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如下具体的业务活动;一是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根据市局等四部门《高质量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要求,我中心高度重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保障工作,细化措施、强化责任。紧盯时间节点,对标工作进度,组织召开两站建设推进会,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并通过座谈会、实地检查等形式,对辖区街道服务站总体建设及“五有”落实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加强示范引领和对下指导,辐射带动辖区内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优建强。对高质高效完成任务的街道予以表扬鼓励,对工作推进不利的街道进行通报指导,认真迅速开展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提升辖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整体建设水平。二是信访防范化解矛盾风险工作:中心以退役军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逐人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下发交办单,涉及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按时限要求完成化解工作,实现“案结事了”。对于涉军赴省进京信访问题,我区切实做好“五个关键环节”,即:“政策落实、属地稳控、接访劝返、进京领人、打击处置”。严格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名重点人确定一名包案领导、一个化解工作小组、一套化解方案、一套稳定措施),对重点上访群体尤其是重点上访人要落实好领导责任制和重点工作对象的“包联”责任制。严格落实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制和13712工作法,建立健全复查复核工作责任制,优化信访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及时就地解决矛盾问题,最大限度减少信访上行。三是就业创业工作:利用退役军人优待证发放时机,加大信息采集工作力度,引导自主就业退役军人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和就业状况,摸清退役军人就业意愿,为有序推进稳就业打牢坚实信息基础。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帮助退役士兵了解当前陕西省在扶持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微信、招聘会宣传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同时,完善和强化退役士兵就业工作,积极与人社、公安等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在全社会形成合力,构建有利于退役士兵就业、创业的服务体系。四是“补充医药报销蓝卡”办理工作:为减轻退役军人家庭就医用药负担,切实解决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积极开展退役军人及家属“蓝卡”申领宣传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工作调度群等多全方位开展宣传动员,有效提高广大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知晓率。通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用心为退役军人解决好、办理好每一项事务工作。对前来咨询的退役军人做好耐心解答,对不熟悉运用智能手机的老兵,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其填写登记表并扫码完成“蓝卡”申领注册。针对未能完成激活操作或退役军人身份认定不通过的情况,我区严格执行上级要求,向辖区街道下发通知,要求做好“蓝卡”人工身份核实登记工作。共收集纸质版《退役军人家庭补充医药报销蓝卡》13237份,人工身份核实登记1593人。五是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全区退役军人服务系统信息报送工作,切实发挥信息工作服务领导决策、帮助交流、助推工作开展的积极作用。4月12日,按照市局相关文件精神向街道下发《关于做好2022年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街道报送日常工作、经验推广、典型事迹等内容。自通知之日起至12月31日前进行信息报送,按期编号报送,一条信息为一期。六是优待证申领工作:根据省市关于开展优待证申领发放及全市精准信息采集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区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印发工作实施方案,并于3月28日同局机关组织召开全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暨精准信息采集工作动员培训会,对精准信息采集、建档立卡工作和优待证申领工作相关业务流程进行了专题培训、帮助解决难题,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全区336个街、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除12个村、社区服务站因村庄拆迁,暂时无法创建外,其余321个服务站中已创建标杆型18个、示范型153个、规范型153个。(二)今年以来,我中心累计接待退役军人来信来访117人次,网上信访件186件,其中全国退役军人信访信息系统转交109件、陕西省信访信息系统转交12件、政务咨询管理系统转交4件、通过12345转交61件,目前已全部化解,办结率100%。《2022年退役军人信访稳定工作责任书》涉及我区退役军人47人。要求交办事项在8月底前化解率达到80%,9月15前化解率达到100%。(三)我局积极联系长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了“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的网络招聘会,本次招聘会有100个企业参加,提供4000多个就业岗位。为更好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我局召开“乡村振兴新赛道,退役军人再启程”的网络招聘会,本次招聘会有50个企业参加,提供15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达成就业意向11人。积极联系协调区城管局、郭杜朱雀市场等单位面向退役军人发布招聘工作岗位,推荐15名退役军人进行面试。充分发挥市退役局、区就业中心等就业信息平台作用,截止12月份,通过公众号、微信群向广大退役军人推送了35条的就业信息,提升退役军人就业渠道。(四)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向我区广大对退役军人积极宣传专升本政策,鼓励参加学历教育,已协助29名退役军人完成了2022年专升本报名审核工作。(五)自优待证申领工作开始,截止目前建档立卡已审核22309人,优待证已申领18973个。(3)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退役军人待遇落实期望大。因政策理解不够,互相攀比等原因,其提出的诉求大多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或个性问题,政策上没有依据,有一定工作难度。二是基层力量有待加强。各别基层服务站在机构编制、人员配备上未完全落实上级要求,存在权责不一致、衔接不到位,新进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工作不规范现象。三是办理流程有待优化。在优待证申请办理过程中,各别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基础资料不全或信息错误,需到相关部门开具其他证明材料,导致申请人多跑路难办事,易产生信访投诉问题。(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进一步化解涉退役军人矛盾。抓实风险防范化解,健全信息共享、舆情管控、应急处理机制、法律援助机制,学好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关注突出矛盾和重点人员动向,迅速妥善处理退役军人调解工作,杜绝发生大规模群体性聚集事件和重大舆情。做好日常接访工作,及时处理退役军人的来访来信来电,做到“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把椅子、一站服务、一办到底”,主动了解询问,有问题必解答,有诉求必回应。同时,做好信访事项台账工作,为困难人员帮扶救助和疑难信访事项化解提供精确化数据支撑。二是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我区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落实责任,认真落实全省高质量建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推进会要求,推动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落实到位,进一步理顺规范服务站职能,实现从“有”到“优”,不断提升退役军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服务水平,努力营造全区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三是做好退役军人各项信息采集及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及时整理汇总相关资料下发各街道,切实做到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熟悉政策、把握好工作节点,做到周全细致。进一步梳理总结前期砲里街道试点的经验做法,熟练操作流程,不断创新方法,避免和减少服务对象多跑路、工作人员重复干的现象,做到高标准录入、精细化审核。做好退役军人数据分析工作,为精准服务退役军人奠定基础。四是发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与4家基地单位拓宽交流,充分发挥咨询受理、创业扶持、市场招聘、就业推介、政策宣传,全力打造“退役军人雇主双向选择,就业创业服务同步”一站式服务;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全力搞好服务保障,让长安区4家就业创业基地展示退役军人美好风采。(4)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