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宝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依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执业许可范围开展业务;医疗诊治;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合作医疗组织业务指导。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长青路玉龙华庭小区门面23号 | |
法定代表人 | 薛智 | |
开办资金 | 246.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09.33万元 | 638.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宝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在宝塔区卫健局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按照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要求,我中心现设有全科诊室、中医诊室、中西药房、检验科、B超室、心电图室、公共卫生科、行政办、财务等科室,下设三个预防接种门诊,管理五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六个村卫生室。配有彩色B超、心电图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1.加强业务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全员素质。中心建立健全了业务学习制度和考核制度,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业务素质,熟练掌握全科业务理论技术。2022年共组织各科职工、辖区村卫生室和服务站医务人员进行各项业务技能培训10次。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成立了医疗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自建房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与各科长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对辖区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情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建立了工作台账。全年共开展安全巡查50余次,发现安全隐患2处,落实整改到位2处,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1次,安全生产培训4次。3.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工作能力。一是及时制定订和完善了《宝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自查制度、奖惩制度、管理制度、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职责,并将卫生应急工作纳入了科室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二是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结合工作需要,储备了消毒剂、喷雾器材、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药品等应急物资准备,并安排专人管理,为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将卫生应急工作内入了目标考核内容,中心定期组织对各科室、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进行现场指导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四是落实专人负责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人员上报工作,组织全中心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严格按照规定时限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络直报。五是实现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化管理,中心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完善培训、演练、组织管理、预案管理、物资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制度,通过实现防控的制度化管理,不断提升内涵,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卫生应急工作协调有序的开展。严格落实预检分诊,严守疫情防控第一关。在门诊大厅入口处设置预检分诊,安排人员实行12小时轮值制。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扫码验证,设置发热门诊,实施24小时值班制。4.统筹协调安排,全力做好核酸采样。成立了核酸采样工作组,组织人员完成了辖区中小学、托幼机构师生进行核酸抽检筛查,火车站对来延返延重点人群核酸采样检测,安排医务人员上门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样等工作任务;全年共出动参与核酸采集医务人员5000余人次,车辆1500台次,共对辖区中小学、托幼机构师生核酸检测1.52万人次,火车站来延返延重点人员核酸检测2.7万人次,居家隔离人员核酸采样1.74万人次。5.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以来,联合社区干部、志愿者,采取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敲门入户等方式,倡导群众积极参与接种新冠疫苗。二是开展“疫苗下乡”行动,为了最大程度方便辖区居民接种新冠疫苗,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小区村组为60岁以上老年人和行动不便居民进行了疫苗接种工作。三是有序开展新冠疫苗“第四针”接种工作,中心抽调三个接种门诊医护人员组成专班,全面开展接种工作。全年共接种新冠疫苗34743剂次,其中第四针接种2479剂次。6.开展重点人群监测和服务工作。成立工作组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和分类登记。按照一般人群、次重点人群、重点人群等分为绿色、黄色、红色等。目前签约覆盖率约90%。现共监测65岁以上年老年2748人,其中重点人群374人,次重点人群361人,一般人群2013人。7.精准实施“乙类乙管”制度。组织全体医务人员深入细致学习了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要求每位医务人员对当前防控政策、防控措施吃懂吃透、了然于胸,切实把“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落细。8.加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一是成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细则和考核标准,定期对其进行督导检查,;二是对辖区各站室医务人员定期进行了业务培训,中心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业务培训;三是规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类纸质资料;四是实施包片管理,制定了《村卫生室、服务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区域化管理实施方案》、《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补助绩效考核方案》,促进和提升公卫服务工作有了进一步保障。9.加强医疗文书规范化书写,不断强化医疗安全管理。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病例书写规范,加强门诊病历、留观病病历、处方、辅助检查申请单及报告单的规范化书写,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切实提高医疗文书书写质量。10.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全年中心医疗责任事故发生率为0;中心感染率为0;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全年共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1次,开展安全生产培训2次。(二)开展全民核酸采样共采样送样5.7万余人次。(三)全面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共接种新冠疫苗24763剂次。(四)今年对脱贫户随访18人次,开展健康讲座4次,发放健康处方100余份,进村开展了3次义诊活动,对行动不便的脱贫户进行了上门体检。(五)公共卫生管理工作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辖区总人口数51224人,建档48719人,建档率95%,电子建档48449人,电子建档率95%;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数1729人,建档管理人数1581人,建档率91%。2.老年人健康管理。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1729人,建档管理1581人,建档率91%。健康体检1212人,对1141名老年人进了生活评估、结核筛查及中医药健康管理等服务。3.健康体检工作。中心今年从4月开始开展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共体检1317人。4.健康教育工作。今年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健康教育讲座11场,受教育益群众642人;开展健康宣传活动16次,受益人群1104人;制作更换宣传栏12期;播放健康教育影视12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6000余张。5.高血压、糖尿病管理。高血压应管理人数10106人,截止11月30日实际管理人数2810人,管理率27.8%,规范管理人数1689人,规范管理率60.15%,死亡19人。血压控制人数1684人,血压控制率60.08%,糖尿病应管理人数3890人,截止11月30日实际管理人数1080人,健康管理率27.75%,规范管理655人,规范管理率60.42%,新建17人,死亡16人。血糖控制人数6658人,控制率60.24%,6.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与干预。本年度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3人,累计发现管理慢性病高危人群70人,群随访0人,累计好转2人。7.传染病防治管理。今年报告0例传染病,查阅门诊日志登记573例。开展了3次传染病宣传活动,7次染病知识培训,对辖区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社区服务站共督导了30次。8.妇幼工作。今年共管理孕产妇152人,系统管理152人,管理率100%。住院分娩152人,住院分娩率100%,活产儿152人,产后访视151人,访视率98%。无死胎死产病例。其中高危孕妇23例,管理23例,管理率100%,高危住院分娩23例,无孕产妇死亡。发放叶酸507瓶,应服276人,实服276人,服用率100%。三、存在的问题:1、无医疗业务房,现租赁的业务用房因房屋面积小,结构设置不合理,无法满足正常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2、公卫工作人员习惯于在办公室搞工作,而不是把工作的重心场地放在居民区中,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计划性,没有真正认识到公卫工作的重要性。四、整改措施:1、基本医疗:引进培养人才,加强业务学习和业务培训,以中医科业务为抓手,拓展业务范围增加医疗收入。2、公共卫生:通过增加人员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加强考核,不断提升公共卫生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实现电子化管理,取消纸质表格。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执业许可证号:68796618561060211B1001有限期:2021年2月21日至2026年2月2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