳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新建、改扩建各类养殖场共12个。(三)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切实落实防控责任,狠抓免疫注射、非洲猪瘟防控排查、布病监测净化、调运监管等关键环节,印发了《武功县2022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2年布病净化工作的通知》和《武功县动物免疫操作规范》,逐级签订了《2022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成立督查组巡回督促检查基层防疫工作,顺利迎接了市农业农村局春秋两季防疫工作的督导检查,并得到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对全县奶山羊进行布病检测排查,累计下发了4500份布病快速检测卡对重点养殖户进行进行全面检测。春秋两季国家强制畜禽免疫密度、建档率、挂标率均达到100%,抗体效价达到70%以上。印发了《布鲁氏菌病防控科普知识》《如何预防控制布病流行》和《牛结节性皮肤病》《如何预防狂犬病》等宣传资料6000余份,转发了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的《秋冬季生猪主要疫病防控技术要点》和《秋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技术要点》,举办布病防治技术培训班8期,开展布病防控知识专项宣讲15场次,进一步增强了养殖户防控技能。购置监测净化物资,对全县奶山羊养殖场开展布病血清采样和实验室监测,检出奶山羊布病阳性34只,已全部扑杀并无害化处理。全县无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累计检查过境生猪运输车辆1347台次,备案生猪运输车辆40台次,检查生猪8.68万头,未发现违法违规调运生猪的行为。县病死畜禽收储中心建设完成,已正式投入运行。(四)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强化产地检疫和官方兽医驻场检疫制度,畜禽产地检疫覆盖面、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率达到100%。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集中整治行动,截止12月底,我县共受理动物检疫申报3603起,产地检疫猪18.95万头,禽200.78万只,屠宰检疫生猪10.24万头,实施生猪“瘦肉精”快速检测5870头,向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杨凌)送样94份,中省市业务部门在我县采集畜产品样本65份,监测结果均符合要求,全县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五)养殖污染整治成效显著。围绕养殖污染整治,积极推进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改造,大力推广“以种定养、以养定种、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畜禽养殖行业环境污染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小散畜禽养殖户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建立全县小散畜禽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整改台账和畜禽养殖公示牌制度,全县共登记散养户1174户。扎实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全县共排查养殖场134场,发现问题77处,已全部整改到位。截止目前,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率达到99.2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5%。(六)水产渔业稳步生产。扎实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春季水产苗种统计调运和投放、深入一线指导服务、禁渔期渔政执法等重点工作。共累计发放《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各类宣传资料700余份,禁渔期印发传单300余份,出动渔政执法巡查人员30人/次,宣讲禁渔期相关政策80人次。深入开展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普查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普查技术方案。在我县渭河、漆水河全域共选取5个踏查点,对要求7种水生动植物进行普查,普查面积近300亩,出动普查技术人员40余人,在漆水河武功镇二水村段发现少量外来入侵水生植物空心莲子草,相关普查记录和数据均已上报国家相关普查系统,切实保护了我县水域生态可持续发展。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经济效益2022年,全县规模养殖比例得到大幅提升,养殖场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增强和完善,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全县畜牧全产业链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和不断优化健全,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了15.58亿元。(二)社会效益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并且对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三)生态效益畜牧业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对全县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循环农业建设,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农村清洁生产和生活,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安全产品、放心产品、健康产品的生产起到了积极促进和快速发展的作用。三、存在问题(一)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境保护系列法律法规的落实,对畜牧业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养殖企业必须要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养殖投资加大,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户观望者较多,投资更为谨慎。(二)养殖用地紧张。我县土地面积小,适合建养殖场的地方往往是基本农田,群众建设养殖场用地手续难以审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殖场建设。(三)我县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与农户只是简单地购销合同关系,带动作用不强。农户以出售初级原始产品为主,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四、整改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定期通报制度,每个季度通报工作进度;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作风,搞好规划指导、政策落实、协调服务等工作,有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二)加大政策扶持。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整合有限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办法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保障机制和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做好畜禽养殖用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切实保障农户适度规模养殖生产和附属设施用地,创新养殖业信贷模式,畅通养殖业贷款渠道,支持畜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三)强化技术培训。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创新培训形式,开展一对一、手把手上门服务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对养殖场饲养管理人员从饲料配制、标准化生产、疫病防控、投入品使用等方面进行集中系统培训,使他们的业务水平大幅提升,为全县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五、下一年工作计划2023年,我们将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畜牧兽医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责任,切实推进全县畜牧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奶山羊、生猪、肉牛产业发展。2023年,围绕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项目,着力推进奶山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强化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全县所有养殖场全面推广品种改良工作,人工授精技术实现全覆盖,切实提高全县优质奶山羊发展规模。年内计划新建存栏100只以上的奶山羊标准化养殖场10个,力争奶山羊养殖规模突破7万只。认真抓好生猪生产,年内力争建设出栏万头以上生猪场2个,进一步提高我县生猪养殖标准化水平。积极推进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进一步突出肉牛特色养殖,同步抓好家禽、奶牛等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年内计划新建、改扩建其它畜种规模养殖场10个,生猪存栏达到22万只、牛3万头、鸡220万羽。二是继续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积极做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认真落实“先打后补”政策,切实保障防疫效价水平。扎实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免疫补针和抗体检测,同步抓好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坚持不懈落实好非洲猪瘟防控各项措施,确保我县不发生疫情。三是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抓好产地检疫,进一步加强屠宰检疫,抓好定点屠宰场监管,扎实做好病死畜禽乱抛乱扔排查及无害化处理工作。强化对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等投入品的监管。加强规模养殖场的监管密度和范围,保障畜产品质量。四是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围绕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对养殖场按照“三改两分”要求进行粪污治理,督促其加快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广“以种定养、以养定种、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全面推进我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实现全县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4%。五是继续抓好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在抓好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培训基础上,重点抓好养殖场户技术培训。对全县的养殖带头人和有产业发展意愿的群众进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科技素质。2023年计划再培训2500人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