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初级中学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3-05-05 17:29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初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草堰村
法定代表人 甘进波
开办资金 82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0.75万元 2501.19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初级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5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6月30日办理单位名称变更登记,由原汉中市南郑区草堰初级中学变更为汉中市南郑区汉山初级中学,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一是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二是严格落实零收费政策,认真执行精准资助和“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学生优惠政策因享尽享。三是落实素质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要求,坚持科学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除期中期末考试以外,坚决取消其他一切测试,不以学科成绩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严格执行五项管理制度:①作业管理,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严控作业总量。②睡眠管理,坚决执行中学生到校时间不早于8:00,每天睡眠不少于9小时的作息安排,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阳光体育1小时”“每天两次大课间活动”。③手机管理,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做好暂扣管理和违纪处理。④读物管理,向学生推荐必读课外书目,加强园课外读物的正确引导和管理。⑤体质管理,全面落实了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次的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和体育家庭作业制度。(二)狠抓毕业班工作。一是优化师资配备。二是强化领导包联责任。三是抢抓时间,扎实做好日常教学。四是坚持落实好目标激励机制,通过修订完善毕业班奖励办法,极大调动了毕业班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三)线上教学彰显责任与担当。本年度疫情反复影响教学工作线上线下反复切换,全年共经历了3次时间较长的线上教学,全体老师精心筹备课程并制作课件,优化了线上课堂。老师们的劳动得到了家长、学生和上级的认可与肯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通过师生一致努力,我校以中考为代表的教学质量连续多年位列全区前茅,我校2022届中考成绩再创新高,勇夺全区28所初中学校第7名的好成绩,相当于同级同类学校最前列,因此我校被评为“汉中市2022年教育发展优秀学校”。本年度我校把握中心城区项目建设的大好机遇,学校办学条件方面飞速改变。政府为我校投资0.8亿元资金,新建教学楼3660平方米,教学综合楼3000平方米,餐厅宿舍楼3080平方米,配置有智慧黑板的教室24间,新增师生电脑近200台,拥有目前最先进高端设备的实验室和部室一应俱全。上半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及政策的支持下,在施工单位的严密组织下,倒排工期,风雨兼程,六月底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下半年,我校完成了建筑垃圾清运、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水电设施完善改造、各类部室规划与搬迁、校园文化设计与安装等多项工程,使校园多年来陈旧的校舍面貌得以彻底改变,在本年度秋季新生招录过程中呈现明显效果,本级新生较之以往大幅增员,并且生源质量有一定提高,3年内可办成全区公办学校中规模最大的优质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还需要再加强。(2)硬件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部室的的规章制度的制定还不完善,部室设备的使用还需要规范。(3)生源数本年有所增加,但未来学校发展同样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4)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欺凌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压力巨大。2、改进措施(1)加大制度建设,加强学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2)学校硬件水平和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后期加大部室管理员的培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部室的使用;(3)加大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生到我校就读;从学校整体发展定位、规划建设、内部管理、教师专业成长、质量再提升、特色积淀等方面确定目标和方向并提出具体的措施。(4)加强学生日常安全教育,做好每周一次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的清缴,加大学生交通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做到家校互助共同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要求各班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校园防欺凌的防范。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实施教育改革措施,树立创新的意识。在管理上提高精细化程度、在教学上聚焦课程课堂、在教研上突出教材、教法研讨,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再提升,实现质量吸引目标、逆流而上保持学校健康发展态势。2、着力打造好“第二课堂”,发挥艺术学科和特色社团活动的作用,开好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课程,切实贯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3、充分发挥我校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专业成长规划意识,以能力促成绩,为教学质量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提供有力保障,以点点滴滴教学技能方法的研讨和尝试,汇集成我校进一步质量提升工程的巨大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