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汉台区融媒体中心(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新闻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区宣传工作提供服务保障。策划、组织、实施全区重大新闻宣传工作;组织实施重大外宣活动;整合相关宣传平台;统筹外宣品的制作与推广;负责新闻舆论、新闻发布有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重大突发事件舆论研判、引导处置。 | |
住所 | 汉台区东新街望江路十字 | |
法定代表人 | 张晓玲 | |
开办资金 | 1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0.12万元 | 20.5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坚持抓重点、下重笔、采重头,紧扣“三件大事”、作风建设、乡村振兴、创文等全区中心工作,强化主题宣传,用“笔头”和“镜头”带动广大干群的“信心”和“干头”。主动策划强声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季季有主题、月月有重点”的要求,深挖细琢主题,做精做强内容,大力开展稳经济大盘、“4111”工程、“进知解”、“两会”、作风建设、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创文、五星创建、党的二十大等主题宣传,精心策划和采写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力的主题报道,及时开设“稳经济促增长”、“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等专题栏目,通过图文、视频、H5、微动漫、微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聚焦关键谋重头。树牢精品意识和质量意识,聚焦全区工作的“重头戏”,点题研究、深入采访、反复打磨,着力打造精品力作,积极向高端主流平台推送,着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其中,在汉中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踔厉奋发开新局提速发展谱新篇——汉台区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暨重点项目建设侧记》,在汉中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汉台区:扎实开展“项目体检”专项行动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等重头稿件,取得良好社会反响;采写《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汉台篇》——奋力建设陕西高质量发展强区的重磅文章,综合展示了十年来汉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党的建设辉煌成就,稿件作为10月份全区党员主题党日+活动规定学习篇目。突出“两个重点”强实效。一方面突出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报道,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及时开设“党的二十大时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向省内外充分展示了汉台广大党员干部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热烈反响,不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突出疫情防控宣传,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分时分类开展防疫宣传,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回应群众关切,压减谣言等虚假信息传播空间;强化短视频、H5、海报等宣传方式,把防疫知识和涉疫法律政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群众,提高公民防疫法治观念和科学防疫水平。突出“两品”建设,加强形式创新,切实提升媒体影响力。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不断强化栏目设置、表现方式、传播形式等方面创新,通过输出高品质产品,持续擦亮汉台发布“品牌”。一是加强自办栏目创新。深刻把握“两微一端”、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用户及传播特点,找准党委政府发力、群众关心关注的“共情”小切口,不断加大原创内容生产、自办栏目策划和报道方式创新,分别在“汉台发布”微信公众号、“爱汉台”APP等官方新媒体平台开设了“主播带你看汉台”、“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一批专题栏目,深受群众喜爱。特别制作了“区委书记、区长走马上任100天”、“区长‘春节贺词’”等专题新闻节目,着力打造多样化、个性化、可视化的“现象级”产品,其中,《关于对汉台区全域实施临时管控的公告》信息单篇阅读量高达600余万次,《汉台区名校风采》入选省委宣传部融媒体创新发展优秀案例。二是加强功能融合创新。着力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全媒体运行模式,围绕干部群众关心的落实稳经济大盘措施、民生实事、疫情防控、中高考、出行、就医就业等热点焦点,精心制作“一图读懂”、“便民信息”、“通告”等系列产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诙谐的表达,以图文、访谈、直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传播,不断强化官方新媒体平台在推动政务信息公开、提高便民服务质量的能力。制作的《一图读懂汉台区出台75条措施!坚决稳住经济大盘》《通告|三个月!汉台区这个路段将进行临时交通管制》《高考倒计时,你准备好了吗?》