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汉中市南郑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办公室)

汉中市南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汉中市南郑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5-08 17:31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汉中市南郑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乡居民和机关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相关业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让水大道
法定代表人 李庆兰
开办资金 72.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13万元 12.33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1、配合税务部门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截止目前,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4万人,参保率99%以上。2、认真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生存认证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生存认证109221人。3、积极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特殊人群财政代缴工作,截止目前,已办理特殊人员财政代缴12466人。4、全力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系统升级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不漏一人。(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2022年全区参保机关事业单位317个,12104人,办理退休248人,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119人次,办理退休人员死亡抚恤金、丧葬费审批发放124人次,兑付抚恤金丧葬费1109.4万元,在职人员死亡一次性支付19人,税务退费12人次。2、协助稽核科对2022年退休人员进行生存认证,截止目前已认证9307人。3、对2021年期间退休人员待遇进行重新核算,本次核定268人,月基本养老待遇发放基数增加79553.19元,补发884402.73元。4、针对我区养老保险试点期间合同制干部补交个人缴费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我中心积极向区领导汇报,会同财政部门进行协商,经过区政府专题研究,对合同制干部补交个人缴费部分作退费处理。(三)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参保567个单位,参保25723人,征收工伤保险基金289.6万元,审核待遇197人次,支付各类工伤保险待遇209.7万元。(四)失业保险全区失业保险参保单位375家,参保人数15080人,发放失业救济金410人66.02万元,发放失业人员技能提升补贴4人0.4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114人14.41万元。(五)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开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征缴单26份,征缴1319.2万元,办理失地农民生活补助425万元,14333人次。(六)老农保退保、兑付老农保业务共计查档317人,办理退保87人,办理兑付102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实施城居保工作,广大年满60周岁的城乡居民领取养老金,营造更加融洽的敬老爱幼氛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城居保制度覆盖面迅速扩大,城乡居民参保意愿逐年增强。2022年续保缴费率达99%,全区开展城居保工作的乡镇(街道)共有22个,覆盖全区所有村(社区)。3、增加领取养老金待遇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城居保制度的建立,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可以按时领取养老金,让老年城乡居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城居保的优惠政策。三、存在的问题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工作中急待解决问题都没有明确的政策,目前仍按2014年10月1日前老办法进行核定,急需出台相关政策指导工作。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方面: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众多,流动性大,外出信息不畅,管理难度加大,面对目前工作任务重、要求高的现状,很多镇、村干部在工作方式方法和政策宣传执行方面有很大差距。3、工伤保险方面:工伤保险信息系统功能还需完善。4、失业保险方面:失业保险的社会认知度普遍不高,部分单位和职工对失业保险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参保主动性,企业用工不规范,部分企业没有与职工签定劳动合同关系,人员流动性大,很难形成固定的用工模式。四、改进措施1、完善相关政策。建议上级部门尽快出台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建立与企业职工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强化政策宣传。我中心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3、加强和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建议上级部门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新的信息系统进行培训学习,对信息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4、加强失业保险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我中心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企业实地讲解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失业保险政策,让广大职工都能了解参保的权利和义务,提升全社会对失业保险的认知度。五、2023年工作思路1、城乡居保工作:一是核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数据,确保参保信息准确无误。二是积极跟税务对账,做实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基金的安全。三是全力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和待遇发放工作,逐步推进“五不出村”经办,推动业务经办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2、机关事业养老工作:一是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对退休人员及调离本区参保人员职业年金归集资金进行拨付,及时上解省职业年金归集账户。二是做好按月养老金发放工作及到龄人员养老金核定,退休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审批发放等工作。3、工伤保险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力度。继续深入学习相关业务政策,提升综合素质。二是执行好工伤保险浮动费率政策和部分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切实为企业减负。4、失业保险工作:一是加强科室工作人员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政策学习,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提高窗口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失业保险各项工作。二是继续加大失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努力提升全社会对失业保险的认知度。三是加强企业及失业人员各项政策及待遇落实工作。5、稽核及基金风险防控工作:加大对四大保险基金的稽核监管,建立完善风险分析制度,及时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全面推行风险管理。深入贯彻执行内审稽核制度,全面核查各项业务,定期核对基金专户、收入、支出账户,准确掌握基金收入、支出情况,增强稽核管理和监督实效,切实维护基金安全和参保人员权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