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略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6 17:22
单位名称 略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劳动就业服务,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和再就业服务。1.下岗失业人员认定,基本生活保障申报,技能培训,提供再就业服务。2.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劳务输出,劳动保障事务代理;3.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4.劳服企业管理工作。
住所 略阳县人力资源大厦
法定代表人 徐建平
开办资金 2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6.87万元 123.3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优化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1.积极组织开展“家政服务、保健按摩师、养老护理、育婴员”等健康养生专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电工、焊工培训,电动缝纫工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动员我县劳动力学习技能,提升就业技能水平,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收入;2.加强培训全程监管,确保培训质量。各类培训机构申报实施方案、开班申请,审核备案后开展培训,各督导检查组不定期对各类培训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并将培训补贴与就业率挂钩,严格实行“阶梯式”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二)搭建供需服务平台,积极拓宽就业渠道1.广泛深入宣传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苏陕劳务协作机制作用。今年以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宣传就业信息27批次,涉及287家企业、就业岗位7100个,发放就业信息宣传资料14万份,在全县联合开展小规模室外专场招聘活动6场次,组织专车将我县首批28名务工人员护送至天津市,将11名务工人员护送至汉中,组织专车包机将35名务工人员护送至新疆乌鲁木齐,实现精准返岗;组织赴南通、海安市企业务工13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3人。2.积极开发本地就业岗位,支持我县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对全县的规上企业、重点项目、城区内所有用人单位进行摸底排查,梳理就业信息,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先后发布本地企业66家企业就业信息、江苏的17家企业就业信息进行宣传发布,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劳动关系。协助认定13家就业帮扶基地、5家社区工厂、1家返乡创业园区,帮助做好人员招聘、员工技能培训提升等服务,充分发挥就业帮扶基地、社区工厂就业载体作用,为劳动力提供就近就地就业机会。扎实开展再就业工作,助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做好《就业创业证》办理、就业失业信息登记、年检工作。共年检《就业创业证》1614人次,办理《就业创业证》223本。线上审核就失业信息832人,对线上失业申请第一时间打电话了解失业具体情况,进行登记统计。并进行跟踪服务,对未就业人员进行就业岗位信息推介,跟踪服务率达到100%。2.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全方位开发公益性岗位。以镇村为重点,在每个村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目前共安置1045人发放补贴576.4万元,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提供就业岗位援助,共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02人。3.开展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通过微信、略阳人社等平台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进行广泛宣传,并对咨询政策的各类人员详细讲解,鼓励用人单位和个人购买社会保险,对符合条件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共受理就业困难社保补贴申请510人。(四)优化创业贷款政策,支持创业带动就业1.实现城乡全覆盖宣传,改变服务方式。印制2022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资料1200余份,走出办公区,进商户,到企业,深入镇、村、田间地头,为办理贷款的人员上门服务;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缩短上会审核、银行批贷周期、时限,第一时间对符合申办条件人员进行贷款发放。2.积极推进创贷信用村建设,有效激发乡村创业就业活力。4月28日、9月1日分别对两河口镇唐家沟村和徐家坪镇徐家坪社区举行了“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授牌仪式,授予唐家沟村、徐家坪社区“创业担保信用村”,为“信用村”8名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共114万元,并申请创业贷款免除担保。(五)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持续做好后续帮扶工作1.常态化开展“进知解”“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干部采取入企入户、微信电话的方式,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走访,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和所忧所困,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就业创业实际困难,能现场办理的现场解决或答复,列出责任清单,并协调落实,做到走、看、问、说、想、做“六到位”。2.真抓实干开展好包村联户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蒿坝村作为我县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2022年确定发展烤烟项目,通过现场考察及座谈,购置三轮车1辆资助1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城镇新增就业188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04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6人。(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620人,其中,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劳务协作转移就业548人;苏陕劳务协作转移就业189人,其中,脱贫人口转移就业185人。(三)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易地搬迁实用技术培训824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287人,苏陕协作培训102人。(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61万元,带动就业人数428人,支持培育市场数113户,建立信用乡村2个。(五)认定就业帮扶基地13家,带动就业449人,返乡创业园区1家带动就业67人,社区工厂5家带动就业209人,落实春节不返乡交通补助1535人76.75万元,一次性求职补贴已拨付9401人470.05万元;(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0%以内,组织并完成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场创客沙龙3期,积极营造良好“双创”氛围,培育优秀“双创”人才,不断提升我县“双创”孵化能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培训人员组织难、监管难。个别人员因增加收入急于暂时就业,不愿花过多时间参加专业培训课时长的技能培训,存在培训学员组织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组织后不能按要求进行脱产学习,影响培训质量,如果培训监管过松,培训效果不能保障。2.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是短板。撤销了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并入镇(办)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工作量大、人手少、兼职多,没有专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人员,导致就业创业工作“上面有头,下面无腿”的局面,就业信息推送到户到人率不高,部分偏远地方就业服务仍存在“死角”,个别就业困难群众未能享受到就业优惠政策带来的实惠。(二)改进措施:1.按照“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动员参训人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培训,真正学到一技之长;努力做到培训与需求,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多形式、多角度开展培训,让每位培训学员学有所成,业有所获;加强培训监管力度。2.持续提升县镇村三级平台建设。全县14镇街设立了25名劳动保障协管员专岗,152个村(社区),各设立1名就业社保信息员,确保由县到镇、到村三级联动机制,扎实保障就业创业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各类稳岗就业政策的落实。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做好就业失业登记,网上失业申请的核实受理,城镇失业人员登记工作;积极配合国调队调查失业率,提供登记失业人员花名册,做好信息互通,控制失业率在4.3%以内;按要求做好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资料、变更人员资料、每月考勤收集和申报补贴人员的比对工作。(二)持续做好就近就地就业与“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工作。针对就业人员的不同需求积极开展供需洽谈会、岗位推介会,通过不同形式就业推荐实现就业者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同时紧密跟进各类培训,确保每一期培训班根据培训专业推荐就业岗位,推动培训就业率不断提升。(三)持续加强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积极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鼓励支持有创业意愿各类人员创业,通过创业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聚焦农村创业者融资难、担保难、创业难的问题,以“贷的出,用得好,收得回”为突破口,建立信用乡村,进一步鼓励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创业者成功创业。(四)充分发挥兜底就业保障作用。对全县无法外出、无业可扶、无稳定收入人员进行公益性岗位安置,通过全国防返贫监测预警信息平台,陕西省脱贫劳动力就业信息监测系统,确保发现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劳动户中未实现稳定就业人员发现一户安置一户,同时对公益性岗位实行县、镇、村三级齐抓共管,确保人岗合一、人卡合一、确保符合上岗条件人员不漏一人,不落一户。(五)持续加强包扶白雀寺镇蒿坝村脱贫巩固及乡村振兴衔接工作,常态化开展干部包联工作及包扶村产业发展,就业增收,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的指导推动,确保扎实完成蒿坝村全年包扶工作任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