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法律援助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8 16:52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法律援助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人民、维护公正,组织指导本辖区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及对外交流。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北大街26号
法定代表人
杨倬
开办资金
7.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05万元
0.05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法律援助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保障法律援助工作协调发展。全区设立3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与工会、妇联、人社局、区人民检察院等单位联合建立法律援助工作衔接机制。全区313个村(社区)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设立313个村级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在公共法律服务大厅设立值班律师坐班岗,免费为来访群众解答法律咨询。(二)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法律援助为人民的良好形象。《法律援助法》实施以来,区法律援助中心依托法律援助宣传月为契机,有效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开展《法律援助法》和“掌上12348”手机小程序为内容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法律援助政策法规以及典型案例,引导群众学法用法,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三)建章立制,加强法律援助管理工作。先后建立了学习制度、职业道德规范、案件讨论制度、奖惩制度、办案补贴制度、统计报表制度等,使法律援助人员从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到廉洁自律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完善了接待登记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文明用语制度,窗口值班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并免费发放法律援助指南,便民联络卡,使便民利民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对案件的受理审查、办案规范、案件归档、案件经费补贴发放情况及受援人回访意见反馈情况全部纳入考核。并对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专人维护、专人录入,保证录入系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四)高效便民,精准服务农民工。围绕农民工就业创业、劳动权益保障、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等任务,创新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一是集中开展精准服务农民工专题活动。积极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解答农民工群体咨询200多人次。二是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三是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进工地”活动。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农民工集中居住地等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咨询宣传活动,发放明白纸、宣传手册,讲解法律知识,宣传法律援助政策,为农民工答疑解惑,提供维权咨询、代理指导等服务。(五)加强监督,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一是向社会公布法律援助机构、办公地点、联系电话,方便社会监督。二是向受援人发放案件办理质量反馈卡,接受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针对反馈问题做出工作调整。三是加强对本年度办结案件进行案卷评查工作,及时发现掌握办理案件中存在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全年共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309件,其中刑事诉讼案件126件,民事案件183件,来电来访咨询1079人次,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4万元,为农民工讨回欠薪51.7万元。通过对《法律援助法》的大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无论经济条件好坏、社会地位高低,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都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真正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一是群众对法律援助知晓率不高。对《法律援助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群众对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和申请程序等缺乏全面了解,部分经济困难的群众不知道选择法律援助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法律援助队伍力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少数法律服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在承办法律援助案件中存在敷衍了事,走过场等现象,影响案件质量。三是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不够。与公、检、法之间的衔接未做到常态化,工作开展情况相互通报较少,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对符合条件依法应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辩护的,未通知情况还时有发生。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有针对性地深入村(社区)特别是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较为集中的地方开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增强群众运用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完善和稳定专职法律援助队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法律援助队伍执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完善考核机制,提升工作绩效。三是进一步加强协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的协作配合,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日常沟通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确保法律援助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加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按照省司法厅下发的法律援助工作若干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健全完善制度、强化质量监督管理,着力提升法律援助保障能力。三是创新机制,着力推进法律援助服务措施便民利民。四是强化社会公益宣传,着力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和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