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供医、康、养服务。开展中、西医医疗、药事及护理、中医特色康养、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医学美容、医学教学及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科研等业务。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兴洲街道办火车站路 | |
法定代表人 | 赵振华 | |
开办资金 | 110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521万元 | 78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人才队伍、提升服务能力近年来,医院不断完善人才选拔引进机制,深入推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合约管理等制度,对于医院发展继续的紧缺人才,医院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了以岗位为核心,品德、能力和业绩综合考察的人才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公平公开、程序规范、具有引导激励作用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制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髙层次、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团队。2022年医院共招录聘用人员10人,在编人员3人。职称晋升方面,临聘人员晋升初级职称5人,晋升中级职称4人;在编人员晋升初级职称3人,晋升中级职称2人,晋升副高职称1人。同时,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关怀支持和鼎力援助下,医院致力于加强医院管理及专家队伍建设,专门设立专家工作室,充分发专家优势,进一步优化了人才队伍结构,狠抓人才队伍建设与专业人员培养,通过开展优势资源下沉带教、派驻多批医务人员前往西安、汉中等地学习业务,形成了高效务实的骨干培训机制,不断为医院注入新鲜血液,一大批医疗技术骨干脱颖而出,医院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业务水平医院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医院工作全局,在党委、支部与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医院健康发展。在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中,我们摸索出了一系列成功举措,临床科室由原来14个增加到现在的18个,医技科室增加到了6个。同时,加快实施“千县工程”与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已建成覆盖全县大部分区域的六个分院,各项工作正在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与显著成效,这三大中心与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今年已全部通过了验收。我院的学科建设与医院管理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更好地满足县域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和健康需求。(三)、做好各项工作、递交满意答卷<一>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在遭遇两次疫魔突袭时,医院积极配合县疫情防控工作,在开展转运工作、医疗保障救治、核酸检测等工作的同时加强院内防控,做到了院内新冠零感染,为全县14万人民,筑牢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守护了略阳“万家灯火。。1、认真落实核酸检查。医院本着“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原则,全年共检测量为121.7万人次,发热门诊核酸检测906人次;2、严格落实疫苗注射。全年累计接种10578.5万针次,其中第一剂次780.5万余针次,第二剂1711.5次万余针次,第三剂次8586万余针次,3-12岁接种1053剂次,12-18岁接种24剂次,18岁以上接种9501.5万余剂次;自2023年1月起,将开始实施适龄人员加强接种第四剂次疫苗;3、强化防控知识培训。医务科、总护理部、院感科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加强人员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优化和规范各项工作流程,落实病区门禁管理和过渡病房管理;4、规范设置各项专班。医院设置了预检分诊专班、疫苗注射专班和核酸采集、检测专班,使各项工作高质量、有序开展。同时,按照“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方针,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及留观病室、阳性诊疗区用于收治新冠阳性患者,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5、圆满完成驰援任务。按照上级要求,积极配合鸿嘉锰业隔离点、职教中心隔离点、东翔酒店隔离点工作,完满的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医院多轮、多次的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医务人员奔赴宁强、城固、洋县、汉台驰援,全体医务人员始终站在抗疫一线,用初心使命诠释着什么是医者担当。在这场战役中,有7名同志在抗疫战场上,向党递交了申请书,要求火线入党,成为了医院党员发展史上靓丽而且壮丽的一笔。<二>业务管理方面。根据2022年医院的发展主题为指引,按照“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在全院实施了全面推行医疗环节质控与改进,全面引入与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全面推进“品牌学科建设年“的主题的纵深推进。1、引进新技术、新项目。2022年,全院登记在册的新技术共计26项,成功开展新技术项目应用24项,共计开展788例。申报的新技术正在逐步开展,秉承开展一例,成功一例的宗旨,以新技术带动科室发展到新的高度。2、规范药品管理流程。由药剂科牵头,继续深化处方点评工作,严格落实特殊用药的分级管理、节余药品管理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并对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了重点管理、严格督查,将药品使用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对重要岗位及工作环节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确保医疗安全。