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人民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依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执业许可范围开展业务;医疗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医疗培训、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嘉岭路23号 | |
法定代表人 | 田瑞 | |
开办资金 | 348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345万元 | 69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人民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院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医护质量效能不断提升。一是增强医联体协助紧密度。按照《延安第二医疗集团组建方案》文件精神,医院拟定帮扶计划,积极与总院协调,初步达成帮扶计划。总院派驻肾内科主任医师安文军帮扶医院开展血液透析诊疗技术服务,血液透析室于9月23日运行以来累计开展血液透析69人次,血液滤过4人次,血液灌流8人次。并分别派出血液透析、儿科医师、护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到总院进修学习。二是完善医共体建设。我院与姚店中心卫生院分院组建“医疗联合共同体”,总院派出内科和妇产科专家在分院开展坐诊、业务查房、病例讨论、业务培训等工作,有效提高基层服务能力,通过医共体协作,姚店卫生院开展了妇产科专业,内科医疗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三是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今年西安市红会医院派驻两批共12名专家支援我院,主要以骨外科专业为主,对我院业务水平和技能进行指导,并指导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医疗管理水平。2022年全年共引进25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定向招聘8名,医院自聘人员17名,选送14名业务骨干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其中包括研究生2名,规培生1名,进一步增强医院发展后劲。四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提高职工待遇,稳定人才梯队,通过前期对聘用人员工资、绩效测算,在全市各大医院中率先解决临聘人员养老保险问题,年投入228万元为临聘人员缴纳养老保险金,化解了多年困扰职工的焦点难题。同时,调整了临床一线科室绩效奖励提取基础比例增长0.5-1%,稳定了人才队伍,解决了临聘人员的后顾之忧。五是加强医疗安全和临床路径管理。开展风险教育,落实患者知情同意权和风险告知制度,避免医患纠纷发生。全年组织业务培训16次,其中邀请延大附院和市医院著名专家来院授课7次,分别从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脑卒中、急性胸痛、慢阻肺治疗最新进展、合理用药、影像学临床应用等急诊急救及基础知识进行强化培训。强化病历书写质量检查,全年检查出院病历6065份,甲级病历6059份,丙级病历5份,乙级病历1份,出院病历甲级率99.92%,通报病历书写质量问题43次,下发了整改通知31份。全年出院6605人,符合临床路径2040例,按临床路管理1503例,完成临床路径1399例,退出104例,完成率68.5%,按临床路径管理占出院人数21.1%。六是加强感染控制管理。加强院感防控培训及考核,全年组织院内工作人员业务培训13次,参与人数累计700余人次,涉及医务人员、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每一个部门,极大地提高了全院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每季度对各重点部门的环境微生物进行监测,有效保障各项诊疗活动的安全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作用,将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写入医院章程,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等14项制度纳入党委决策范畴。积极参与风险人群定点医院及方舱医院建设,设计流程布局并参与改造,制定各项院感防控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加强管理,继续优化服务措施促进业务发展。一是巡回医疗促发展。在“白求恩医疗服务队”的基础上,开展“巡回医疗+”的服务模式,医院组建了由内、外、妇、中医、康复等86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13支巡回医疗服务队,同时与姚店中心卫生院建立医共体服务模式,与万花、蟠龙、临镇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巡回医疗服务模式,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开展基层优质医疗服务活动。另外组建了体检义诊组,分别为河庄坪、枣园裴庄、万花佛道坪、甘谷驿等村组居民免费体检、义诊和健康宣传活动。全年累计派出107名医务人员,下乡169次,累计服务群众8954人次,开展科普宣讲89次,利用集市时间开展义诊68次,心电图检查956人、B超检查105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350份。二是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继续设立“一站式”结算窗口,对宝塔区贫困户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出院时医保一站式结算。按照大病专项救治工作要求,医院开展30个病种大病专项救治,全年共救治大病患者186人,住院时按照临床路径进行管理,出院后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建立1人1档,及时向各乡镇卫生院推送救治信息,主管医师开展后续随访服务,转慢病后推送乡镇卫生院管理。同时承担三级医院大病专项救治患者的随访服务、建立档案和转慢病推送工作,全年累计服务上级医院下转大病患者42例。三是优化体检服务模式,努力拓宽服务区域。2022年体检业务再创新高,全年业务757万元,同比增加91万元,累计服务41531人次,其中招生、入学、高考体检12212人次,残疾鉴定体检472人次,驾驶员体检3314人次,兵役体检646人次,招工以及其它3075人次,下乡体检856人次,单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3884人并建立健全健康档案3884份,从业人员体检17257人次,入监人员体检671人次。四是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按照区政府民生十件实事项目要求,打造区医院智慧医院建设。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申报、审批等准备工作,确定区医院智慧医院建设方案,2022年4月份进行招标挂网采购,由陕西鼎邦工贸有限公司承建。现施工方已进驻区医院,HIS系统基础环境已搭建完毕,硬件进入已完成70%,软件系统组建已完成60%,目前正在进行单个系统的测试阶段,下阶段进入系统进行全流程测试及培训工作。建成后将彻底解决HIS系统落后、功能缺失的问题,全面改善就医流程,提升服务效率、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路,方便群众、患者满意。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提升。2022年(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业务收入7110.3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06.12万元,增长率29.18%。其中医疗收入6023.94万元,其它收入1086.37万元。医疗支出11514.60万元,固定资产34783.35万元。总诊疗人次48285,同比下降7454人次,下降率13.37%;门诊46059人次,同比下降2547人次,下降率5.24%;急诊2226人次,同比增长58,增长率2.61%;体检人次41531。出院6065人次,同比增长23人次,增长率0.38%,平均住院日9天,病床使用率61%,病床周转次数24.13人次;手术909例,同比增长103人次,增长率12.78%。门诊次均费用283元,住院人均费用5562元。二是成立中医医养诊疗服务中心。以中医医养诊疗服务为切入点,将康复理疗、针灸按摩、舒缓疗护、人文关怀等项目服务拓展服务领域,配备现代化的煎药系统,知名老中医、中医、康复、疼痛专家长期坐诊,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中医特色专科服务品牌高度,接收基层中医药人才进修,充分发挥中医药人才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区域中医药推广发展。三、目前存在问题。一是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医院现有人员结构不合理,梯队断档,新引进大学本科生处于学习提升阶段,提技术处于瓶颈状态,促发展后劲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二是特色专科建设不突显,基本处于没有特色的境地,医院在本市区内还未完全找到自己适合的发展方向,竞争力不强。三是职工待遇低,绩效工资分配体现优劳优酬不明显,“大锅饭”思想严重。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我院医疗技术水平。二是加强宣传工作。实行主要领导下的宣传工作机制,构建由上向下的宣传工作系统,将宣传工作作为打造医院品牌的重点工作来做。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抖音、短视频的宣传;认真做好下乡入村工作,优势科室积极与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专科联盟,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好务,让群众认识区医院,认识我们的专家,让病员成为我们的朋友,让更多的病人来我院体验我们的服务。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通过定向招聘引进人才,定期采取外出进修学习、岗位业务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及服务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46590961060211A1001有效期限:2022年10月25日至2027年10月2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陕西省红十字会评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被延安市宝塔区卫健局评为“新生儿筛查项目先进单位”被区委区政府评为“诚信行业建设最佳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