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长安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西安市长安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及纠纷调解仲裁;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及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审计及资产管理;农村经济指标统计、农村经济分析运用。 | |
住所 | 西安市长安区东长安街17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刚 | |
开办资金 | 137.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5.85万元 | 113.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一)深化“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确保完成“全年经营性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比例达到75%,打造5个收益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示范村”这一目标任务,一是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年底清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集体公共用房利用情况等摸排工作,及时掌握全区各股份经济合作社资产变化及利用情况,指导街办对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金进行严格管理;二是结合摸排情况,制定我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指导街办村组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是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工作,区纪委监委、区委农办牵头,在全区开展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工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四是干好衔接资金项目,带动村集体产业发展,通过明确责任、限定工期、每周检查、当月督办等措施,优化项目建设程序,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项目资金拨付,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一批村集体产业发展。(二)今年完善了长安区土地经营权流转相关制度及流程,规范合同文本,修订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流程及交易资料清单;制定并印发《长安区土地经营权流转登记及合同备案制度的通知》、《长安区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行为的通知》;指导全区各街办农村资产交易信息发布与收集。(三)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证到户排查整改工作。按照省市安排部署,我区高度重视,及时下发排查整改工作方案,区委农办牵头成立了由区纪委监委、资规长安分局、区秦保局、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组成的排查整改工作督导组,区农经站成立排查整改工作指导组,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引导群众通过调解、法律手段,依法依规解决好各类承包地经营纠纷矛盾,坚决制止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四)规范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平。为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行为,分别印发长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长安区经营异常农民合作社经营情况排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家庭农场监测工作的通知》,对我区149家经营异常农民专业合作社、53家家庭农场经营现状进行了实地摸牌,对非正常经营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进行了清理;为全面掌握2021年度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状况,依托《农经站登记管理制度》,通过微信调查问卷取得营业执照、财务报表等数据,既方便了经营主体,又快速完成了登记工作;为做好示范引领工作,印发长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区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评定和监测工作的通知》,转发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市级家庭农场、十佳家庭农场评定和监测的通知》、《关于开展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评定工作的通知》,省级示范合作社称号申报成功1家、监测通过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称号申报成功1家;获得市级十佳、区级示范家庭农场及区级示范合作社各1、2、5家。为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任务,印发长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长安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了目标任务,规定了管理机制、规范了经营行为,已经完成了市农业农村局高质量发展10个合作社考核任务。二、工作亮点及做法(一)以乡村治理为契机,扶持发展特色集体经济强村。截止目前,我们对全区各村上半年收入情况进行了统计,截止上半年统计,全区收入5万以上的有105个村。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60个村,收入50万元以上的有12个村,其中经营性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有6个,分别为砲里西垇村、滦镇内苑村、郭杜张康村、东五桥村、鸣犊留公村和子午张村。(二)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截止目前,共发布信息4462条,成交4071笔,成交金额916.9万元。深入街道指导农村土地流转交易,规范交易行为;完成了720亩土地流转备案工作;积极参与西安市深化“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签约活动,通过前期审核、平台推介、挂牌、评估、公证等环节,推荐王曲江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76亩土地经营权流转项目参与云签约,合同总价为264.96万元。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工商企业拖欠承包地流转费排查整改工作,全区共有184家工商企业流转承包地,流转承包地面积26958.87亩,涉及农户9417户,年流转金4873.098万元。(三)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2021年验收项目已全部完成资金拨付,共拨付资金100万元;11个项目已竣工,涉及37个经营主体,其中10个项目已经完成验收,报账资料已整理完成,共拨付资金39.894万元;正在实施项目1个;2022年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全部完成评审报送。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存在问题:(一)村集体经济发展收入不高。一是收入类型单一,主要以资产简单出租为主;二是收入总额不高,全区50万元以上的收入村占比偏少;三是缺少“造血”功能,多是以政府转移性投资,经营收益很少;四是项目带动产业效果不大,表现在村集体产业效益不显著,典型不突出,实现集体产业分红的不多。(二)街道农经管理体系不全。当前街办农经体系不健全,缺少机构、人员、经费,导致基层农经工作落实滞后,农村集体“三资”财务管理、开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落不到实处。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干好衔接资金项目,带动村集体产业发展。加快完成2021年度五台、子午街办等3个村集体经济衔接资金项目建设、验收、报账等收尾工作;抓紧2022年度五台、太乙、魏寨街办等4个村集体经济衔接资金项目的建设进度,通过明确责任、限定工期、每周检查、当月督办等措施,优化项目建设程序,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项目资金拨付,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一批村集体产业发展。(二)干好集体合同清理,构建街办集体资产管理运营中心。严格按照全市工作安排,会同区纪委监委,按期完成全区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工作;同时联合秦农银行金融力量,每个街办成立街办集体资产管理运营中心,配备2-3名银行工作人员,健全“村街农经服务体系、村财街管财务体系”,实现农村集体资产全覆盖监管和运营管理,以彻底解决我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的遗留问题。(三)干好“三变”典型塑造,创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加快村集体资源集中利用,通过乡村振兴投资公司包装项目上市招商,大力挖掘农村集体的闲置土地、房屋、荒山、荒坡、荒沟、涝池、砖窑、旧作坊、旧校舍、生态环境等集体资源的潜在价值,采取拍卖、招标、公开协议等方式进行线上公开推广交易,提高集体资产溢价率;结合我区稻虾稻蛙共养基地、农产品电商等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推广“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营模式,打造集体产业示范典型。(四)干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大力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加强对街道工作指导,提升基层人员业务管理水平,以土地流转交易为基础,规范交易行为,防范交易风险。主动与秦农银行、区金融中心等部门联系,开拓银行信贷资金助农的新渠道、新方式。规范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土地流转。妥善解决信访问题,及时处理,及时解决,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不出村,不出街办,积极争创“土地承包经营问题零上访”。强化国家土地政策、承包地政策导向不放松,加大业务培训,确保农村产权流转工作依法、规范、有序,公开、公平、公正开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度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综合优秀单位2022年度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绩效考评县级优秀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