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创新2022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学年初,区教研室筹备召开了2022年全区中小学教研工作会议,对全区2022年的教学工作重点、校本研修、教研帮扶、教科研工作以及高考备考、中考备考、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等工作进行了安排。确立并落实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干,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以业务培训和赛教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各类课题研究为平台,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水平。积极开展常规视导活动,加强对基层学校教学教研的视导,规范教学行为和教科研工作。根据“教研精准扶贫”的要求,认真分析研究我区课堂教学和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学期的特点和教情、学情、考情制定了年教学视导计划。持续实施“1369”工程,打造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体系,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深入推进“1369”工程,完善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体系。为促进我区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广大教师敬业崇教,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设一支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骨干教师队伍。评选出63名区级教学能手和50名区级学科带头人,同时推荐成绩优异的选手参加市级、省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活动,其中有43名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25名教师确定为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加强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建设工作,不断丰富基地工作内容,促进教育质量提升。通过学科基地,加强学科建设,推进课程改革。以基地为平台,深化“三个课堂”,不断拓展其内涵、丰富其外延,提高学校作业设计水平。开展新高考研究,全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积极开展教师教材培训。结合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需求,区教研室先后四次组织高中学校教师参加省市区级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科目、全员、全覆盖的项目培训。加强全区高中、初中备考工作,指导各校认真落实复习备考方案,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机制,推动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组织高三复习备考。今年,区教研室组织两次全区高三质量检测考试,每一次考后都进行认真分析并及时反馈各校,给高三复习备考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为2022年高考成绩实现“十四连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组织开展教科研活动和校本研修工作,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和区级培训工作。指导广大学校开展好本校校本研修工作,不断提升校本研修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加强全区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力推进学校语言文字达标建设。目前我区语言文字工作创建达标情况是:省级达标6所(汉台中学、铺镇中学、汉八中、汉四中、中山街小学、实验小学),市级达标8所学校(一职高、汉二中、黄家塘小学、北关小学、三丰阁小学、青年路小学、北大街小学、东塔小学),其余皆为区级达标学校。落实“三个课堂”创新推进双减工作。进一步抓好学前教育教研工作,提升保教质量。加强和创新支部党建工作,认真开展作风能力建设和第五个纪律教育主题宣传月等主题教育。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2年,教研室紧紧围绕《汉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单位上下,沉下身子,狠抓教育质量提升。目前我区小学教育质量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尤其是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等方面已经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全市初中输送大面积的优质生源;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高考成绩本科上线4625人,稳居全市前列,其中一本上线1516人,比去年增加7个百分点,实现“十四连增”,高考成绩一直处于全市前列。通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教研室获得了“陕西省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汉中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深入基层学校服务和指导好教学教研工作的力度不够。改进措施。加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指导全区教师全员参与校(园)本教科研活动,落实驻校教研、联片教研、帮扶教研,探索联合体、互助体教研模式,推动学校教科研和校本研修规范、高效落实。下一步工作打算。着力打造“沉淀思想、创新理念、扎根教研、引领示范”的教研队伍,不断提升教研工作影响力;实现“422”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四个一,两项个人教科研成果--课题、论文和教研专著,两项个人专业化发展方向--学科带头人、名师和学术研究型教研员);积极开展区级教研员每学期讲授示范课、公开课和专题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