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医学、教育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 | |
住所 | 渭南市高新区胜利大街西段科教园区 | |
法定代表人 | 靳华锋 | |
开办资金 | 718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595万元 | 57130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公益 | 从业人数 77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开篇布局,聚焦“双高计划”和“四校联创”奋发有为,统筹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筹划报告如下:一、2022年工作情况(一)人才培养质量有新提升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出台《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设立学校“绚丽之花”百万奖学金,加快构建多层次岗课赛证体系。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3项,省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6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陕西赛区银奖2项、铜奖3项;大学生数学建模陕西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陕西赛区银奖2项、铜奖2项。继续承办全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赛项。(二)高水平专业群有新突破坚持以省级“双高计划”为牵引,着力构建“培育国家级、争创省级、做实校级”高水平专业群发展格局。中医学、护理等2个专业群获批立项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其中中医学专业群为全省高职院校唯一获批的中医类专业群。同步建设学前教育、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电子商务等5个校级专业群。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通过省级验收。获“1+X”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示范单位”“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商用车销售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陕西省优秀成果奖。(三)师资队伍建设有新成效坚持高层次人才引进、多层次全员培训、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职称评审改革等多措并举,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出台《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教职工培训进修管理办法》。获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陕西省“师德标兵”称号1人,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1人,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能手1人;全省全民终身学习工作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1人;第十批渭南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称号2人。(四)教育教学改革有新作为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出台《课堂革命渭职行动实施方案》《“一学院一单位、一专业群一团队、一学生一证书”实施方案》《秦创原“三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获批国家软件著作权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陕西省地方课程地方教材及教辅资源研究课题立项重点课题1项;以陕西高职院校唯一入选文化旅游部扶持项目;入选省科技厅年度科技计划1项,省教育厅年度科研计划3项;获全省高职教育教改研究项目2项、基础教育教改课题1项。(五)推进产教融合有新收获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构建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自主试点单位;全省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渭南皮影文化);全省“构建职业学校质量评价机制”改革试点单位;渭南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挂牌落户;承办全省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班;获批“国培计划”培训项目2个;通过渭南市15个工种职业技能认定资格;承办渭南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六)深化依法治校有新举措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依法治校,努力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以创建“双高计划”和“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四校联创目标凝聚力量。出台《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优化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组成,实施《绩效考核改革办法》《招标采购监督办法》《公有住房管理办法》。健全书记和院长决策议题事前交叉审核、班子周例会、院部月度会、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制度,干部队伍精神风貌发生良好变化,党委行政决策部署更加有效落实。面向17个省份招生计划完成率99.9%,实际报到率93.04%,创实施高职教育以来最好成绩;毕业生去向落实率89.0%,困难群体毕业去向落实率91.8%。二、社会效益成为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渭南皮影文化)。承担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建设重点任务。着力把“双百工程”、驻村帮扶做实做细、做出特色亮点。派出医护专业教师驰援渭南疫情防控,研制中药支持在渭高校师生抗疫。承办渭南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获批全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2个;全省高校团建“标杆院系”2个,“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组织奖;陕西高校心理育人、抗疫心理援助先进理事单位;“陕西高校新闻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网络思政教育专项课题2项。全省内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改革发展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市域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核心专业课教师严重匮乏,需更新理念,加大核心专业课教师的招聘力度。(二)办学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改革。学校严格按照市属行政部门和一般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体制机制与高等院校办学规律不相一致。需积极探索体制机制转化,用适合高校的体制机制来办好高校。(三)渭南市图书馆交接与市中医医院(附属医院)工作还需进一步推进。下一步计划加大与市政府的沟通协商,积极推进市图书馆移交和附属医院建设工作。(四)“双高计划”项目经费还需进一步筹措。需要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落实“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专项补助资金,并从2023年起,将专项资金3000万元列入年度预算。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用好渭华起义、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打造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教育实践的特色品牌。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各项任务的落实。二是以加快推进“双高计划”为牵引,以创建文明、智慧、平安、绿色校园为支撑,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根本途径,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保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围绕渭南打造中国职教名城的规划目标,发挥龙头作用,加强渭南职教集团建设,办好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深化区域中高职贯通培养体制机制,打造特色品牌,构建渭南现代职业教育新格局。四是紧扣渭南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规划目标,对接区域产业需求,优化学校专业建设,大力培养适用人才;全面“走出去”,服务县区乡村振兴;积极投入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