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长安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做好保险基金管理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征缴、稽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养老保险待遇审核发放。 | |
住所 | 西安市长安区长兴北路280号5楼 | |
法定代表人 | 周涛 | |
开办资金 | 106.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长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9.03万元 | 89.94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长安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中心在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强化宣传,动员参保。我们联合各街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居民踊跃参保,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深入长安16个街道、268个行政村,54个社区现场宣传18次,发放宣传单页6万多份,在村组社区、田间地头、群众身边宣讲政策,面对面帮群众算经济账、对比账,消除群众参保缴费疑虑,让群众知晓了“城乡居保是靠山,老有所养乐平安”,增强了参保的积极性,促进了扩面增缴工作。(二)强化培训,化解风险。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对社会保障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将纠治人社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的违法行为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每月安排两次以上社保基金安全管理风险警示教育会,组织全体学政策、看案例,以案为鉴、以案促建。中心于8月9日,召开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年工作暨业务培训会议。全区街办党政服务中心负责人、社区工作人员、村城乡居保经办员,区中心全体工作人员,400余人参会。会议主题围绕市人社局、长安区纪委持续深化社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将严厉打击社会保险领域欺诈骗保行为、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做为警示教育培训重点。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邢顺耀在会议中从坚决践行“两个维护”、讲政治、讲纪律、讲大局的高度提出:思想认识再深化,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必要性;工作作风再提高,推动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工作部署再落实,确保提升年工作取得实效三方面,要求全体以高压态势、长效机制将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工作做为重中之重贯穿社保经办工作始终。 同时为进一步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警示教育活动,防范化解社会保险重大风险。中心联合街办开展“群众监督亮利剑,共同守护养老钱”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各类社保资金违法行为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页1万多份,在村头集市醒目位置张贴“骗取社保违法,必受严厉制裁”和相关法律条文大幅宣传海报1000张。公布城乡居保基金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社会监督主力。在区中心、街办、村组(社区)、群众几级联动宣传体系下,把住舆论导向,让社保基金每笔使用形成人防、技防、制防、联防、群防五防长效机制,提高基金管理能力,切实维护基金安全,守好百姓每分“养老钱”“保命钱”。(三)强化责任,健全机制。依据人社部《经办规程》,我们建立健全了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内控,科学明确区、街、村三级每个工作岗位职责,形成了各项任务、各个环节的无缝责任链条。尤其是把待遇发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对待遇发放工作每一个业务岗进行业务倒推,逐月汇总。一方面,建立城乡居保中心基金支出联席会议机制,组织涉及的各个业务科室,每月定时开会,对大额发放、待遇补发等业务,逐一验看申报资料,履行专岗初审、科室负责人复核等程序,做到了业务操作、基金支出全程制约,经办支出全程透明。另一方面,在工作流程中坚决杜绝一人多岗、一人经办,严格落实业务人员单人单号,全程操作严格使用省级业务系统和金融管控平台,确保每笔业务全程监控不留死角。(四)强化创新,优质服务。将全区城乡居保业务核心支撑信息化。全面推行“智慧人社”线上办公模式,依托“陕西养老保险APP”“西安市长安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微信公众号,实现全区城乡居保业务在线办理,从待遇申领、参保登记、账户查询到年检审核均可通过手机自助办理。自主将城乡居保基本政策、缴费渠道流程、特殊人群优惠政策、缴费和补缴流程、养老金计算、待遇申领、账户查询、待遇资格认证、跨险种转移、同险种转移、待遇入卡、个人信息修改,制作成13期动画图解视频发至公众号,让群众寓教于乐中了解掌握政策,并能在视频的引导下使用线上便捷服务。统筹协调区、街、村三级经办员使用移动业务经办端,上门为年事已高、卧病在床及不能使用智能手机居民经办业务。用时3个月全面完成2022年全区10.48万名老人待遇资格认证工作。目前中心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突破11万人,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初衷。(五)强化内控,安全运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安全是惠民政策正常运行、发挥效益的根本。中心把监管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重点是待遇发放工作。一是严防重领冒领。认真落实死亡申报制度,加强同其他险种建立联动机制,加快跨险种转移流程,减少群众不能及时领取养老金情况。二是建立每月高额发放业务经办流程和控制机制。高额发放、单笔在500元以上的异动发放,逐人建立发放明细和业务台账,业务员初审,科长复审,汇总后中心会议集体审核,再上报市中心审定,通过金管平台随批量发放,事后建立单行台账,建档管理备查。三是实行信息公开。按照“事前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要求,把参保人缴费、财政补贴和养老金发放信息印发到各村进行公示,将整个基金的运作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公开透明,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四是待遇入卡。为进一步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向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全面推进我区养老保险待遇入卡应用工作。经过中心共同努力,用时一个月各项任务指标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10.64万名领取养老金待遇人员,由初始295人“待遇入卡”,达成目前70750张,“待遇入卡”工作完成率66.9%。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止12月,全区城乡居民参保38.7万人,参保覆盖率保持在99%以上,为10.74万名60周岁以上待遇人员发放养老金24267.29万元,发放2986人丧葬补助金238.88万元;发放1.18万人养老补助金1223.3万元,发放1041人51号文养老补助金247.93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100%,保障了老年人的幸福生活。长安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被省社保局评为养老经办先进单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建立与民政、公安、卫计委业务联动,做到信息共享,减少死亡多领冒领情况发生。加强街办、村组(社区)经办人员管理和业务培训,严格信息上报制度。(二)加强同金融机构、街办、村组协调,由易到难进村入户发卡激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步骤有序展开待遇入卡工作。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单页、现场宣传等形式,加大待遇入卡宣传工作,确保入卡使用平缓过渡。(三)我中心将进一步加大城乡居保经办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工作能力,将“优服务、强内控、安基金”作为2023年的工作主线,持续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努力提高经办管理质量,确保长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度2月被陕西省社会保障局评为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2021年度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