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城市运行管理融合指挥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研究新时代城市数字治理融合应用工作,推进城市治理有机更新,对所受理和巡查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分解,确定处置的责任单位。办理市12345智慧政务服务中心转办的群众诉求事项。对融合指挥中心常驻单位运行的协调保障。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南大街39号110室 | |
法定代表人 | 张刚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6万元 | 1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城市运行管理融合指挥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区城指中心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局党委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党建工作统揽全局,稳妥稳步推进了城市数字治理、网上群众工作、协同安全应急指挥、疫情防控、来访接待、会议承办等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业务开展情况(一)三大主业开展情况1.智慧化赋能市域治理。充分发挥现有视讯资源功能,常态化开展视频巡查、智能抓拍案件下派、记录仪指挥调度等工作,全年通过视频监控累计下派处置城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乱摆乱放、流动商贩、店外经营等城市乱象现象3862件;视频巡查两站一场、高速卡口查验一码通情况1000余次,规范进店扫码、佩戴口罩、广场人群聚集等情况3000余次。2.便捷化网上群众工作。本着一号对外、用心服务,接诉即办,尽心尽责的服务群众意识和聚焦盲点、预诉先办的运行机制,全年办理市民城市管理、卫健医保、教育医疗诉求34913件(其中12345市民热线诉求18092件,市区两级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312件,数字城管13943件,12315消费者维权热线2566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6%;回复办理“宝塔疫情防控紧急求助通道”市民诉求1500余件,持续用数字百分比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协同化安全应急指挥工作。区城指中心目前已经成为全区统一的突发事件报送出入口,是连接区级各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重要纽带,在应急值守、防汛防火、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各项职能,常态化做好应急指挥调度、上传下达、会商发布、疫情数据清洗协同以及上级督导检查考察汇报等工作。截止目前共发布应急值守发布工作日动态348次,接报应急要情、警情138次。承办各类视频会议150次,其中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83次,安全应急视频调度会29次,防汛视频工作会8次,其他会议30次。承担来自友好市县区和有关部门的考察学习33次,其中中省观摩15次,市级考察调研8次,县区级考察交流10次,并圆满承担了省考市目标责任考核现场点位。(二)亮点工作1.勇担使命,坚守助力疫情防控。2022年,区城指中心持续承担区应对疫情指挥部阵地职能,坚持大数据研析、信息化指挥和集成式作战,并启动大数据行动小组,持续用数字抗疫,建立“大数据分析+网格化追踪+信息化集成”战疫日(周)动态机制,动态定向输出抗疫动态296期。常态协同通信运营商及时捕获涉疫地区返延人员信息并发送落地提示短信981864条。通过“宝塔城指云调度”智能语音平台,向居家隔离人员每日1次居家隔离注意事项提示,全年拨打98348人次。利用自有云“MAS”平台,向市民群众发送各类提示、预警信息、AI语音2800万余条。接听市民政策咨询、疫情求助电话万余次,回访居家隔离、健康监测人群电话30000余人次。并做好疫情防控指挥部阵地指令的上传下达、会商发布、后勤保障等工作,持续应急值守24天。2.创新驱动,提升改造平台系统。在城区六办、柳林和万花山镇辖区新加装高清视频监控60路,鹰眼监控5路,自主巡检无人机4台,基本实现城市区域全覆盖。新扩展会议系统功能,对指挥大厅线缆规整、视频矩阵、调音台、会议系统摄像头等设备进行迭代升级,实现了召开各类视频会议一头多用和常规工作同步进行。新启用延安市外来人员精准管理、重点人群应检尽检信息管理系统、“陕西一码通-码色数据管理平台”“陕西省疫情防控管理平台”,进一步夯实重点人员监测工作,完善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切实做到了关口前移,全区共计纳入16个监管部门、19个乡镇街道,1365个重点场所47976人。新部署宝塔区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将杨家岭、王家坪、宝塔山等7大重点景区的视频监控信号、客流统计数据、人脸检测数据、人员密度检测数据、车源地分析等数据接入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与南泥湾机场、延安火车站、延安汽车南站等重点旅游集散地的数据联通。在“宝塔停车”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新承建“延安停车”大数据平台,逐步构建市区停车缴费一平台、群众便捷泊车一通道的静态文明交通体系。