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台区> 汉中市人民医院

汉中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3-05-09 11:29
单位名称 汉中市人民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急救医疗。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北团结街251号
法定代表人 杨睿海
开办资金 32193.73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补助
举办单位 汉中市汉台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257.66万元 35263.19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人民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11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卫健局的坚强领导下,医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认真遵循医院的公益性原则,全力做好新冠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工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医院建设发展,坚持以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为主线,以提高医院管理绩效为核心,以强化质量安全为导向,以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以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各项工作难中就成,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全年业务保持稳定,核心竞争力与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支持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防范化解重大传染病风险。1、积极应对疫情新形势,不断提升科学精准防控水平。2022年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持续期间,加强了门急诊预检分诊排查、发热门诊闭环接诊、院前急救120的规范运行和急诊抢救、隔离留观病区管理,同时强化病区门禁管控、陪护管理、核酸采样、PCR实验室检测及生物安全管理等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先后对发热门诊、隔离抢救和留观区、重症监护室的设置及流程进行了完善。在新十条颁布后,医院及时调整内外科病区设置,完成呼吸内科、急诊、发热门诊的扩容改造和能力提升,分别设置发热患者诊疗区和核酸抗原阳性患者诊疗区域,满足新冠感染患者救治需求,最高同时收治708名新冠感染患者。2、规范新冠感染诊疗区设置,提升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2022年在医院经济运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由区委区政府协调,先后配置负压救护车、移动式CT、移动核酸检测车以及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若干。3、压实工作责任,彰显公立医院担当作为。多次接受疫情防控外援和指令性任务,先后支援西安、宝鸡核酸采样及流调,上海方舱医疗救治等,累计抽调工作人员近5000人次;组建采样队支援周边县区核酸采样,持续承担着汉台中心城区的全员和重点人群核酸采样、实验室检测工作;抽调医护人员参与医学观察点医务和管理工作,按照分级诊疗接收汉台区基层上转的发热患者200余例,接收救治对口支援县区转诊的疑难、危重症患者及产妇30余例。下半年医院先后接管市体育馆方舱和区铺镇方舱医院,共收治九县两区的确诊患者650人,快速缓解和应对了市县区疫情高发时期感染患者的集中收治问题,有效遏制社会面传播风险,同时对周边县区的方舱运行和管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教作用。4、加强管理积极完成疫苗接种任务。优化疫苗接种门诊资源配置,确保按时完成疫苗接种任务。截至2022年11月共接种22950人次,灭活疫苗22320人次;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353人次;重组蛋白细胞新冠疫苗277人次。(二)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推动医院内涵建设。1、夯实工作责任,分阶段稳步推进评审工作。落实绩效发放分析和等级评审推进会议制度,坚持评审工作定期检查督办,实行整改销账管理。2、优化医院运营管理体系。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为绩效方案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分配相结合,全面考核运营管理实施效果。3、适应医保新形势,全面推行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基于汉中市医保局下发的相关DIP支付政策基础,我院搭建的DIP支付改革信息化管理系统已投入使用,现已能实现从科室运营、病案首页质控、医保结算清单审核等多维度的医院精细化管理。4、深化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健全临床路径管理体系。加强路径执行的日常监管和阶段评价,规范临床路径管理,5、夯实三级质控,防范护理风险。6、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强化重点指标监控。全年共监测调查系统预警病例3197例,确定院内感染病例240例,医院感染发生例次率1.1%,漏报病例10例,漏报率4.2%,与去年同期相比感染例次减少,感染率降低了0.17%。7、规范病历书写,强化终末病历质控。8、提升药事服务水平,加强临床药事管理。9、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做好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10、坚持投诉预警机制,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定期通过医疗安全质量会及投诉管理微信群反馈全院投诉存在的问题及诊疗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全年接待患者日常投诉36件,12345政府热线反映问题99件。(三)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医教研能力水平。1、坚持“外引内培”战略,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2、加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3、深化“三大中心”建设,提升急诊急救专业救治能力。一是规范与促进我院三大中心建设,深化胸痛、创伤、卒中中心建设内涵,以三大中心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急救能力。二是完善院前急救体系,修订完善了工作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院前急救工作流程、车辆管理制度等,规范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4、开展学术创新,提升科研带教水平。(四)深化医改落实优质资源下沉,彰显公益性助推医院发展。1、稳步推进区域远程医疗工作,建立健全医联体体系。作为区域医联体的牵头单位,区医联体远程医学影像系统(区域PACS及远程阅片系统)稳定运行,覆盖全区DR设备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中心卫生院,今年完成2182例次,累计完成11134例次。区医联体远程心电图诊断系统,已在全区1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全覆盖,今年完成4375例次,累计完成17324例次。2、全面落实对口支援和分级诊疗工作,促进医疗资源下沉。累计帮助镇巴县医院开展新适宜技术4项、开展新项目5项。与镇巴县中医院、洋县中医医院签订技术帮扶协议,推动该院学科专业诊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五)改善环境设施和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感受。1、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方便患者就诊。取得陕南首家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证,成功实现开通在线问诊、在线处方开单及药物配送、预约挂号、报告查询等功能,2、对标对表加快信息化,助推智慧医院建设。3、持续改善就医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增设自助挂号缴费机、自助报告打印机等自助服务设备,开通诊间支付服务、线上预约、线上缴费等在线服务以及互联网医院建设,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简化就医流程,方便患者就医。4、加快基建项目进度,奠定高质量发展基础。(六)培育良好医德医风,引领清廉医院建设。1、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积极推进清廉医院建设。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2022年共开展医德医风教育12次,医德医风结果累计运用200余人次。全院各科室共收到锦旗179面,表扬信36封,获得了患者的高度认可。3、深入开展行业作风整治。二、取得的效益。(一)经济效益。2022年全年医院门诊419461人次(同比下降11.5%),出院患者23895人次(同比下降5.5%),手术操作量11069人次(同比下降4.9%),健康体检33554人、业务收入1000余万元,2022年药品收入(不含中药饮片)占总收入28.61%,2022年卫生材料收入占总收入8.63%,门诊次均费用273.73元,住院次均费用8797.23元,平均住院日10.7天。社会效益。医院2022年12月汉中市人民医院志愿者服务团队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等12个部门评为“2022年度陕西省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四个最美'先进典型—最佳志愿者服务组织”;2022年医院被汉台区委宣传部评为“2021年度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4月院工会被汉台区总工会评为“2021年度全区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优秀工会”。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新形势、三甲评审繁重的任务、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科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医疗质量安全亟待改善,以及运营效率不高等。(二)改进措施。在区委、区政府和主管局的坚强领导下,以医院等级评审和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以建设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目标,“强能力、提效率、促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以DIP支付方式改革促进精益管理,科学精准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效率。下一步工作打算。积极贯彻省、市、区“三个年”活动的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学科建设理念,立足医院社会责任,继续做强“腔镜微创、妇幼医学、心脑血管病防治”优势品牌,抓住人口结构变化对肿瘤医学、老年医学、健康管理等需求的增长,带动相关学科群、亚专业发展,继续加强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救治水平;持续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深入推进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提升;不断提升医院门诊和住院服务,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全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自2022年11月14日至2027年11月13日有效。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12月汉中市人民医院志愿者服务团队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等12个部门评为“2022年度陕西省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四个最美'先进典型—最佳志愿者服务组织”;2022年医院被汉台区委宣传部评为“2021年度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4月院工会被汉台区总工会评为“2021年度全区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优秀工会”。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接受陕西省汉中市医药有限公司捐赠防疫物资共1.75万元,已全部用于医院疫情防控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