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园区规划开发、产业经济发展服务。负责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招商引资及入园企业服务工作。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街道办延店则村188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建立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经济发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5万元 | 5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中心在经济发展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业务开展情况。(一)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指标完成情况1.重点项目建设情况。2022年园区共实施重点建设项目6个,总投资11.9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3个,分别是园区“双创基地”及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园区厂房建设项目、园区防洪工程;产业类项目3个,分别是江潮机泵一体化项目、因诺无人机项目、延安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PACK厂项目,园区通过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加强项目监管,提高环境保障力度,截止年底已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投资4.25亿元,完成投资率164%。2.企业投产达效情况。园区现已入驻企业15家,其中生产制造类企业9家,2022年计划实现产值6.5亿元,实际累计实现产值6.57亿元,截止11月底贡献税收1091万元。3.招商引资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园区紧紧围绕市、区产业发展导向,积极主动出击,突出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招商,截止目前,实质性落地项目3个,分别为:南京瀚元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PACK厂项目(总投资3亿元)、浙江宁波新能源储氢系统及高压正压式呼吸器项目(总投资0.6亿元)、延安荣丰汇佳智能仓储物流及包装项目(总投资2.98亿元);正在积极对接项目2个,分别为:上海融和元储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3.7亿元)、江苏无锡澳宝稀有金属提炼项目(总投资4亿元)。4.服务企业工作情况。园区不断加强服务企业专业化培训和能力水平提升,截至目前,协助各企业申请留底退税565.07万元;协调相关部门为卓飞、因诺兑现设备搬迁费补贴124万元;向入园企业推送各项惠企政策65条,其中企业参与申报10项,成功申报2项、兑现资金13.4万元;全流程“领办、代办”事项40余项;帮助园区企业开展招聘活动6次;协调开展各类金融服务交流座谈活动12次;帮助企业成功推广落实项目10个,同时组织开展了“辖区企业进园区参观交流活动”,成功帮助入园企业与宝塔区石油、煤矿等企业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5.特色园区建设情况。2021年园区成功申报全省首批特色专业园区后,对标对表《三年期培育建设新材料特色专业园区实施方案》设定的目标任务,制定出台了《培育建设特色专业园区三年行动方案》《培育建设特色专业园区重点项目及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及《特色园区建设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启动了《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和特色产业招商体系建设工作;完成了智慧园区项目规划设计及招投标工作,现已启动项目建设,预计2023年初可基本建成并运行;引进了武汉光谷为园区提供双创、科技成果转换、投融资等专业服务。6.自身建设提升情况。一是园区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全力打好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收官战,不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二是配套建设了园区商务中心、园区快速干道、美化绿化等项目,使园区整体形象、功能配套、承载空间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圆满完成各类接待任务89次,其中省(18次)、市(36次)、区(35次);四是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园区荣获宝塔区“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2021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同时园区运营公司于今年成功认定为省、市级中小企业特约服务机构。二、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一是多措并举,产业项目招引初见成效。园区努力克服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对招商工作的影响,建立完善园区招商体系,充分利用产业链招商、商会招商、数字招商等招商渠道,通过“秦创原”“新材料产业专场路演”等开展招商21次,对接联系企业40余家。目前,有明显投资意向企业2家,实质性落地推动企业3家,年内可实现投产企业2家,初步形成“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招商引资良性循环。二是争先创优,特色园区建设起势赋能。园区抢抓特色专业园区发展先机,持续加强与省、市工信部门联系对接,并与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西安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力争将特色园区和智慧园区建设在全省示范推广;通过引进武汉光谷咖啡提供专业化运营,并通过其对接“秦创原”总平台资源,为园区后期发展积蓄招商动能;随着特色园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园区运营公司将打造成为服务园区、面向区域的具备创业创新、信息服务等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届时园区服务品质和综合实力将明显提升。三是砥砺前行,园区建设发展稳步提升。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冲击超预期影响情况下,园区在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中,切实发挥协调监管职能,抢抓施工黄金期,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确保了“双创”基地及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园区防洪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配套建设了园区商务中心、园区快速干道、美化绿化等项目,园区整体形象、功能配套、承载空间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企业投产达效工作中,迎难而上,积极引导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产品市场推广销售难等问题,企业整体生产发展好于预期,实现了防疫“不松劲”、招商“不断链”、项目“不停步”、发展“不失速”。三、存在的问题一年来,我园区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在各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项目投资强度降低。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企业项目投资决策较为保守,导致园区部分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和强度明显降低。二是制约企业发展因素增多。目前园区内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卓飞公司因疫情、退税、融资难等问题,现处于半生产状态;因诺公司因融资难问题,无法完成计划投资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三达膜、江潮、圣烯公司在区域内产品技术应用和示范项目推广建设效果不佳等。三是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目前园区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也存在现有产业总体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关联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四是园区招商项目用地不足。园区现有成熟建设用地基本用完,剩余零星地块不足以承载正在对接招商项目的落地建设,因此应尽快启动园区二期土地的征收工作。四、整改措施2023年,园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园区建设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四个强化”为抓手(强化项目谋划、强化招商引资、强化配套服务、强化营商环境),以“五个进一步”为工作目标(承载空间进一步拓展、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以时不我待、务实担当的工作作风,推动园区项目建设、企业投产达效、产业招引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一)强化统筹协调,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环境。一是严格按照省市区关于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四个一批”要求,认真研究、系统谋划,切实把2023年重点项目谋深、谋实、谋好。二是2023年园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11.6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93亿元。园区将抢抓冬季停工期,加快各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力争年初开工季达到开工条件;项目落地建设后,将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及环境保障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如期建成投用。三是全力做好前期项目的土地征收、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与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协调对接,加快二期用地性质调整,推动早日达到征收、报地条件,破解园区招商项目用地不足问题。(二)精准跟踪服务,助力企业全面投产达效。一是继续做好三达膜、延安圣烯生产发展跟踪服务,持续推动示范项目及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二是进一步帮助延安卓飞、延安因诺破解融资难题,强化对企业规范生产经营的指导,推动企业实现满产达效;三是全力服务延安江潮一期、陕西逐源、陕西纽恩塞弗项目投产达效,加大江潮机泵示范项目及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对接推动江潮二期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已落地企业2023年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切实为宝塔经济发展高贡献园区力量。(三)把好产业准入,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积极为延安荣丰汇佳和陕西纽恩塞弗项目的落地建设做好协调服务保障工作,同时持续加大江苏无锡澳宝、上海融和元储等意向投资项目的跟进对接工作力度,力争早日促成签约落地建设;二是加快特色专业园区产业规划编制和招商服务体系建设,为园区产业发展和后期招商提供总体指导和技术支撑;三是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路径,加强与秦创原总平台的主动对接,抢抓陕北地区新能源产业契机,充分发挥武汉光谷创业咖啡在产业资源方面的优势,引导潜力项目来延投资发展,助推园区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四)规范内部管理,全面提升园区运营水平。一是严格按照《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培育建设特色专业园区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文件,进一步加快省级特色专业园区培育创建工作;二是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督促各企业严格履行入园协议约定的投资规模、建设内容、投入产出等内容;三是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运营体制机制,理清政府与企业、园区与企业的各方关系,形成良性对接交流工作机制;四是加大对园区及企业厂房内部的规范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挖掘增量,切实增强园区空间资源利用高效合理化;五是加大园区规范管理力度,加快完成建成设施的验收审计及遗留问题整改,确保形成“建设-验收-移交-运营”闭环工作机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