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人事和就业培训服务中心

延安市宝塔区人事和就业培训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5 08:34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人事和就业培训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失业保险工作、就业培训、创业促就业小额贷款与担保、人才交流信息服务、人才档案管理、组织招聘会、大学生见习等。
住所 延安市百米大道
法定代表人 刘进
开办资金 10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宝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万元 64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人事和就业培训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宝塔区人社局的领导下,我单位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业务开展情况积极拓宽政策宣传渠道。2022年开展了“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宣传活动;开展利民惠企政策进校园、进企业、进基地“三进”活动,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普及就业创业政策,解读补贴申领程序,以“定向+集中”的宣讲形式向参保企业详解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以支部共建的方式同创业孵化基地(标准化创业中心)开展“问诊式”座谈交流;有效提升了各项惠民助企政策的知晓率。精心筹备各类招聘活动。利用“宝塔人社”公众号资源,组织各类型企业开展直播带岗、线上招聘活动。积极开展小型洽谈会,根据用人单位招聘岗位需求,在人才库中精准挑选匹配。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是全力做好企业员工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把职工稳定在企业中。二是开展农村实用技能送教下乡活动,通过培训把农民稳定在产业中。三是做实做细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技能培训,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再就业打牢坚实基础。加大稳岗扩岗支持力度。一是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二是加大缓缴失业保险费力度。三是持续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四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补助力度。在继续实施对领取失业保险人员发放职业培训补贴、继续放宽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的基础上,将技能提升补贴受益范围拓展至所有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足额兑付各类政策补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受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申请;受理转移就业交通补贴;受理一次性创业补贴;受理一次性求职补贴;发放各类培训补贴;受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发挥公益岗位兜底作用。大力在乡村、机关事业单位、乡镇、移民搬迁点开发道路保洁员、疫情防控管理员、河道护理员、就业政策宣传员、门卫等公益性就业岗位。持续做好“一岗双助”扩面工作,按照“城区提质量、农村抓扩面”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将“一岗双助”与农村幸福互助院有机结合,开发一个岗位受益两个群体,即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又解决农村互助院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持续巩固就业帮扶成效。为深入了解我区脱贫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就业需求及培训意愿,更好地帮助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在全区建立就业帮扶工作站,能够“一对一”为脱贫劳动力提供政策解答、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和求职登记,有效帮助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通过减免场地租赁费,落实就业补助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在移民搬迁点建立社区工厂。驻村帮扶成效显著。切实履行帮扶单位职责,成立乡村振兴工作办公室,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和年度帮扶计划。严格驻村工作队伍管理制度,驻村工作队成员严格落实“五天四夜”,全身心地开展帮扶工作,无“走读”的现象发生。定期组织驻村工作队进行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制定可行的帮扶计划,对全村所有人员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入户了解,因户施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做到应纳尽纳。积极争取村级改造项目资金,修复村庄破损地面、改造饮水排污管道、房屋外墙里面修复,全力支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强化“三类人员”监督力度。开展全区“三类人员”管理情况回头看检查工作,持续对协理员、网格员、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检。对涉及公益性岗位台账不完善等5类8项问题的有关单位,由区人社局下发整改通知书按要求整改,对逾期不整改的单位将终止相关人员的聘用资格。做细公共就业服务管理。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针对我区返乡高校毕业生多,就业率低的实际情况,依托实名登记及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全面维护历年入库的档案信息,定期开展就业指导、就业见习政策宣讲培训及岗位推荐跟踪帮扶服务。取得的社会效益上门服务,输送政策。对辖区内19个乡镇、街道居民通过各类宣传活动累计印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技能培训、创业补贴、交通补贴等政策和区内外岗位信息宣传页20000余份。深入274个行政村组张贴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政策海报。充分利用资源,促进部企联动。利用“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百日千万”专项行动、“131就业服务”等方式为重点群体推荐岗位5000余个。促进部门企业联动,积极与区乡村振兴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延安大学等单位合作,举办线下招聘会5场。为市公安局宝塔分局、区妇幼保健院、凤凰街道办等9家企事业单位推荐14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形成稳定就业良好局面。今年,结合市场需要和群众需求,我们充分发挥了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主体作用,通过“理论+实操训练”的模式,累计开展技能培训班49期,培训人数达3287人,形成了我区“用技能稳定就业”的良好局面。加大稳岗扩岗和职业技能培训补助力度。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稳定就业岗位等诸多压力,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加大对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型企业返还比例由4月份30%提高到50%,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由60%提高到90%。目前,为293户企业13075人落实稳岗补贴452.96万元。为297名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发放技能提升补贴31.70万元。积极兑付各项补贴,发挥能动作用。2022年,共放创业担保贷款2196万元,创业带动稳定就业421人;受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申请175人,预期发放见习补贴126万元;受理转移就业交通补贴申请316人,发放补贴10.98万元;受理一次性创业补贴9人,发放补贴4.5万元;受理一次性求职补贴12人,发放补贴6000元;为116名协管员发放社保补贴118.69万元,为3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63万元;发放各类培训补贴89.24万元;受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2人,发放补贴4000元。开发就业岗位1118个,安置脱贫劳动力758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05人,一岗双助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55人。巩固就业帮扶成果。2022年征对全区7190户脱贫户家庭15918人就业情况进行了全覆盖摸底调查。经摸底统计,全区现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3470户6070人,实现就业创业5911人,其中产业就业1944人,灵活就业1057人,转移就业2815人,自主创业95人,无就业意愿159人。目前,共建成社区工厂9个,吸纳就业33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14人),建就业帮扶基地16个,吸纳就业116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58人)。细化服务,强化监督。对在库大学生档案信息全面维护,定期按时对全区“三类人员”进行检查,做到每季度检查不少于1次,暗访每月不少于4个单位。对涉及公益性岗位台账不完善等5类8项问题的有关单位,由区人社局下发整改通知书按要求整改,对逾期不整改的单位将终止相关人员的聘用资格。三、存在的问题(一)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难、参与人员积极性不高。受各种因素制约,培训参与者普遍认为参与技能培训不仅补贴少还影响自己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收入,参与培训还不够积极,目光还不够长远。推荐就业预期效果不明显。很多高校毕业生因升学和公考等因素,“缓就业、慢就业、不就业”人数增多,大多视灵活就业为未就业,对推荐的企业及岗位不热衷,推荐就业存在一定的难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受疫情影响,行业普遍萧条。宝塔区传统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仓储物流业、住宿餐饮业、金融房地产业和新兴的红色旅游、红色培训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用工岗位减少,薪酬待遇也有所下降,岗位吸引力还不够强。四、整改措施(一)大力推动就业指导和政策帮扶。积极开展“一对一”岗位推荐,引导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持续深化“131”服务,积极开展就业见习工作,加大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扶持力度,鼓励积极创业。(二)及时关注我区疫情动态,弹性开展各项业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线下招聘会,提升线上线下招聘会知名度,深化“宝塔月嫂”劳务品牌建设,坚持以“小切口”解决“大民生”思路,开展更多符合实际、市场需要、就业前景好的培训项目。(三)广泛深入企业,积极落实就业政策。积极推广宣传企业稳岗返还、职业介绍补贴等奖补政策,切实掌握企业用工需求,鼓励企业开发岗位吸纳就业,通过创新开展招聘形式,帮助企业找到所需人才,提高招聘匹配度,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求职招聘快车道。(四)持续为脱贫劳动力保障就业。按照“就地就近,方便群众,工作适量,增加收入,稳定脱贫”的原则,以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四送”为内容,以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四到”为目标,全力助推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