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5-06 15:56
单位名称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管委会机关办公提供保障服务。对管委会日常、督察督办、法制、应急等工作进行落实;衔接市级业务部门。
住所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大道3号
法定代表人 冯剑南
开办资金 184.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49.62万元 9336.3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办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0年12月我办进行了法人证的变更登记,由马俊玲变更为冯剑南。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经开区党政办公室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从提升办文办会办事工作效能入手,强化服务意识,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制度机制,使办公室参谋辅助中心、协调运转中枢、服务保障管家的作用充分发挥,确保了党工委管委会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是办文办会规范细致。公文运转做到日清月结、行动至上、精准高效、认真抓好会务统筹,精心组织各类会议及时反馈。二是以文辅政加强信息宣传。准确把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紧贴主要领导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谋大事,把方向,做调研。坚持日报制度,突出党政公务,结合经开实际,及时、准确上报各类信息。三是督查督办成效显著。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局,以狠抓中省市主要领导批示件落实为首要任务、以12345快速响应平台工作为重点内容,将疫情防控、“十项重点工作”、中省环保督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文明城市创建、环境热线等工作贯穿始终。四是深化改革富有成效,法治建设稳步迈进。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市改革会议精神,研究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改革举措落实;印发《经开区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法治政府建设8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五是服务保障全力到位。完成创建指挥部下达的相关创文工作任务,营造了良好的机关工作环境。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支出,坚持精打细算,厉行勤俭节约,确保了机关的正常运转。六是乡村振兴有效推进。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通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一步规范了党组织活动场所,建强了村党组织;联系走访群众,推动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参与便民利民服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七是疫情防控有序有效。面对8.17、9.1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政办闻令而动,积极响应,把初心使命、忠诚担当转化为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的实际行动,将全办力量整合为文电办理、信息报送、文稿服务、会议组织、督战督导、后勤保障、联络协调等战斗队,上传下达、协调联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服务保障了党工委、管委会工作安全高效运转。取得社会、经济效益办文办会方面:截止10月9日,共收文1934件,市委来文421件,市政府来文1337件,督查文件19件,新冠肺炎专题文件157件。撰写印发党政联席会会议纪要8篇。组织各类会议226次。牵头组织协调省市主要领导来区调研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活动、筹备省市领导检查调研、考察洽谈等各类活动90余次;先后起草2021年年鉴、2022年工作要点、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设想报告等各类文稿240余篇,审核印发各类公文206份,有效服务了区内重点工作开展。进一步加强档案改革和管理,共接收文书档案973盒10367件(其中车改类19和255件,督查类16盒65件,法制类10盒23件,疫情防控类68盒947件,党史学习类46盒431件)。完成了2021年度文书档案、脱贫攻坚及疫情防控档案的整理和接收任务,为党工委管委会科学决策、工作推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谋服务;以文辅政加强信息宣传上报信息400余条,上级累计采编经开区各类信息200余条,报送重大紧急信息4条;全年网络平台工单共接收各类工单1844件,按时上报率100%,满意率93.85%;完成“12345”周摘报47期、月通报10期、季考核3期;督查督办:领导批示督办单47件;共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6次,制定出台《渭南经开区党工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区党工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22年督察评估计划》《任务分工方案》等12个改革文件,全年已开展督察考核3次,确保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提炼上报改革典型经验70余篇,5篇被陕西日报刊载,20篇被市委改革办采用在全市宣传报道;年初确定的9大类16项改革事项,其中一项改革事项被评为“渭南市2021年优秀改革创新案例”在全市推广,两项改革事项作为2022年全市“小切口”改革事项在全市推广;深化改革、法治建设:完成区级《第一批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公示。2022年,围绕项目投资、征地拆迁、行政执法三个方向选聘6名律师及法学专家、2个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涉法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的通知》,使涉法性文件的审查工作趋于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完成多个执法部门执法证件的申领和换证审核工作,执法人员信息均已录入陕西省证件管理系统。邀请渭南师范学院段晓梅教授对全区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及执法风险防范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服务保障: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办公大楼修缮、空调暖风改造等工程,改善食堂饭菜质量。完善安全保卫、卫生保洁等制度,定期检修机关大院水、电、讯等设施设备;乡村振兴:积极发展产业,争取30万元为气调库新建成大棚,帮助葡萄种植户联系农资信贷等业务,采用“平台基地直采+直播带货”等方式对接销售渠道,推进强村富民;积极筹资,在村道两侧新栽绿植50余株,修缮路灯14盏,完成了4000米灌溉渠清淤,完善了活动广场。去年,党政办公室联系的布王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疫情防控:加强重点区域的防控布控任务,强化了对管委会机关出入人员的管理,形成“人防、物防、技防”三合一的疫情防控体系,配合其他防疫部门将党工委、管委会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办文办会规范需要提升。整改措施:优化公文办理流程,坚持“准确、及时、安全、保密”的原则,确保“文经我办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认真做好会议方案的制订、会议通知、会场服务等工作,做到严谨办会、勤俭办会、高效办会。二是以文辅政、文稿起草需要精益求精。整改措施: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学懂中深化、弄懂中消化、做实中转化,积极跟进新时代发展理念思路和语言风格,注重“短实新”,努力使文稿的内容体现思想性、观点体现权威性、逻辑体现严密性,语言体现鲜活性,确保公文的政策性、严肃性、准确性,更好服务全区工作。三是督察督办、调查研究务需要突破。整改措施:转变督查工作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始终把调研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为领导决策和决策实施的服务上,提高调研针对性,以全区重点工作定方向,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力求多想点子、多出思路、多出精品;紧盯党工委、管委会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坚决动真碰硬,一督到底,按照时间节点加强跟踪督办反馈,切实做到“批必查、查必清、清必办、办必果”。用好“12345”快速响应平台,谋划探索全域“网格化”管理新模式,落实各级社会治理责任,构建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运转灵活的社会治理体系。充分运用督查通报、督查约谈、督查专报等制度措施,提高督查效能,抓好督查落实,推动督查工作迈上新台阶。四是法治建设深化改革力度不够。整改措施:全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加快改革成果转化为工作效能。全面加强依法治区工作,发挥好法律顾问作用,坚持法治事前审核,切实把行政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抓好国家安全、机要保密等工作。五是服务主动性需提高、并提升细致性。整改措施:规范提升机关服务管理水平,注重日常事务服务向服务发展大局转变,工作方式从被动应付向自觉思考创造性开展工作转变,准确把握政策界限,积极协调调动各方面力量,为领导、部门和群众搞好服务。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办公室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的中心工作,创新工作思路,深化问题导向,强化承上启下、协调服务工作职能,对未来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用新时代的美好蓝图激励干部阔步向前,为推动北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更加规范、精细、高效、优质的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