202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2.0%;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1.96%;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7.4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34.6;基本药物使用率74.7%;抗菌药物采购品种数33种。3、加强危重病人管理。今年以来,医院以提标扩能建设项目为抓手,购进了一批功能更加齐全,设施更加先进的医疗设备。派驻多名医务人员外出培训、进修,医务人员业务熟练、技术精湛,对危重患者实施严格评估,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4、严格公共卫生项目管理。2022年在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下,我院全力配合、认真做好各类公共卫生项目工作。承担全县高考体检近3000余人次;承担全县征兵体检近150人次;参加全县慢性病随访工作;传染病平台网报194例;承担了264名新生PPD试验工作;并积极承担全县各类会议、活动、检查医疗保障任务百余次。5、加强医保控费管理。医院严格遵守医保工作相关规定及要求,严格贯彻落实“打击欺诈骗保”工作要求,2022年收治城乡居民患者9093人次,总费用5393.07余万元,报销3393.69余万元,报销比例63%。其中收治医疗救助患者1958人次,总费用1663.18余万元,报销1437.86余万元,报销比例86%;收治大病患者548人次,总费用1110.62余万元,报销969.47余万元,报销比例87%。收治职工医保患者1646人次,总费用1273.21万元,报销848.06万元,报销比例67%,降低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有效控制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四)、完善信息化建设、为患者提供便利2022年,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断加力,安装并平稳运行医院移动支付、影像报告(影像图片)自助打印、陕西省统一医保结算平台、数字肺智能AI辅助诊断等软件系统。按照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级四级标准的要求,医院将不断完善信息化相关建设,涵盖:PACS、结构化电子病历、输血管理系统等,并规划实施医院DIP软件以应对新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患者就医提供便利。(五)、党建引领全局、工作再创佳绩今年以来,医院党委牢牢把握“以党建引领全局,以实绩支撑党建”的工作思路,将党建创建工作与医院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支部带头作用与党委引领作用,在开展“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中,医院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结合“作风能力建设年”“我为群众办实事”“进知解”“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活动,聚焦“五星”创建内涵、“双强”争优目标,以创建促提升,以争优树标杆,全力推动“五星创建、双强争优”顺利通过验收。医院党委致力于推动医院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2年医院党委被县卫健局评为“2022年先进党委”;医院多名医务人员被市卫健委、县卫健局评委“优秀抗疫护士”;内三科被市卫健委评委“优秀抗疫科室”;“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被评委省级重点科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需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2、急需解决康养项目资金;(二)改进措施1、由中医院提出需求,在省市医疗机构聘请有特长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由县委县政府颁发聘书。2、加强医院管理,发挥投资效益。医院内部实施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营造好医院发展的内环境。医院运行后按中医院功能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使医疗资源充分发挥效能,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中医医疗、康、养服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备卫生技术人员,提高中医药人员在医务人员总数的比例,面向社会招聘引进高层次人员及专业技术人才15名。分期分批地选调临床业务技术骨干到市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深造,每年送培不少于5人,努力为我院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队伍,为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促进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2、打造特色制剂室。建设规范化中药制剂室,打造汉中市区域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制剂室,形成品牌效应。3、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把积极发展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作为促进医院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要集中力量倾其全力,积极创造条件,选准项目,进行重点培植,对已申报批准的省级中医特色康复中心、省级治未病中心将进一步加强能力提升建设。4、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开展中医药新技术、新项目,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使其在急诊急救、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申报康养项目,继续提升医院服务功能。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计划投资3000万,建设床位100张的医康养区、康复办公区,示范化中药制剂室、发热门诊及相关配套辅助设施等。通过分期实施建设及提升改造,持续完善医院服务功能,形成区域内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同时对接县域中药产业园特色中药产品的应用及推广,带动全县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为县域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环境、质量、技术保障,为巩固好全国中医药基层示范县荣誉提供管理及服务支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