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南郑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南郑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南郑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南郑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8 16:51
单位名称 南郑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南郑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流转)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农村经济统计管理等
住所 南郑县汉山街道办青年路26号
法定代表人 何建林
开办资金 7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南郑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8.27万元 49.38万元
网上名称 南郑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工作。认真落实完成省市安排的年度清产核资工作任务。召开了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安排及业务培训会,巡回到各镇办开展工作指导,及时在工作群进行答疑解惑,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清查及系统上传任务。经清查,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全区共清理登记集体资产25.91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95亿元,非经营性资产20.96亿元。二是建机制抓示范,指导集体经济发展。制定印发了《南郑区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南郑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行动计划》、《南郑区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社区干部奖励挂钩指导意见》等文件,逐步建立完善了机制。三是着力抓好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工作。2022年联合发改、市场监管、税务、供销等部门发文推荐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合作社1个、认定市级示范合作社4个,区级示范合作社3个;区级示范家庭农场5个。截止2022年底,共培育合作社247家,其中示范合作社38家,国家级3家,省级10家,市级12家,区级13家;备案登记家庭农场343家,其中培育示范家庭农场46家,省级26家,市级11家,区级9家。四是抓好土地确权后续基础性工作。针对镇办及农户反馈的土地确权信息需要变更和纠错、部分镇(办)人员变动及土地确权系统升级造成操作有困难或打不开系统等问题,及时组织并带领测绘公司逐镇(办)上门指导服务,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五是做好土地流转指导服务工作。起草制定了《汉中市南郑区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通知》文件,及时转发学习宣传省上最新出台的土地流转实施细则,通过工作群推送制式流转合同及文书,做好土地流转日常服务和备案工作,指导各镇(办)和涉及流转土地的经营主体,在合同签订、合同条款的拟定及流转土地用途和生产经营等方面予以行为规范、程序规范,确保其无违反法律政策规定等行为。六是推行代理记账,规范村级财务。站上业务人员经常巡回到各镇办进行工作指导,代理公司按合同要求已全部实施建账、记账、会计报表编制、会计凭证档案归档装订移交等相关工作。目前,我区311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114个扶贫互助合作社,130个村级扶贫互助协会,共555个核算单位已全部纳入代理记账范围,已全部实施建账、记账、会计报表编制、会计凭证档案归档装订移交等相关工作。七是农经年报工作顺利完成。农经年报事关政策制定及成效检验,是农经工作的全面反映,责任重大,为保证按要求完成此项工作,我站安排3名专业干部,采取审核、汇总等环节负责制,加强对镇(办)的业务指导和审核,顺利完成了年报填报培训、数据收集、审核上报、修订重报等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调研指导,总结推荐典型,抓示范引领,先后培育市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5个,市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示范村3个,区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5个,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申报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组织了5次集体经济收入调度统计,通过各方面努力,全区311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村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二是认真完成了产改系统信息完善工作。按照《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加快处理跨区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初始成员身份重复等问题的通知》(汉农便函【2022】5号)文件要求,产改办迅速下发了文件,召开全区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开展了业务培训,及时组织镇办开展产改系统信息补正完善工作,按市产改办要求完成了7个镇(办)13个村的成员份额(股份)数据补充工作,完成了8个镇(办)37个村的产权管理系统中产改文件资料补充上传工作。目前全区改革文件资料上传率已达到100%。三是指导各镇(办)和涉及流转土地的经营主体,在合同签订、合同条款的拟定及流转土地用途和生产经营等方面予以行为规范、程序规范,确保其无违反法律政策规定等行为。四是通过推行代理记账,各村级组织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会计核算统一使用了集体资产管理平台系统,也实现了区农经站对村级财务的统一监管、实时监控、及时调度,全区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进程。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机构改革未到位,站内人员严重不足,班子不齐,经费极度短缺等因素影响,很多工作只能按部就班,工作质量不高。二是农经工作涉及农村土地承包、农村三资管理、经营主体培育及农村改革任务的推进等,工作量大面广,政策性、业务性强,现阶段镇(办)没有专职专业农经人员,基层农经管理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三是工作中存在短板和弱项。经营主体培育总体上仍质量不高,规范化程度低,小而不精大而不强;村集体经济整体依然薄弱,收入渠道单一,发展路径窄;因经费制约,以及省上工作流程不明确,土地确权日常变更等后续工作难以开展,会积累一定的农村矛盾隐患。2、改进措施:一是认真调研,详实反映当前农经工作队伍现状,全力争取上级关注及支持,健全区镇两级农经队伍,明确职责,切实保障农经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繁荣稳定。二是工作上主动汇报,积极争取专项经费。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今后工作中,我单位将继续紧扣任务目标。一是创造条件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开展培训,提升其管理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二是指导推进代理记账工作,确保代理记账工作做到实处,进一步规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扶贫互助合作社、资金协会的财务管理工作。三是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建设指导及清理整顿工作,积极开展宣传培训,不断提高规范化水平。四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夯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