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汉中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9 15:09
单位名称 汉中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土资源管理行业提供信息服务。国土资源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发布、系统建设、资料管理、查询与咨询服务、业务培训、分析。
住所 汉中市滨江路与南团结街十字
法定代表人 赵建荣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国土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35万元 7.0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机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完成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运行保障和维护。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完成试运行以来,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张图”为基础,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三区三线”划定、农用地转用与征收报批,建设项目选址、闲置土地梳理与处置、年度变更调查等业务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数据基础。平台以大数据为基础,使土地监管权责更加清晰,实现了土地全生命周期的监管,筑牢全市耕地保护红线。平台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效的管理手段被央视和省市多个媒体宣传报道。电子政务系统累计处理公文2万余条,以信息化方式为高效的政务提供了保障。2、加强门户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管理,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一是加强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管理。确定专人负责网站信息发布及安全维护,坚持“谁发布、谁审核、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和“三审三校”工作制度,严格按照信息发布管理流程及时发布全系统中心工作、重点任务、重大决策及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确保信息发布准确、及时、有效和权威。全年在省厅门户网站市县动态栏目发布信息86条;在市局门户网站发布工作动态206条,通知公告100条,发布政策解读、人事信息、财政信息、党建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征收、建议提案等信息累计62条。二是认真做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截至目前共处理“12345热线”来件391件,市长信箱转办件70件,在线咨询17件,所有来件100%时限内办结。三是严格做好门户网站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机制,依托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的技术力量对操作系统、应用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安全保护。网站严禁与非法网站建立链接,严禁泄露国家秘密,严禁从事与政务网站不相符的活动。加强网站管理人员保密安全教育,要求网站管理人员不得在公共场所登录网站后台管理系统,严禁将管理信息向他人透露。未经允许,严禁对网站后台信息数据进行修改、删除。3、认真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一是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汉中市自然资源局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和信息中心,局办公室负责网络舆情应对的组织协调、督办工作,信息中心负责网络舆情应对的监测报告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汉中市自然资源局突发网络舆情应对办法》,进一步明确细化工作任务,夯实网络舆情应对工作责任。二是与联通公司签订了网络舆情监测技术服务协议,借助专业舆情监测系统,对全市自然资源领域网络舆情进行7×24小时全网监测,及时搜集、研判、处置可能引发的不良负面舆情,加强苗头性、倾向性信息的分析研判,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三是与市委网信办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每月对自然资源领域可能发生的热点舆情尽早研判预警,做到正面引导,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四是确定专人负责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对接收到的敏感舆情预警信息,严格按照网络舆情应对办法上报、转交,并协助处置。截止目前未发生舆情,造成重大负面影响。4、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一是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网络安全、保密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和网络安全新要求完善了《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外部人员访问机房登记制度》、《汉中市自然资源局办公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将网络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办公电脑内外网分离制度和入网审批登记制度,确保终端设备可管可控。明确专人负责涉密电脑管理,非职责范围内人员严禁操作、接触相关设备。涉密岗位人员签订了信息安全保密协议、保密承诺书。三是开展网络安全排查工作。定期对各科室、单位电脑终端进行检查,督促严格按照要求使用IP地址,严禁电脑在内外网之间交叉使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四是组织完成了机房整体环境等保测评,确保整体网络安全达到三级等保要求,保障数据安全。5、认真做好全局办公信息化技术服务保障工作。一是做好设备调查摸底。以国产化替代为契机,对全局各科室、单位信息化设备及IP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夯实全局信息化设备规范科学管理基础。二是提供技术服务,提升管控水平。局办公电脑220余台,便携电脑20余台,各类软件系统20余类,机房设备众多,在确保设备、网络正常工作的同时,对大部分系统提供必要技术服务。三是认真做好机房“六防”工作。局机房现有服务器10余台,网络设备若干,每天对机房认真做好“防火、防水、防尘、防盗、防入侵、防高温”等六防工作,确保网络畅通,设备及数据安全。四是持续做好信息共享数据、“双公示”信用信息平台接入等技术保障,为局系统各项活动、会议提供及时可靠的视讯保障、摄像照相服务工作。6、其他工作完成情况。一是完成了市、县(区)2021年度信息化建设年报的编制、审核和上报工作。二是协调相关科室单位完成社会信息资源数据月报送工作,根据市大数据服务中心通报,我局数据上报工作始终保持在100%的上报率。三是配合科室单位完成了增减挂钩、陕南移民搬迁拆旧复垦数据核验及现场验收,建设用地报批组件上传,平安建设年度任务等相关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加强市县两级信息宣传协调和指导,截止目前,我市自然资源系统在省厅网站《市县信息》栏目刊发信息298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2、全年在省厅门户网站市县动态栏目发布信息86条;在市局门户网站发布工作动态206条,通知公告100条,发布政策解读、人事信息、财政信息、党建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征收、建议提案等信息累计62条。二是认真做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截至目前共处理“12345热线”来件391件,市长信箱转办件70件,在线咨询17件,所有来件100%时限内办结。通过加强网上信息公开工作,全力维护自然资源系统良好形象。加强网上舆论工作,提升国土资源工作在社会各界人士心中的良好形象。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不够深入,理论功底较差。二是思想不够开阔,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三是工作缺乏内动力,存在工作乏力现象。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论功底,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思想束缚,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用。督促指导各县区加快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及时打通市县两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张图”和自然资源业务网推行业务网上办理,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和业务办理效率。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标准及时修订数据接口规范,加强省市其他系统对接,保障数据更新。2、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管理。为确保政务信息公开内容准确、及时、有效,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规范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内容,突出政务信息公开重点,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布自然资源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管理制度、行业动态、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提案办理等民众关注的内容和信息。3、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准确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出问题和风险点,持续做好日常监管,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结合实际制定日常读网、审网制度,守好用好意识形态阵地,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4、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定期开展信息系统、业务网络全面排查监测,每个工作日开展信息安全巡检,机房安全巡查,每季度对业务系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机房设备、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5、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