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塞区> 延安市安塞区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延安市安塞区水政监察大队)

延安市安塞区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延安市安塞区水政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5-05 15:13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延安市安塞区水政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保护和发展水资源提供服务。水资源保护;河流、水库水质监督管理;水域纳污能力审定;水资源费征收;计划用水和管理。
住所 延安市安塞区一道街前街水利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高峰
开办资金 4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安塞区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万元 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水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思想修养,促进两支队伍建设。取得工作成果一是严格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管控红线把控,2022年全区用水总量为1700万立方米,占控制指标2424万立方米的70.13%,GDP总量为137.42亿元,万元GDP用水量为12.37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8.24%,工业用水642万立方米,工业增加值为74.2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8.64立方米,较2021年下降8.9%;二是全面推进全国用水专项整治提升整改工作,按时完成114个农村饮水安全、50个农业灌溉取水项目取水审批问题和19其他类型取水问题认定和整改,累计发放取水许可证151个;三是持续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工作落实,积极推进节水标准定额应用和计划用水管理,强力推进工业节水措施落实。建成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1个。国家节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四是严格执法强监管,大力开展乱采盗采地下水和违规取水专项整治行动,先后累计发放责令停止违法通知书、现场询问笔录40余份,查出非法采用地下取水口33处,其中依法关停16家,已办理取水许可证11个,水法律法规权威进一步彰显;五是按期完成143个存量电子证照转换和8个油气、风电企业取水许可证照到期延续工作;六是强化水资源有偿使用,全力确保水资源税按期足额缴纳,2022年各类企业缴纳水资源税(税务未报送)万元。具体举措(一)扎实推进工业企业取用水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为了全面查清我区油气资源开发和能源化工等工业企业取用水情况,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整顿和规范取用水秩序,我办于2022年4月18日至5月18日对全区已办理取水许可证的43家工业企业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通过深入检查,正常运行36家,停用7家。检查发现多数工业企业用水户均能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取水,有4家企业存在计量设施运行异常问题,检查组现场下达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截止5月7日,4家企业在检查组的监督下,完成计量设施更换校核和水资源税补缴,完成了整改工作。(二)扎实推进地下水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延安市水务局关于在全市开展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延市水发〔2022〕120号)文件要求,我们在全区工矿企业用水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再次对全区地下水取用水户取用水情况进行检查。分别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18眼取水方式与审批不符、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6处水源井未安装计量设施、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延安分公司、陕西中苑燃气有限公司非法取水等问题进行查处,要求限期整改。关停城区公共管网覆盖范围内商用自备水源井6眼。(三)扎实推进地下水常态化登记工作。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地下水取水工程常态化登记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为全面掌握我区2019-2021年度地下水取水工程增减变化情况,自4月份以来,通过广泛宣传、用水户填表申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复核等程序,准确登记了全区2019-2021年度地下水取水工程的新增、报废、停用等状况。核查工作正式开展后,经各方工作人员协调配合,截止6月10日前,全区地下水取水工程核查登记工作已全部完成。2019-2021年度全区累计新增各类地下水取水工程1672眼,其中大口井(管井)143眼,规模以下机电井38眼,注水井1491眼。封废各类地下水取水工程172眼,其中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128眼,注水井44眼。现正常运行的地下水取水工程6511眼,其中大口井(管井)826眼,规模以下机电井1559眼,注水井4126眼。(四)扎实推进名录库补充完善工作。为落实水利部用水统计调查阶段推进视频会会议精神,根据《全国用水统计调查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我办将已办理取水许可证的163户取用水户纳入名录库,实现名录库对取水许可管理用水户的全覆盖。根据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数据,定期更新完善入库名录取水许可证编号、许可水量等相关信息,进一步维护更新统计调查对象数据,完善名录信息。根据专项整治、取水许可审批、发证等取用水管理工作进展,及时更新辖区内取水单位新增、变更、注销等信息。(五)扎实推进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区水资源总量,提高水资源“双控”能力与水平,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同安塞高质量发展相匹配,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办及时启动《安塞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目前,编制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在年底完成规划评审和报批工作。(六)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达标巩固提升工作。以狠抓节水载体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达标巩固提升工作。争取上级专项投资40万元,高质量推进砖窑湾镇中小学节水型校园创建工作,按时完成市级下达节水型公共机构创建任务。及时启动安塞区水务局机关节水改造项目,完成节水型机关创建工作任务。(七)扎实推进水法律法规的宣传等工作。以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导,深入宣传水法律法规、治水新思路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的法治观念,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扎实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发送公益宣传短信等方式向市民宣传水知识,普及节水常识。利用监督检查、专项整治、水行政执法巡查对各取用水户讲解水法律法规,规范取用水秩序。三、取得的主要成效(一)、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广泛宣传,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水法规意识,节约水、关心水、保护水的良好社会风气基本形成。(二)、严格控制工业区地下水取水总量与审批,强化用水监控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三)、层层落实水利钻井市场管理责任,严格禁止取用地下水,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四、目前单位存在的问题是:(一)宣传工作还需持续发力。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水法规意识淡薄,对依法依规取水认识不足。(二)执法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工作经费紧张、执法装备缺失等多种因素,导致水行政执法工作滞后。(三)地下水监测设施严重短缺。地下水开采量大,保护难度大。监测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站点数量少,县级监测点处于空白状态,无法准确掌握全区地下水变化基本情况。。五、整改措施(一)提高水资源管理意识水资源管理领导人员应该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在日常的工作之中,将水资源的管理工作放在关键和核心的位置之上。此外,由于我国同基层水资源管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文件比较的多,也很复杂,因此在通常的情况下,水资源管理人员往往具备了比较强的管理能力,在多年的管理工作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对于相关法律的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上述的情况,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基层水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他们的水资源管理意识。(二)促进水资源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要想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切实地提高水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那么首先就需要进行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的引进,还要将管理人员的福利加以适当的提高,这样就可以将优秀的人才吸引进来。此外,还要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培训,促进他们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由于当前很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人员都是当地的居民,因此在专业知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来开展培训,注重对水资源管理人员敬业精神的培养,从而促进基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三)加大节水的宣传力度水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就是广大的居民,因此如果居民支持水资源的管理工作,那么就可以使得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广大的居民对节约用水还不是十分的了解,节水的意识也比较的薄弱,因此水行政部门应该加大节水的宣传力度,充分的利用现代的媒介,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来对节约用水的相关理念进行宣传,最大限度地支持基层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使得我国的广大居民能够通过宣传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给予支持。六、下一步工作计划进一步细化分解国家节水行动及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任务。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促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细化分解国家节水行动及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任务,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逐步建立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进一步规范水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加大对《水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以《陕西省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工作指标体系》为依据,着重从执法程序、执法案卷、行政裁量、文明执法、现场释法、案中普法、案后说理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支业务精熟、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水政执法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