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延长县>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延长县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延长县分校
发布时间:
2023-05-08 08:23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延长县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民和社会其他成员提供培训和服务。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农村远距离教育、现代媒体教育体系建设;为成人提供短期培训服务。
住所
延长县城西职业中学院内
法定代表人
李勤红
开办资金
4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长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万元
15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延长县分校.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延长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一是根据农时季节,结合县农业农村局提出的“农业系统培训大经堂”,我校联合县果业中心到生产现场就果树技术管理采取‘手把手、面对面’,线上线下以互动、讨论、介绍、提问、解答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对清园涂白、花期防冻、春季拉枝、合理高效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进行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做到通俗易懂、实际实用。同时我校充分利用“田间课堂”,聘请实现专家、联合农机中心、农技中心、蔬菜中心等开展农机安全操作培训、大棚露地蔬菜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红薯辣椒、吊干杏等技术培训,截至年底,共开展培训28场次、1260人次,整体提升了我县产业管理水平,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开展“夜校培训”助推乡村振兴。我校与县委组织部、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无缝对接,充分利用夜间农闲的1-2小时,在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展8场场次420人次培训任务,内容主要以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为主,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最新政策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使农民能够充分了解当前国家对“三农”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指明的发展方向;同时让农民明白国家推行乡村振兴的目的和意义、从哪些方面振兴,如何振兴,首先转变农民的思维观念,从而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活力。三是全力做好“头雁”项目的遴选及录入工作。根据陕农便函〔2022〕1021号文件精神,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举办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启动实施工作培训班的通知,我校首先通过县农经站、县行政审批局对全县各个产业领域注册的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公司进行归类划分,其次以农业农村局牵头《关于做好我县“头雁”项目的遴选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下发各镇街,深入各镇街将遴选的学员录入推荐至省校。四是全力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按照《延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延安市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延市农发〔2022〕189号)文件及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名额分配,我县2022年下达200名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我校立即制定了延长县2022年高素质农民实施方案(长农发〔2022〕132号),并开始培训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农民素质培育成效显著。通过认真遴选学员,根据我县产业发展实际和技术需求,共组建四个班级:100名苹果种植能手2个班,50名畜牧养殖能手1个班;50名粮食种植能手1个班。通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我校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系统录入率100%,班级评价率98%,培育工作得到市校的高度评价。(二)“双千培训”计划稳步推进。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培训1000名果业管理农民技术员和1000名特色产业种植农户的“双千培训”工作计划,我校作为实施主体制定了全年107场次的培训计划,重点围绕果业、蔬菜、养殖、红薯、红葱、小杂粮等方面高质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打造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围绕农业稳产增产育人才,加强农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培育一批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具有较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技能的专业人才;围绕农民稳步增收,强化生产经营技能、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等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目前为止已开展畜牧养殖2期,培训人员101人,苹果培训8场次,750人次,红薯、辣椒、小杂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累计培训38场次,1500人次。三、存在问题。1、学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表达能力不足。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以及后续的带动能力。2、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具体表现为:农民所需知识不再只是种植养、殖等传统需求,更多地涉及到服务、创业等领域内,而教师队伍无法得到补充,师资队伍知识没有及时更新,缺乏创新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农民需求和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四、整改措施。1、我校在学员筛选过程中提高标准,将文化程度、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也纳入筛选标准,不再像过去采取简单了解其基本情况,而是深入了解其能写能表达、愿意主动学习的能力。2、一方面我校积极组织教师队伍外出学习,鼓励单位职工加强学习,在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积极参与,认真备课授课,与学员共同进步;另一方面针对农民所需知识的多元化,选择课程中也不局限于种养殖的教学,在销售、电商等多方面聘请教师,各个课程采取授课、交流、具体操作相配合的方式,增强教学效果。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继续进行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剩余课程,圆满完成200名高素质农民的培训任务,2023年争取更多的培育任务。(二)继续进行“双千培训”第二、第三期的培训课程,在2023年三月底完成107场次的全部培训及认定考核工作。(三)“农民夜校”培训由八个示范村向全县辐射带动加大培训力度及范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