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市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渭南市人力资源市场)
渭南市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渭南市人力资源市场)
发布时间:
2023-05-06 16:02
单位名称
渭南市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渭南市人力资源市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会各类流动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档案保管、人事和社保代理、人力资源交流、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就业创业指导、就业见习、创业服务等。
住所
渭南市车雷街69号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东配楼二层
法定代表人
马会斌
开办资金
25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3.6万元
442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中心在市人社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一是加快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二是加强对档案室的管理。三是做好返回我市大学生档案的分流工作。2、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二是认真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帮扶工作。三是扎实开展青年见习工作。3、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代理工作。二、社会效益情况。1、目前档案室共存放实体档案51203份,无实体档案的个体人员13017份。今年新接收档案388份,提档420份;协助入学、入伍、入职政审38人次,出具政审材料42份;为存档人员查询并复印入党材料等131余人次,为退伍军人复印材料364人次,协助提审退休人员档案和特殊工种入库档案1208份;办理机要邮寄档案346份;为离职人员办理《创业就业登记证》210余本,接受各项咨询和档案查询1600余人次。2、今年以来我们共组织开展招聘会23场,其中网络招聘会11场,现场招聘会9场,网络直播带岗3场。共计参会单位2044家,提供就业岗位9244个,需求人数52090人,累计入场求职340411人,经洽谈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9045人;全市实名制登记人数14369人,其中离校已就业人数4789,离校未就业人数9478,跟踪服务后实现就业人数5927人;共开展了5批大学生见习工作,认定见习单位552家,征集见习岗位5699个,组织见习人员上岗1512人。3、今年以来共受理医保缴费3711人,办理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申请335人,申请退休缴纳医保登记584人,医保新参保登记17人;受理特殊工种入库登记763人,完成审核48人;办理首次社保补贴登记225人、以前年度社保补贴申请273人;受理退休申请1091人、初审档案1009份、已公示282人,退休人员进度查询37291次;向12345热线回复求助97人;审核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86人;审核一次性伤亡抚恤金76人;接受电话咨询8927多次,接待办事群众1126人次。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还需加强。二是实名制登记系统中一部分毕业生信息不准确,联系不上本人。改进措施:按照全省安排部署,加快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及联网通办工作;指导各县人才中心在毕业生回渭报到之际,在实名登记系统录入毕业生个人信息,并及时对失业登记人员和求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跟踪服务。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搭建好就业招聘平台,根据全省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安排部署,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2、创新服务方法,继续优化“渭南市公就中心代理服务”微信公众号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实现灵活就业人员办理退休、养老、医保等业务的线上办理工作;3、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好我市青年见习工作。通过本辖区的各类媒体,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就业见习政策,简化认定程序,扩大见习单位规模;4、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和就业跟踪服务工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我市各类重点求职群体实现就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