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情况强化网络宣传,提升县域形象。一是组织开展了“网聚正能量助力新发展”网络达人主题采访活动,邀请了县域内新闻网站、抖音、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的网络达人,参加采风参观活动,并座谈交流。全方位展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利用网络达人的自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我县发展新面貌,同时规范自媒体的发布行为,积极做大做强网上正能量传播,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二是配合组织了“遇见咸阳秦人春早”“遇见咸阳家乡味道”“遇见咸阳茯来茯往”等系列采访活动,推送我县相关内容25条,全方位展示我县家乡美食、农村人居环境、自然风光等发展乘势上扬的良好氛围,对武功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推介作用。三是开展2022年“网络中国节”系列主题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发掘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面向广大网民开展宣传引导,提升网民的政治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四是举办“印象武功”全民微视频大赛,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武功新形象新变化,更好地对外推介武功,提升武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截至目前,收到参赛作品84份。五是深入广场、公园、车站、小区等地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彩页、微信群发送安全知识、张贴网络安全倡议书等多重手段使网络安全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期间共计散发宣传彩页、传单2万多份,张贴网络安全倡议书1500余份。在今年安全周期间,我们开发的武功县网络安全知识有奖竞答系统,调动全县网民积极参与到网络安全知识竞答中,活动期间累计参加竞答18000余人次,最终获奖群众109人。六是举办了“e言e行见素养,e点e滴是文明,武功县“建行杯”网络文明知识有奖竞答”活动。竞答设文明县城创建、网络文明行为、网络安全、金融安全、电信防诈、养老防骗、武功历史人文等360道知识试题,每人每天参与2次10道随机试题竞答,连续竞答7天好,活动期间共有有4.2万人次参与了本次网络文明知识竞答,最终获奖群众171人。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积极有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政府服务信息化,让人民群众在现代信息化方面有更多获得感。对加快推进县网信机构建设,选优配强网信队伍,强化技术运用,推动全县网信工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推动全县网信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三、存在问题1.理论学习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对法律法规政策及党的理论纲领缺乏系统的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特别是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及新时期各项政策法规的学习和了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入调研,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网信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县现在虽然建立了县级网信工作体系。但人员配置上力量不够,兼职较多,基本无专职,且缺乏网络舆情处置专业人员,网络评论员业务能力、工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3.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不够有力。一些单位舆情研判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对一些可能引发舆情的工作,事前防范做得还不够到位,没有做到提前分析研判、制定应对措施。对网民反映问题,个别单位回应还不够及时。四、整改措施全县上下务必深入学习领会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县委部署要求上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问题、补齐短板,为加快武功发展、提高可靠网络安全保障、有力信息化产业支撑。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在后面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省市有关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坚持领导重视凝聚共识,助推责任体系更加明晰。一是明确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网信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网信工作大格局。二是强化督查考核。按照《武功县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与县委宣传部联合,与意识形态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压实工作责任。对全县网信工作定期综合研判,切实担负起指导、组织协调、督查的责任,做到年初有安排、平时有督查、年度有总结。2.坚持网络宣传有声有色,助推品牌效应更加凸显。一是加强正面宣传。积极围绕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党史学习、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及时准确传递党和政府声音,让主流舆论牢牢占据首条、首页、首屏。二是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网络助农公益活动,力推乡村振兴之路行稳致远。四是汇聚宣传合力。整合“一网一台一微信一微博”宣传平台,积极引导全县网络信息员,开展网上主题宣传,实现精准发声,精彩互动。3.坚持管网治网持续聚焦,助推网络空间更加清朗。一是管好关键阵地。加强对网络讲座讲坛、报告会、研讨会等工作的监管。开展“网聚正能量争做好网民”评选活动。举办第八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二是依法管网治网。扎实开展网络舆论环境、网络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专项整治,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总体水平。三是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实施网络社会组织“同心圆”工程,通过“团结一批、凝聚一批、建设一批、影响一批”,团结凝聚一大批互联网从业人员、专家学者、志愿者和广大网民,形成共建网络强国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夯实网络社会组织工作基础,确保网络社会组织持续健康有序发展。4.坚持信息服务快捷高效,助推回应群众更加及时。畅通惠民服务渠道,加快信息惠民为民,协调全县各相关部门积极回应群众的咨询、投诉和建议,重视社情民意和舆情动向,了解群众所思、回应群众关切,做到准确把握舆论生态,正面引导新闻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