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6 15:33
单位名称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引进推广粮菜果畜渔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全市作物栽培、土壤改良、旱作节水、植物保护检疫、农村能源、生态农业、农业机械、畜牧渔业等技术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农作物病虫草害、苗情、旱情、墒情的监测预报,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等。
住所 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60号
法定代表人 杨小强
开办资金 495.2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2.3万元 327.1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5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市局的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市农技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主要开展业务情况(一)突出稳产增产,扎实开展“三大农技行动”。主要做好:一是抗灾强管夺夏粮丰产行动。开展抗灾强管、科技壮苗、促弱转壮、镇压防冻、趁墒追肥、虫口夺粮、一喷三防系列活动。二是以秋补夏促秋粮高产行动。建立玉米增密度核心示范区,建立全省第一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千亩示范方。三是科技赋能助产业提质增效行动。用项目强化“五新”示范,促进“六良”配套,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二)突出绿色生产,加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主要做好:一是精准施策,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减肥增效“三新”技术示范样板。二是科学防控,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控害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配套技术。三是循环利用,加快农业固废处理。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提升改造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三)突出生态安全,全力做好“四个普查”。主要做好:一是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二是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三是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四是畜禽种质资源普查。(四)突出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技术推广模式。主要做好:一是数字服务,拓宽技术推广渠道。开设“渭农技兴渭农”渭南农技微课堂。二是科学指导,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三是试验示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集成以“三减一增”为核心的高效栽培技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粮食安全保卫战成效显著。面对去年强秋淋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创新实施无人机飞播小麦试验,建立全省第一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点,指导开展系列活动,全市小麦平均单产350.9公斤,较去年提高29.3公斤。(二)开展绿色高产高效集成示范创建行动,实施“5335”复合集成生产技术模式,建立玉米增密度核心示范区34.31万亩。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千亩基地,示范大豆品种13个、玉米品种5个,推广种植模式3个,玉米平均亩产518.9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30.7公斤,指导完成全市4万亩种植任务。(三)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100个,实施测土配方施肥913.65万亩,技术覆盖率96%以上,肥料利用率42.3%以上。建立9.6万亩减肥增效“三新”技术示范样板,粮食作物化肥用量减少5%-10%,经济作物化肥用量减少10%-30%。(四)设立病虫系统监测点86个,建立绿色防控及化学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71个,示范面积41.97万亩,推广应用584.7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1.2%;农药减量控害防治812.9万亩,化学农药使用较上年减少1.06%;建立应急统防统治示范区81个,应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机械480多台套,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50.4%。(五)建立省级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24个、市级监测点75个,农膜回收利用1.76万吨,利用率提高至86.8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45万吨,利用率达95.09%。(六)示范并大面积推广“5335”“3335”技术,示范田平均增产10%和12%以上,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主持编制陕西省地方标准2项、渭南市地方标准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三、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现有推广队伍年龄普遍偏大,对新知识新技术掌握能力较差、知识更新较慢,较难适应新形势下农技推广工作需要,亟待补充年轻力量。改进措施:完善在岗教育,单位内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研讨交流,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单位之间的交流,增加外出学习机会和对外交流机会,以及通过“老带新”“传帮带”,带出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中坚力量。四、2023年工作打算2023年,我们将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服务效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围绕主导产业,抓好生产技术指导。(二)围绕关键农事,抓好统计监测分析。(三)围绕项目建设,抓好技术集成应用。(四)围绕经营主体,抓好推广机制创新。(五)围绕全局性工作,抓好普查“后半篇文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陕西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评为全省农业土肥和农保能源先进单位;获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