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和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和高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光华路12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强新霞 | |
开办资金 | 256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59万元 | 25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39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在区教育体育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业务开展情况(一)建立教学制度,夯实教学常规1.建制度。本年度共计制定试行教学制度10余项,修订完善教学制度4项,有效的规范了教学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2.建体系。一是建立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教学处、年级)—干事人员管理层级负责制;二是建立学校—年级—教研组—学生四级检查反馈机制;三是建立学校—年级—教研组—教师—学生质量检测五级分析制;四是建立学校—年级—学科、教研组—个人研修四条教师培训路径;五是建立教学处—教学副主任—教研组长—命题教师—学生反馈员的作业五层管理制。(二)深耕课堂教学,丰富工作内涵1.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全体教师培训,本年度组织完成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安全全员培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实验技能、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参训等人数达1993人次;二是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以我校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学科主任、备课组长队伍为依托,以双向选择为原则给43名教师确定了青蓝工程指导师傅,建立青年教师档案,努力建设青年教师培养课程体系。2.课堂教学改革一是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大练兵,要求全员参与、人人过关,践行课堂改革要求,探索完善我校课堂改革制度,推选校级示范课,引领课堂改革。二是邀请市教研室到我校进行新教材、新课程调研活动,在高一年级开展了8个学科共16节教改课研究活动,听课、参加研讨交流活动人次达到200人次。3.寻求结对帮扶为进一步优化延安城区中学教育资源结构,充分发挥我校的示范引领作用,11月1日我校与姚店中学启动新一届校际结对帮扶活动,将在高三备考、新高考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学习。4.优化线上教学活动为有效提升线上教学效果,制定了线上教学工作方案,主要做好以下五个“落实”。(1)落实好“三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息时间表,统一课程安排方案,确保网课规范有序推进。(2)落实好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按照在校正常时间安排召开每周一次的线上教研活动,并成立检查组将每周各教研组活动的检查情况上报,由学校统一汇总,每周反馈一次。(3)落实好上课检查。学校安排检查人员到各年级进行检查,对各班级的上课、学生打卡、作业上交和批改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反馈。(4)落实好作业检测。一是各教研组精选试题,利用教研活动开展好说题、研题活动,命制高质量的极课作业,让学生线上限时完成。二是作业次数、批阅要求与线下教学要求一致。(5)落实好评优树模。一是将教学新亮点、好做法及时在全校推广,并适时组织线上听课、交流分享活动。二是学校通过调研等形式评选网课管理、教学、学习等先进个人,评选出73名学习标兵,25名教学先进,5名管理先进。(三)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教学研究1.作业研究本年度我们努力以作业改革推动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彻底转变,规范了从作业设计、布置、完成、批阅、讲评等规范化操作流程,形成我校教学工作新亮点。一是给每个班定制了每日作业完成清单,要求高一高二年级每天各学科的作业量最多不超过2.5小时,统一作业完成时段,真正实现作业限时练和考试化。二是每班确定了两名学生课堂观察员对每天作业量、批阅讲评情况进行反馈,对作业超量严重、批阅讲评不及时的学科、教师进行反馈整改。三是建立极课作业命题“一题两表”上报制,和批阅扫描上传次数周通报制,建立数据档案。2.新高考研究一是先后制定了《宝塔区第四中学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工作方案》《宝塔区第四中学选课走班实施方案》《宝塔区第四中学新教材、新课程实施方案》。二是以教学大练兵为契机加强“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研究,努力从课堂实践出发探索新方法,现以教研组为单位已研磨89节课。三是开展校内跨年级新高考课堂研究活动。高一、高二年级语文组开展新教材同课异构,共同研究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四是高一年级利用月考、中期考试开展学生选课走班摸底及模拟工作,为下学期选课走班正式实施积累经验。(四)优化育人手段,促进个性发展1.社团活动一是健全社团制度,制定校社团活动方案,进一步规范社团活动;二是充分发挥历史、地理、书法、音乐、美术、通用技术、语言等部室的育人功能,开展社团活动,现开设第一批社团21个,参与学生600多人。2.实验课管理做到制度完善到位、人员培训到位,本着“能做尽做,该做全做”的原则,确定了各年级理化生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清单,积极开展试验,确保了在现有设备的情形下各学科实验得已全面开展。3.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分学科分年级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各年级、各教研组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相继推出了可执行可落实可评价的具体方法,读书笔记本,典题、错题本,学生二次整理归纳的笔记本,高三年级学生问题本等,真正突出了依据课标、结合学科、突出学生、培养能力的工作思路。(五)强化课题研究,提升教育科研能力1.重视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充分发挥贴近教学、服务教学的作用。