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先进农机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技术推广管理;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与队伍建设指导;农机技术推广业务指导;农机试验示范;农机技术培训;农机信息服务。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志丹大厦6楼 | |
法定代表人 | 高春茹 | |
开办资金 | 142.9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9.64万元 | 92.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宝塔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2022年争取购置补贴资金796.676万元(其中2021年结转376.676万元,2022年争取购置补贴资金420万元),现已办理补贴机具663台套,受益农户583户,发放补贴资金648.728万元。为保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顺利实施,根据《陕西省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区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严格按照公开申报、审查核实、公示确认、公开验机、回访监管等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实行阳光操作、规范操作,接受社会监督,保证购机补贴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确保补贴资金安全使用。2、争取深松整地资金86.25万元。依托给4个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临镇、麻洞川、南泥湾、河庄坪、万花、青化砭、枣园7个乡镇实施深松整地面积3.45万亩。共组织16台90马力以上拖拉机采用深松+旋耕为一体的深松机,对土壤进行深层次改良。经过两轮的深松作业,深松过的地块保墒能力和肥力得到突显。经测产,未深松地块亩产680公斤,深松过的地块亩产876公斤,每亩增产196公斤,每亩增收392元。3、争取区财政资金50万元,在冯庄、麻洞川和临镇3个乡镇建立了“秸杆还田+深翻”示范田,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全年累计投入大中型拖拉机232台(套),饲草加工机械50余台,翻转犁35台,秸秆还田机28台,玉米联合收割机28台,完成秸秆综合利用面积19.2万亩,其中“秸杆还田+深翻”1.5万亩,饲草利用16.9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3%。4、2022年,宝塔区连续第二年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试点县,争取资金2500万元,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项目,提升果品贮藏能力。截至目前,全区共有80个建设主体建设103座冷藏库,总库容1.7万吨,在2022年11月底已全部完成建设待验收。受疫情影响,未能进行验收,现初步定于2023年2月6日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验收。2022年11月,我区2021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顺利通过了省级专家组绩效评估,对我区的项目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调研走访建设主体满意度100%。5、争取省级专项资金30万元,进一步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主要对宝塔区永宏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宝塔区金泰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宝塔区毛伟家庭农场等3个综合服务中心的新机具引进更新,对基础设施、机具库棚、培训教室、配件库及制度建设等进行完善和提升。宝塔区永宏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内容:购置更新洛阳路通2004拖拉机1台、翻地犁1台、新建机具库棚200㎡,并对规章制度等进行了完善;宝塔区金泰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内容:购置更新四行玉米联合收割机1台、旋耕机1台、犁1部,新建机具库棚300㎡,对办公室、油料库、配件库进行了改造,并对制度建设进行了完善;宝塔区毛伟家庭农场建设内容:引进色选机1台,并对院落、圈墙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目前,3个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均已完成建成,并通过市级验收。6、争取省级农机化专项资金70万元,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推动农业全程机械化进程。一是粮食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40万元,依托宝塔区陆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冯庄乡康坪村贾庄小组建立粮食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500亩(其中:高梁300亩,大豆玉米带状播种200亩),辐射带动1000亩。项目引进东方红2004拖拉机、大豆玉米带状播种机碾米机、脱粒机、饲料粉碎机等加工设备1套。二是苹果关键环节机械化示范项目。项目投资30万元,依托宝塔区临镇镇王宏家庭农场,在临镇镇吴太塬村开展苹果关键环节机械化示范基地200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域1000亩。项目引进运输采摘一体机、迷雾式喷雾机、遥控式多功能果园管机、枝条粉碎机、山地果园采摘平台等多种果园机械设备。7、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全区拥有拖拉机2125台,登记拖拉机1807台,登记率为85%;检验拖拉机行驶证1590个,实际检验率达到88%;拖拉机从业人员289人,拥有驾驶证214人,持证率为74%,非牌证管理农业机械近2万台。2022年新办理拖拉机驾驶证54个。全年出动人员120人次,车辆55车次,排除安全隐患48次,共查处无牌无证拖拉机12辆,无证驾驶22人(持汽车驾驶证),违法载人1起,督促无牌无证拖拉机注册登记5辆,注销拖拉机牌照8副,报废拖拉机12台,发放安全宣传资料500份,与驾驶人员签订安全保证书300份,举办安全培训会10次。8、加强驻村工作队伍,驻村帮扶成效显著。投资12万元在贾庄村实施秸秆还田+深翻作业660亩、深松整地660亩;投资35万元省级农机化专项资金建立粮食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500亩,其中:大豆玉米套种播种200亩、高粱种植300亩,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及全程机械化作业费用;邀请区蔬菜中心技术人员对康坪村种植户进行2次果蔬技术培训。二、取得的效益2022年实施机械化耕整地25万亩,机械深松整地3.45万亩,机械播种24万亩,机械化施肥35万亩,机械化收获9.8万亩;电动修剪果园18万亩;新建“全程机械化+农事综合”服务中心3个;建成小冷库103座,增加储藏能力1.7万吨;举办各种培训会5次,现场演示会2次,培训农机人员1200人次;完成网评12篇,区级以上媒体投稿12篇,制作美篇宣传报道38篇;实现农机总动力9.8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7%,其中玉米机械化水平达87.1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3%,其中重点区及禁烧区达到100%,全年农机经营总收入0.79亿元。三、存在的问题总的来看,2022年农机化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各项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1、农机购置补贴信息、结算兑付慢。一是农民习惯于利用冬季农闲时间进行办理;二是经销企业为了不误农民的使用,前三季度注重推广,后期与农民结算,较大影响了前期结算进度;三是新增和调整补贴目录公示过迟,使部分补贴机具受理难,甚至享受不了补贴政策。2、农机技术推广经费不足,致使一些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难以引进、示范、推广。3、农机操作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低,致使承担的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各项工作上报迟缓,影响项目进度。4、农机管理人员年龄较大,网络知识欠缺,在无纸化办公方面有欠缺,尤其对“网上办、线上办”等新型现代化办公手段不熟练,感觉难以满足“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四、整改措施1、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重点,加大对简易贮藏库、大棚卷帘机等调整和新增补贴适用机具的宣传、推广力度,真正做到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品目、补贴额度、补贴流程家喻户晓,应补尽补,能补尽补。2、以抓农机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化部门通力协作,积极协调农技、种子、土肥、植保等业务部门,全力做好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农机化项目实施。3、加快协调完善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长效机制。4、加大农机人员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操作水平。5、抓班子,带队伍,进一步提升农机系统的管理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