3.大胆探索,做好示范引领创建。区城指中心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一是紧扣现代城市治理实际和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坚持以党的建设统揽工作全局,通过聚合、聚焦、聚齐、聚集、聚力“五聚”工作模式,形成了“组织建设让党支部堡垒更有力量、数字赋能让多元化场景更具活力、智治融合让城市更加聪明”的创新实践,已向区委组织部递交支部示范点申报材料。二是充分发挥区城指中心党员领导干部队伍青年团体优势,围绕“展示城指青年风采·创新基层治理高地”创建主题,开展了2022年度延安市“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进一步焕发支部团队活力,激发支部凝聚力、创造力。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接待来自友好市县区和有关单位的考察学习33次市级考察调研8次,县区级考察交流10次,并圆满承担了省市目标责任考核现场点位。荣获“2022年全国第十二届数据智能应用典范金铃峰会“基层治理活力典范奖”。三、存在问题一是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目前,城指中心机房在温控、湿控方面未进行技术部署,未安装UPS电源稳压系统,还存在漏水等风险,容易引起系统运转停滞或者数据丢失等问题。部分通信网络系统设备老化陈旧,容易出现网络延迟过大、网络中断,从而导致信息系统不能正常加载运行等问题。二是协调联动机制不够完善。与各乡镇、办事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还不够,协同机制不够完善,尚未经区委区政府确认大联动机制,融合效应发挥不充分,案件下派时有相互扯皮、推诿、多次交接、回复不及时等问题。三是人员配备力量不足。城指中心已经从局层面的指挥中心,上升为宝塔区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治理城市、推动治理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的前沿阵地,但在抓专业技术学习、抓专业能力提升和抓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的还是不够深、不够细,专业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依然较为明显。四是党建引领作用还不够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还不明显,推进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长效常态机制还不够成熟,内部的慵懒散慢现象偶有存在。五是内部“一盘棋”的大局观念还有待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大局观念和团队协作意识不够强,不能真正的扑下身子去完成工作,缺乏一盘棋思想,缺乏争着干、抢着干、主动干的工作氛围。整改措施1.持续抓好思想教育。一是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原原本本、记写笔记、交流分享、专家辅导、现场体验、结合实际”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二是继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形式。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学好用好学习强国、党建云平台等学习资源。积极开展警示教育,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坚定和责任担当,让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严守法纪底线、争当合格党员。三是继续加强基层支部示范点建设。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及时完善更新示范点创建内容,增强基层党组织追赶超越意识,提升党建工作水平。2.持续提升平台能力。一是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平台能力建设,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和场景,持续提升数字孪生基础平台的扩展性、稳定性、可视化能力以及数据安全性、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为现有的视频资源赋予人工智能算法,进一步挖掘城市视频数据资源价值,深化数据场景应用,扩展数字化应用场景。3.持续深挖数据价值。一是协同各行业部门,加强各类数据的搜集、加工、分析,在挖掘过程中释放出的数据生产力。二是建立拥有自主产权的数据库,形成有效的数据辐射至各行业部门。4.持续提炼工作特色。在提升平台能效、深挖数据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细化各项业务工作,提炼共性、个性的版块内容,形成不同“频道”、体系的汇报框架,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来访接待需求。5.持续加强阵地建设。积极向北京、上海、杭州等先进地学习,不断探索先进做法,建设高素质的城市管理专业化队伍,根据市域治理的不同的事项进行科学分工,引入专业化的外包团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2022年全国第十二届数据智能应用典范金铃峰会“基层治理活力典范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