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川县> 洛川县交口河镇京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洛川县交口河镇京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8 16:15
单位名称 洛川县交口河镇京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身体健康提供医疗服务。依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执业许可范围开展业务;医疗诊治;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合作医疗组织业务指导。
住所 洛川县交口河镇京兆社区
法定代表人 赵延刚
开办资金 136.4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川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2万元 109万元
网上名称 洛川县交口河镇京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洛川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狠抓行动、树新风、全面提升我院整体形象。(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经过全体干部职工地共同努力,年门诊人2856次,总费用158298.46元,门诊人均费用55.42元;住院人次37人次,住院总费用37827.97元,人均费用1022.37元。处方书写合格率达95%,病历书写合格率达90%。(四)医改工作开展情况1、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需进一步加快。为进一步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有力的促进单位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上不封顶、适当拉开差距的原则,制定了绩效考核方案和细则,极大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2、药品“三统一”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稳步实施。我中心成立了药品“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和药事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均能履行工作职责和义务,截止12月底,共配送“三统一”药品181629.76元,其中单位配送172621.59元,村卫生室配送9008.17元;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达到相关规定要求。(五)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建立组织体系,强化领导分工。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中心严格按照县卫健局及交口河镇联防联控办的工作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策略,成立了专项应对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落实到人,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到位。二是落实防控措施,做好应急值守。按照镇联防联控办的要求,分类落实管控措施,对居家隔离人员上门核酸检测采样,对健康检测、村级疫情网格员、医务人员及村医等重点人员落实免费核酸采样检测,先后累计采样33439余人次,其中居家隔离及重点人群采样4012人,一般人群29427人。同时,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搭建预检分诊、发热患者临时留观、核酸采样室,规范设置就诊人员出、入通道,安装体温检测装置,所有来院人员严格落实“亮码+测温+戴口罩”,做好预检分诊、医废处置、环境消杀和信息上报等工作,积极发挥哨点作用。时时保持备战状态,随时迎战。同时,与交口河防保站轮流,做好疫情期间210国道老河湾检测点24小时应急值守工作。先后选派两名同志分别参与支援西安核酸采样和火车站为期三月的人员分流工作。三是强化培训,规范疫情处置。通过集中组织线上线下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干部职工和村医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相关人员对疫情防控的处置能力。组织乡医在各村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累计张贴宣传单80余张,发放新冠相关宣传手册500余份。四是积极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为构建人群免疫保护屏障,组织群众有序规范接种新冠疫苗。今年按照县联防联控办安排,在镇党委政府的组织动员下,成立流动接种小组,对辖区60岁以上行动不便老年人安排进村入户接种,接种队员战酷暑、斗严寒,先后累计下乡15个工作日,共接种114人,289剂次。截止目前,累计配送疫苗20980人份,其中:接种第1针次7458剂次,第二针次8126剂次,第3针次5220剂次。报损3人份。辖区内接种情况,应接种5462人,已接种5381人,接种率98.5%;3—11岁:应接种426人,已接种406人,接种率95.5%;12岁以上:应接种326人,已接种307人,接种率94.7%;18-59岁应接种4524人,已接种4269人,接种率94.3%;60岁以上应接种1178人,已接种1131人,接种率96.0%。先后抽调三名医务人员奔赴延安西安延川支援核酸采样工作,选派1名医务人员参与西安火车站疫情防控人员分流工作,安排2名医务人员加入集中隔离专班成员开展工作,全体干部村医排班轮流做好210国道老河湾和黄陵咀头卡点24小时疫情防控值守工作。二、取得的效益:今年以来,我中心严格实施精细化管理,持续提高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水平。一是免疫规划工作规范实施。认真做好儿童卡、薄、证、册的管理工作,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100%,未发生一例接种事故。二是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趋于规范。三是死因监测任务按时完成。充分发动乡医工作积极性,及时准确收集辖区死亡人员信息,按时上报。目前,辖区任务数39人,完成数46人,报告率117.9%。四是居民健康体检积极开展。7月中旬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工作,摸底841人,体检745人,体检率89%,所有体检人员的体检结果已全部电子录入。同时,免费向体检群众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品,普及健康体检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身体健康的预防保健意识。五是妇幼健康管理不断强化。六是慢性病、地方病和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目前管理高血压患者556人,规范管理86%;管理糖尿病患者117人,规范管理率87%;对辖区内确诊的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建册管理、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及健康体检工作,目前管理精神病患者40人,规范管理率93%;七是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形式多样。按照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充分利用世界卫生日、结核病防治日、计划免疫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日等卫生主题日,通过设立咨询点、宣传栏、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微信公众号推送、印发宣传单和防病知识手册、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咨询义诊活动和面对面宣传等多种形式,组织业务人员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活动,对辖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使辖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发放宣传资料10050余份,个性化健康教育455人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及咨询活动23次,宣传栏6期12刊。全面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三、存在问题:我们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人员短缺,年龄偏大。平均年龄46岁,50岁以上3人,40岁以上4人,大部分职工都身兼数职,尤其是影像学、检验、公卫人才匮乏,导致医疗设备仪器闲置和浪费,医疗服务能力不高。二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强。认识不到位,认为干好工作就行,认识不到宣传的重要性,卫生健康有关惠民政策对外宣传力度不大,群众对相关政策知晓率不高;三是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门诊楼顶处理油毡处理年限较久,雨雪天气,不同程度出现渗漏,导致二楼部分墙皮脱落;门诊楼前后砖铺地面略有下陷凹凸不平,出现排水不利,院落积水;水泥台阶出现爆裂鼓起,砖面外露等,影响美观,亟待维护修缮。四是县域医共体工作推进较为缓慢,不具备远程医疗会诊和诊断能力。四、整改措施:1、关于进一步改善就医条件的问题。医院功能科室设置不全,功能科室内部设施配备数量不足。医院将根据配置要求,争取资金投入,足量配置实验仪器和药品。并做好督促和检查,保证科室的完全开设。2、关于医疗的规范和加强。医院不断优化医疗工作,建设一套切合实际,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指标要求,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不断细化科室职责,夯实任务,规范管理。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格执行新医改政策,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积极学习新医改政策,努力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卫生院公益性,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并试行绩效工资改革。成立院长为组长的卫生院医改领导小组,按照卫生局的部署安排,扎实、稳妥搞好改革。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以《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重点,加强对院长和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目标,实现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医疗责任事故。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监督,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依法依纪落实奖惩。不断改善医疗服务,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争取门诊人次增加20%,住院人次增加15%。3、着力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严格执行疫情监测、报告制度。有效地切实抓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和人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乙脑、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好传染病监测、预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与疫情处理,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发病数,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突出重点疾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工作。4、重点抓好免疫规划工作。坚持抓好基础免疫和冷链运转,认真做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特别是要抓好麻疹等免疫规划相关疾病防控和监测工作。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完成五苗接种任务。5、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协助做好下一年度新农合筹款工作,力争实现参合率稳中有升。落实卫生局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措施,严格控制、进一步降低参合农民医疗费用。严肃查处医务人员违纪违规套出合作基金行为,控制次均住院费用,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6、加强产科建设,确保孕产妇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18年12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