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渭南市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6 11:14
单位名称 渭南市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政府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保障。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等文件进行评审。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车雷大街69号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主楼1220室
法定代表人 王金平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35万元 7.6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项目评审工作情况2022年政策性、合规性审查申报中省预算内资金投资项目172个,协助争取中央资金19.5亿元,目前项目基本开工建设;协助审查评审申报政府专项债项目98个,争取项目债券资金62.6亿元,目前资金陆续到位;适宜性、可行性审查苏陕协作项目56个,总投资1.35亿元,目前项目全部完工;参与编审各类规划、实施方案或实施办法等4个,分别为:《渭南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渭南市能源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渭南市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措施》和《渭南市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改革创新方面,主要利用政府投资项目在线平台进行申报前的“不见面”初步审查。在队伍建设方面,先后组织5人进行业务培训和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极大地提高了评审质量。二、项目评审社会效益对项目评审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合理化建议,即时反馈至项目单位和业务科室,从而减少项目决策的盲目性。同时对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项目评审提前介入,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跟踪服务,重点解决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顽症,努力提高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评审促进“落实建设条件、贯彻政策法规、优化建设方案、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对发现问题举一反三归类总结,促使由原先单一的项目评审向项目评审与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极大地提高了项目评审效率和质量。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受机构改革和部分职能划转影响,项目评审职能得不到进一步发挥。二是评审力量不足,评审任务与评审力量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技术人员专业结构不全面,影响了评审任务的及时完成。四是中心的软硬件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开展正常工作的必要设备、设施还待补充完善。整改措施:一是以发挥投资评审应有职能为导向,强化业务服务技术,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和学习,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积极争取市发改委支持,进一步增强业务硬件,为业务服务提供保障;四是加快转变评审方式,主动与财政、行政审批等部门的合作,探索分工合作评审模式,努力提高评审的有效性。五是适时利用大数据进行投资分析,为投资引导提供支撑。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继续加强评审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内部微课堂交流、邀请专家辅导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请进来教技巧、派出去学经验,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二)完善投资项目评审制度。将有计划、有侧重地安排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增强评审服务的主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特别对投资额度较大、关系重大民生、影响区域发展的项目全过程跟踪,提高项目评审的精度和质量。(三)提升投资项目评审效能。依托“政府投资项目在线平台”和“重大建设项目库”实现关键要素共享,积极探索“互联网+评审”的新模式,使项目评审中的各类资料的输、共享及委托信息查询更加便捷,努力促进评审效率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