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法学会

延安市宝塔区法学会

发布时间: 2023-05-05 08:39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法学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全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引领、繁荣法学研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评选优秀法学人才和学习成果,对外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维护会员权益。
住所 南关街区20号五楼
法定代表人 侯东鑫
开办资金 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政法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07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法学会.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宝塔区法学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服务会员、保障大局”,强化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我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一、业务开展情况1、统筹安排部署,为法学工作保障。一是把法学会工作和平安建设工作相结合,在年初的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区平安建设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二是结合宝塔区实际,把区法学会参会平安建设工作列入全区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印发了《2022年区法学会工作要点》,进一步细化了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三是强化同区属政法各部门及区法学会各成员单位,法学会会员参与平安建设工作提供服务阵地,推动法学会服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2、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攻坚”,建成枣园张思德调解室、麻洞川老贺调解室、桥沟鲁艺调解室等品牌调解室,着重在劳资纠纷、土地征用开发、城建拆迁、家庭纠纷、领里矛盾等重点领域深入排查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化解32件突出信访矛盾,一些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得到妥善处置。3、强化普法宣传,提升全民普法素质。我会始终把法律服务和普法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以全区“八五”普法工作为契机,结合“法治政府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一是组织会员积极配合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短信等新媒体普法平台建设,精心组织参与“九率一度”平安创建等法治宣传活动,组织会员协助开展了法治培训、宪法宣讲会、法律赶大集、法律进校园、进村组、进社区等宣传活动120余场次,发放宣传品5万余件,受教育群众达12万余人次。二是区法学会发挥法律人才的专业优势,规范建立了行政执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制度,有力推动了我区法治政府创建工作。三是强化宝塔区综治中心建设。把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捐赠的“互联网无人律所”安放在了宝塔区综治中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咨询、线下约见等事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通过学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法学会系统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全区法学会系统“四个意识”,更加坚定法学会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二是通过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推动了辖区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效融合,在全区掀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三、存在问题一是仍存在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不能将研究成果有效地运用到法治实践中去。二是法学会作为人民团体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和基层探索有待加强。四、整改措施下一步,宝塔区法学会紧紧围绕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中基层群众关注的问题,加强对群众“急难愁盼”法律问题的研究。一是针对我区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较多的情况,法学会将联合区属政法各部门及成员单位,围绕我区突出的实际问题,结合平日工作,深入开展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为课题的高质量完成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积极组织广大会员参加“西部法治论坛”“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论坛”等征文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