等多期节目深受群众好评及点赞转发。同时,为满足全区党员干部学习需求,在汉台发布微信公众号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栏,以问答题的形式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增强了学习时效性和趣味性。三是加强监督形式创新。为进一步拓展深化“明责、践诺、结果”主题作风整训,答好市委“作风之问”,大力开展作风能力建设媒体助力行动,开设《书记局长话作风》、《镇办部门谈落实》专题节目,对部分镇(街道)、区直综合部门“一把手”进行专访,提高媒体问政能力。配合做好全区重大项目暨“4111”工程媒体监督活动,安排记者深入重点项目一线,对存在问题进行暗访,制作视频短片进行曝光,倒逼工作进度。开设疫情防控曝光台,对一批不落实疫情防控的市场主体及时曝光,有力促进了全区防控工作。同时,加大创文工作监督力度,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台”专栏,发布5期《曝光台》,曝光各类不文明行为,提醒市民注重日常生活细节,文明出行、文明举止、文明礼仪,做文明市民。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去年以来,中心不断加大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机制创新力度,着力打造“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的新型媒体,形成“一中心七平台”新型融媒矩阵,有力推动媒体融合走深走实。一是优化流程提效率。坚持新闻生产发布“策、采、编、审、发”全部在线完成,不断优化环节衔接,整合工作流程,由记者将采访的新闻素材直接上传至数据库,编辑根据新闻题材和各平台受众特点,分头制作成新闻、专题、评论、图文、短视频等多种传播形式,并通过“汉台发布”系列官方新媒体平台以及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发布,形成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迅速扩散”的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有效提高新闻传播的广度、深度和准度。二是筑牢阵地树品牌。大力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把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向移动端倾斜,着力打造以“汉台发布”为品牌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今日头条号、区政府网站新闻板块以及“爱汉台”APP、群众新闻网等8大官方新媒体信息发布平台,形成媒体矩阵,扩大宣传声势。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纵向矩阵,新开办“发现汉台”等微信视频号,精心制作社会和民生类节目,服务群众生活,让新闻传播的更新、更活、更快。去年全年,通过“汉台发布”8大官方平台发稿9973篇,“汉台发布”微信公众号关注粉丝6.8万人,“爱汉台”APP下载量5.2万次,以“汉台发布”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官方新媒体平台已成为我区主流舆论阵地、信息发布枢纽,向省内外展示汉台知名度、美誉度的第一窗口。三是加强管理快传播。积极组织全区相关单位入驻“爱汉台”APP汉台号,建立汉台融媒矩阵群,积极发动入驻单位主动转发、点赞、评论区级新媒体平台刊发的头条、重头稿件和相关本单位的内容,切实形成“上下联动、统一口径、形成声势”的工作局面。去年以来,汉台发布微信公众号连续多次在汉中市各县区政务新媒体平台综合数据排名第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阵地体系不够完备。一方面,汉台区没有自己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与外县区相比,我区意识形态宣传阵地还不完备,宣传受众面受限。二是人员紧缺、专业化程度不高。中心是在原外宣办基础上成立的,新闻从业人员大多非科班出身,缺乏策划、编辑、新媒体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三是媒体融合影响力较弱。中心运行时间较短,平台发布以政务类新闻占多,创新不够,缺乏鲜活的接地气的融媒产品,百姓服务等功能也处在待开发的阶段,目前平台的影响力、关注度仍需进一步提高。四是缺少相应奖励激励机制和措施。由于政策限制,未建立相关新闻从业人员奖励激励机制和措施,对镇办、部门也没有相应的上稿奖励,影响了全区通干新闻写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大宣传格局的构建。2、改进措施一是抓好阵地建设,搭建新兴平台,拓宽对外宣传途径。二是建设宣传队伍,强化内部协作,通干业务显著提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牢牢把握正确政治导向。二是强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报道。三是扎实推动融合,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发展体系。四是实施头题头条工程,全面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五是实施“两品”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媒体影响力。六是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切实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七是打造过硬队伍,倾力提升“四力”水平。八是强化内部管理,确保工作高效运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1年07月15日至2024年07月15日。《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0年11月3日至2023年11月2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