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农村供水管理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农村供水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8 16:53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农村供水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区农村供水工程规划、实施和安全监管等相关业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西大街68号
法定代表人 李斌
开办资金 7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15.67万元 798.87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农村供水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紧盯短板弱项,加快改造提升;2、夯实工作责任,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敲门入户大排查工作;3、做好管水员业务技能培训,提升管水员业务水平;4、制定了季节性缺水和雨季水质浑浊处理方案,落实了应急供水保障措施;5、开展了供水运行管护检查、夯实了管理责任。亮点及典型经验:1.统一工程样式、标识,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修建通透式锌钢件围栏、砖围墙等隔离措施,尽量扩大水源保护范围,统一了重要建筑物外墙颜色、样式和结构尺寸,并对保护范围内进行了绿化整治,在水源地周边主要路口和水厂内外树立了水源地管理制度和警示牌。2.创新运营管理模式,积极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智能改造。为加强镇村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镇村用水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南郑区水利局探索运营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运营管理公司对青树、两河、高台、阳春4个集镇供水进行智能化改造。改造后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企业注入资本,明晰了责权利,工程管理责任落得实;二是计量设施精准,节水效果好。据统计,管网综合漏失率在6-7%,远低于国家规范允许值15%;三是实施预付费制度,解决了收费难的问题;四是处理问题反应迅速。因实行企业化管理后,管理队伍更加专业,将处理问题的反应时间由过去的2-3天缩短为2小时内;五是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管理运行成本,有利于供水工程效益发挥。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2022年度我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各项工作均已完成。一是17处集镇供水统一水厂布置、外观颜色,树立水源保护区警示牌17处,在全区范围内形成鲜明的特色和辨识度,为逐步推广标准化运行管理奠定基础。二是目前,全区313个村实现了集中供水全覆盖,均满足饮水安全四项指标要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2%。三是全区所有镇村均建立了供水管护长效机制,落实了管理人员责任,所有管水员均持证上岗,各供水工程运行正常。四是与市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将黄官、濂水等11处集镇供水工程经营管理权移交给该公司,由该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确保了工程良性运行。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运行管理需加强。一是饮水工程服务对象面向农村,受供水规模限制,运行费用相对较高,日常维护和检修的资金落实差;二是村组管理的供水工程,虽然成立了镇村管水机构,但还存在管理制度落的不实不细、水价只计电费、不计大修及折旧费的现象;三是部分村用水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缺少技术支撑和管理经验,导致工程设施不能充分发挥效益。2、改进措施:一是切实发挥好农村供水管理中心职能,加强供水运行管理的督导检查,指导各级完善工程运行管理制度,保证工程良性运行;二是不断开创农村饮水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确保按时完成年度项目任务,还清之前项目欠账;二是继续配合区乡村振兴局做好安全饮水成效巩固和防返贫动态预警监测,及时报送监测数据;三是切实发挥好农村供水管理中心职能,加强供水运行管理的督导检查,指导各级完善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预警监测机制的监管职能,进一步规范供水工程运营管理,保证工程良性运行,不断开创农村饮水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