目前第一批校本课题有84个课题参与申报,最终有72个立项。第二批校本课题正在申报阶段;省级规划课题立项7个,市级规划课题3个已完成结题答辩,立项6个微型课题,区级规划课题立项5个、微型课题立项7个。2.指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成果征集、评选活动。在第十届教育教学成果评选获奖190人次,学校获得第十届陕西省中小学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优秀组织单位。6人正在参加陕西省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43人参加《宝塔教育》杂志征稿,5人参加延安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12位教师荣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同时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2位教师荣获国家级指导奖;1位教师荣获市级自制教玩具奖;在国家级科普知识学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2位学生荣获市级自制教玩具二等奖;3位学生荣获市级书法展演二等奖,19位学生荣获市级书法展演优秀奖。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2年,坚持“立校德为先,发展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德育教育机制,提升德育管理水平,被陕西省教育厅先后授予“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德育工作示范基地学校”。(一)严格落实德育常规,扎实推进精细管理通过细化文明就餐、公寓住宿、两操文化、文明言行、仪容仪表、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安全员监督职能等常规管理内容提升德育常规管理内涵;通过夯实日检查通报、周检查和月汇总通报、阶段性考核公示等常规评价反馈提升德育管理实效;通过抓实主题班会、年级楼会、班主任管理现场会等阵地打造德育品牌。本年度德育处开展常规检查52次、专项检查29次、通报16次、开展主题班会32次。使德育常规更常态,更精细。(二)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全面增强业务素质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的原则,建立完善体系化的培训机制,切实解决德育管理中的困难和需求,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1.建立“青蓝工程”机制,提升班主任业务水平。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队活动,充分发挥资深优秀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弘扬“传、帮、带”精神,全面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2.加强德育管理人员交流,提升管理水平。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思路,外出参观学习德育管理名校2次,学习先进德育管理经验4次,组织班主任优秀案例分享4次。(三)深化德育管理内涵,塑造德育管理新局面多元文化孕育管理智慧,生发教育理想,提升卓越品质,滋养学生心灵。从管理走向育人,充分体现自主德育内涵,注重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落实,强化制度保障、教育引导、实践养成。1.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精神血脉。充分开拓红色革命圣地的文化内涵,以“青年之声”和“团员之声”专栏为途径,用耳目一新的方式传讲党的故事,同说百年,感悟初心,让学生具备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重走红色之旅,弘扬革命精神。充分整合红色革命圣地教育资源,积极开展“重走红色之旅共悟红色精神”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红色革命纪念,通过体验式、浸入式研学活动,探寻先辈足迹,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3.创建思政讲团,坚定人生信仰。充分利用学校师生资源,组建思政教师宣讲团、思政学生宣讲团,以每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微型班会为主阵地,开展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宣讲活动,本年度进行了28次国旗下主题教育,浸润了师生心灵,培养了信念坚定的合格公民和接班人。三、存在问题疫情防控体系还要不断精准优化;平安校园建设仍需持续做细做实;教师人文关怀还需继续提升。四、整改措施(一)明确主体责任,狠抓校园疫情防控。明确学校防控主体责任,校长、主管校长、处室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清晰自己的岗位责任并按要求落实好疫情防控所有要求,开展了多次应急实战演练,确保应急防控精准。(二)加强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1.不断完善健全制度,抓好安全重点工作,本年度对1202名新生做了心理健康测评和体检登记分析,建立了特殊学生档案104份,进行了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和防爆演练各2次,进行常态化隐患排查学校层面6次,年级层面40次,召开安全工作专项会议9次。2.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学校严格把控餐厅监管制度,对餐厅抽查6次,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引导学生合理饮食,垃圾食品进校园常规检查30次。(三)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工会是学校的重要职能部门,虽然我校工会机构暂时不完善,但我们通过指定负责任的方式,开展了“三八妇女节”送温暖、“五四青年节”主题日、“教师节”慰问优秀教师、“师生趣味运动会”、“日常红白喜事慰问”等丰富的活动,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热情,使教师与学校的联系更为紧密,教师主人翁的精神得到体现,教师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2022年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德育工作示范基地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省级实验区实验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