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渭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3-05-06 11:46
单位名称 渭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提供综合性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协调市域间经济研究交流与合作,起草政府重大文稿,编辑出版《渭南经济》。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车雷街69号渭南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主楼六楼607室
法定代表人 白宝虎
开办资金 37.3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74万元 14.1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从今年《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及市上“十项重点工作”中,筛选出137个重点课题,起草印发了《2022年全市政府系统重点调研课题的通知》,对市政府领导、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门的调研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我们联合市委政研室,在全市范围内征集2021年度县处级调研报告,开展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征集调研报告202篇,并从中筛选56篇优秀调研报告,参加全省优秀调研报告评选。2.协助市政府及市政府领导完成了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抽调精兵强将,参与了市政府牵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小组,牵头组织开展了前期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较好完成了起草撰写工作。按照新一届市政府班子的要求,牵头对《市政府工作规则》进行修订,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议的讨论审定,并下发执行。协助市政府主要领导完成了《全力做好新时代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文章》《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加快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聚力做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五主”文章》4篇文稿,其中,《全力做好新时代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文章》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在《陕西工作交流》第9期刊登;《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加快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在省政府《陕西经济研究》第2期刊载;针对我市建筑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助市政府领导完成了《关于我市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建议》的调研报告。3.紧紧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压责任、分课题的办法,集中精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关于富阎产业合作园区体制机制问题的调研报告》《如何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建好“乡村特色旅游板块”?》《对“六稳“六保”形势下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与思考》《建设渭南“黄河金三角区域数字经济中心”的路径研究》《提升渭南苹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从衡阳、德州模式看渭南市县融资平台如何转型升级》等10余篇调研报告,其中省级刊物发表6篇。我室起草的《扭住重点寻求突破,推动园区提档升级》调研报告,荣获2021年度全省党政领导干部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起草的《提升“西渭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调研报告荣获渭南市2021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出刊《调查研究》10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许多决策建议4.按照“超前研究、服务决策、交流经验、指导工作”的办刊宗旨,我们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意识形态的要求,对“两刊”的编审建立了规范性的制度。我们针对中省市重大决策、重要会议的贯彻执行,建立了重要节点常态化约稿制度,先后就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市县(市、区)人代会提出的思路举措,进行了3次集中性约稿,及时反映各县(市、区)的规划部署,以期交流借鉴。我们根据重要节点、重要时段,经常性策划设置新栏目,先后增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产业动态”“决策参考”等栏目,深入解读中省有关重大政策趋向,帮助基层及时掌握信息。我们举办了《渭南经济》通讯员培训班,加强了上下左右沟通。我们严把稿件的政治关、质量关,高质量完成《渭南经济》《渭南市人民政府公报》的编辑、排版、印发工作。全年编辑《渭南经济》12期,刊登稿件150余篇,50余万字,发送3.3万余册。全年编辑《渭南市人政府研究室公报》6期,赠阅2.28万册,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好评。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全室调研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我们始终把搞好调查研究作为立室之本,紧紧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压责任、分课题的办法,集中精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关于富阎产业合作园区体制机制问题的调研报告》《如何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建好“乡村特色旅游板块”?》《对“六稳“六保”形势下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与思考》《建设渭南“黄河金三角区域数字经济中心”的路径研究》《提升渭南苹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从衡阳、德州模式看渭南市县融资平台如何转型升级》等10余篇调研报告,其中省级刊物发表6篇。我室起草的《扭住重点寻求突破,推动园区提档升级》调研报告,荣获2021年度全省党政领导干部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起草的《提升“西渭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调研报告荣获渭南市2021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出刊《调查研究》10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许多决策建议2.按照“超前研究、服务决策、交流经验、指导工作”的办刊宗旨,我们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意识形态的要求,对“两刊”的编审建立了规范性的制度。我们针对中省市重大决策、重要会议的贯彻执行,建立了重要节点常态化约稿制度,先后就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市县(市、区)人代会提出的思路举措,进行了3次集中性约稿,及时反映各县(市、区)的规划部署,以期交流借鉴。我们根据重要节点、重要时段,经常性策划设置新栏目,先后增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产业动态”“决策参考”等栏目,深入解读中省有关重大政策趋向,帮助基层及时掌握信息。我们举办了《渭南经济》通讯员培训班,加强了上下左右沟通。我们严把稿件的政治关、质量关,高质量完成《渭南经济》《渭南市人民政府公报》的编辑、排版、印发工作。全年编辑《渭南经济》12期,刊登稿件150余篇,50余万字,发送3.3万余册。全年编辑《渭南市人政府研究室公报》6期,赠阅2.28万册,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好评。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22年,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调研的方式方法创新不够,有的调研不够扎实深入,理论和业务学习亟待加强.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打造忠诚部门上做实见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政治素养,增强政治自觉、提升政治能力,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实到课题调研中。二是进一步强化业务能力,在打造有为部门上做实见效。围绕市政府重点工作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工作关注,继续坚持材料分析制度,全年开展调研报告分析会8次以上,不断提高干部写作能力,持续提升调查研究质量,全面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2023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积极参与市政府重要文稿起草工作。主动对接市政府领导,根据市政府领导安排,协助完成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2.坚持材料分析交流制度,在努力提高调查研究工作水平。继续坚持材料分析交流制度,全年开展调研报告分析8次以上,不断提高干部的写作能力。根据领导关注、部门关心、社会关切的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与市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专题性调研。全年完成调研报告10篇,出刊《调查研究》10期,在省级刊物登载5篇以上,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加强对县(市、区)政府研究室的指导,向县(市、区)政府研究室安排重大调研课题,组织实施全市政府系统重大课题调查研究活动,举办1-2次调查研究工作培训班,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工作水平。3.高质量编辑发行《渭南经济》,创建省内一流刊物。按照“超前研究,服务决策,交流经验,指导工作”的办刊宗旨,以争创省内一流刊物为目标,建立以县(市、区)政府办、县(市、区)政府研究室和市政府有关部门为主体的通讯员队伍,建立常态化约稿制度,严把稿件质量,高质量完成《渭南经济》12期的编辑、排版、印发工作。4.做好《渭南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发行。及时、准确、集中整理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政府信息,为推进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等方面提供了一个权威、规范、便民的政务公开平台。全年编发《公报》6期。5.认真做好全国和省市“两会”建议和提案的征集工作。总结几年来征集市政府系统建议和提案的经验,继续做好在陕全国人大代表和驻陕全国政协委员征集建议提案工作,以及省人代会、省政协征集意见建议和提案工作。积极参与和完成市政府重要文稿起草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积极参与市政府有关领导安排的重要文稿起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