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长县融媒体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新闻资讯服务。承担广播电视、平面媒体、网络、政府门户网站的新闻宣传工作。 | |
住所 | 延长县兴延街3号政府综合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杨昕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延长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66万元 | 6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中共延长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一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2022年以来,延长县融媒体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全力打造新闻“策划、采访、编辑、发稿”业务流程的综合平台,坚持“突出主题、围绕中心”的理念,积极拓展宣传领域,创新方法手段,完善体制机制,突出工作成效,努力打造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延长县“大外宣”新格局,为实现经济优化、环境优美、生活优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延长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一)重点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大力宣传我县发展成就截止目前,中心共编播《延长新闻》和《延长广播新闻》135期786条,上送中省市130条,通过邀请媒体采访和投稿的形式在《陕西日报》、《延安日报》等省、市主流报刊投送了182篇有亮点、有质量、有反响的精品稿件。(二)新闻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围绕全县重点工作开展宣传。1、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记者走基层”活动,使全会精神进社区村组、进厂矿企业,让党的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奋力谱写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宣传。我们围绕县域内丰富的油气资源、优质的特色农业产业、便利的交通条件等,策划制作“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专题报道,展示“十四五”发展成就,为县域各项事业发展打基础、增后劲。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宣传。围绕农村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保障,统筹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宣传工作,展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发展成果,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地舆论支持。4、加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宣传。依托红色文化、石油文化、非遗文化、自然风貌、民俗风情等人文资源,突出革命遗址“红色游”,石油工业遗产“寻根游”,秦晋黄河大峡谷“风情游”,在大力发展全域特色旅游,在文旅融合发展宣传方面下功夫。5、重点项目宣传。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围绕县上谋划建设的一批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推动大发展的宣传方向,重点在项目建设意义、规模、进度等方面宣传报道。6、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宣传。持续办好《创文新征程》专栏,加大创建政策宣传宣讲,大力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努力为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7、开展省市媒体采风团走进延长。在特定时间节点,如春季紫丁香盛开时节、秋季丰收时节,策划邀请省市媒体采访团,深入延长开展采风活动,并组织举办有奖征文,短视频、摄影作品展等活动,集中推荐展示大美延长、福美延长,全面提升延长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加强网络宣传工作。在网络宣传方面,继续运营好延长宣传微信公众平台、延长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延长宣传微博、延长宣传抖音短视频,爱延长手机APP等新媒体平台,实现新闻稿件同步更新,进一步扩大了新闻宣传覆盖面。截止目前,延长宣传公众微信平台发布信息1701条;延长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810条;延长宣传微博已发536条;爱延长手机APP下载量达21000人次,上传稿件1150篇,学习强国发表165篇。同时,我们加强与陕西传媒网、陕西农村网、华商网等众多网络媒体以及部分自媒体的联动,开展宣传攻势,拓宽了宣传渠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一步扩大了新闻宣传覆盖面。(四)、其他常规工作稳步推进1、加强目标管理,实行逐级负责制。年初,我中心围绕工作目标分别召开了会议研究,形成了许多共识,确定了全年的重点工作。为此将重点工作化解到部门和个人,在工作中坚持逐级负责制,形成了主任抓整体,主管抓推动,分管抓落实。2、抓好班子建设。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集中集体智慧。在工作中班子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凡涉及人事、财务、设备采购等重大事项都是班子会研究决定,力求达到成员之间思想统一,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社会经济效益延长县融媒体中心立足于服务群众的目标,紧贴民生,利用延长宣传、延长融媒体中心两个微信公众号和爱延长APP等平台,提供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最新资讯;开设“健康大讲堂”等电视栏目,满足群众更高层次的健康需求;不断完善App服务板块,将充值缴费、政务服务等内容接入,一键解决用户的生活需求。千方百计拓展经营创收渠道,由传统发布广告的模式,向做项目、做产品、做活动转变,助力本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三、存在问题一是内容创新不够。按照目前媒体融合发展的态势,延长县新媒体的发展还只是初级阶段,存在内容同质、功能重叠现象,还没有从传统媒体宣传的模式彻底解放出来。二是缺乏发展动力。大多数从业人员惯性思维,用办传统媒体的方法来做新媒体,新闻产品用于传统媒体后再用于新媒体传播,其中时政新闻所占比例比较大。三是缺乏专业人才。四是缺乏支撑保障。广电的媒体融合发展虽已起步,但由于创收形势严峻,依靠自身融合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技术、设备更新等投入仍显滞后。四、整改措施一是完善内部流程再造,重点打造新媒体。主要从职能整合、平台建设、流程再造、服务群众、全媒传播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媒体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努力实现打通基层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大投入,提供媒体融合发展的有力支撑。延长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发展水平低,媒体创收能力弱,不能保障业务发展需要。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主流新闻媒体做大做优做强。加大对媒体融合发展项目的资金倾斜。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外宣奖励激励机制,对在中省市媒体发表的原创新闻作品进行适当的奖励激励,鼓励全体新闻从业人员采写更多更好的作品。三是创新机制,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人才队伍。新媒体需要既精通数字互联网通信技术、又懂内容生产和市场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方面的人才,正是延长县融媒体中心的“短板”。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媒体环境、熟悉新闻业务和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创新型全媒体人才队伍。四是实行市县媒体上下融合互通。建议实现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平台、稿源、技术、服务等方面共建共享、深度融合,并积极对接中央和省主流媒体宣传平台,着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五、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2023年延长县融媒体中心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突出主题、围绕中心”的工作理念,坚持“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方向,以新闻宣传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抓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整合各类新闻媒体,打造县域传媒旗舰,更好履行“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内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使命,不断增强新闻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人民富、生态美、社会和谐新延长提供有力舆论支持。1、做好对内宣传。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展示我县在持续推进“五大战略”实施“六大工程”战略过程中的生动实践和可喜成绩。计划2023年全年制播《延长新闻》144期,播发新闻稿件1200余条,并在延长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刊发《延长宣传》微信公众号240期,推送1500条稿件。2、强化对外宣传。坚持“以外宣促内宣”的工作思路,加强沟通协调,精心策划选题,积极通过中省市各级媒体宣传报道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充分展示延长工作亮点,不断提升延长对外形象和影响力。争取在中省市报纸和电视媒体刊发并播出各类新闻稿件400条左右。3、加强报纸专版策划及采写。围绕全县中心工作,采写上送《延安日报》,重点宣传报道延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成就。完成全县重点工作及各类现场会图片展板制作展示。4、办好专题栏目。以专题栏目为载体,多角度反映工作动态和百姓生活。继续办好《多彩延长》栏目,做好《检说新法》《我们的小康生活》《农情快讯》等专题栏目的播出工作;结合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拍摄制作专题片,全年制播专题片8部,同时按要求完成全县对外宣传片拍摄制作任务。5、加强中央厨房运行。继续做好“爱延长”手机APP“政务+服务”功能,整合全县党政事业单位及个人、企业媒体号入驻,不断提升关注度。6、拓展新媒体宣传业务。快速打造一支短视频制作团队,利用抖音、微博等平台宣传推荐延长;在旅游节、美食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期间,开展直播宣传活动;全年完成两部微电影拍摄制作。7、进一步做好中省市媒体接待,加强舆论管控,全力做好舆情处置工作。8、继续办好延长人民广播电台(调频FM98MHz),不断提高节目质量,依托《延长新闻》资源,着力提升《延长广播新闻》质量,同时落实专人负责,丰富《小说连播》《百家讲坛》和《980音乐汇》三档栏目内容,加强管理,不断满足听众需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