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党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党员干部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承担全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承担各级干部党性锻炼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训;承担公务员培训;承担相关学历教育、学术交流。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圣地路49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宗铁岩 | |
开办资金 | 102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06.34万元 | 2981.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党校.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根据疫情实际,为更好的聚焦主责主业,保障教师队伍素质和干部培训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线上培训。4月,我校全体教师参加延安市委党校举办的全市党校系统线上师资培训;9月,参加中央党校2022年度基层干部培训师资网络集中培训直播课程;11月,围绕“基层教师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组织全体教师在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平台参加为期2天的直播培训;11月中旬,参加中央党校开展的全国党校系统为期6天的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师资班培训。此外,在自选内容上,我校依托陕西干部网络教育平台,选择适宜基层党校教学的课程进行学习。这些培训从各个方面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授课水平。尤其是在疫情严峻的压力下,通过各类线上培训,有效拓宽了教学工作的视野,保障了教学力量的不断强化。围绕目标加强演练,提升教师授课水平为适应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学习需求,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充分利用好宝塔区党性教育资源、打造教学环线现场教学要求,在延安县委县政府旧址、冯庄共青团旧址、冯庄知青旧居、蟠龙战役展览馆、蟠龙纸房沟安全旧居、贯屯卫生院刘易事迹展览馆等六个教学点设置了六项校级课题。12名教师两人一组,确定题目进行课程研发,各组深入各教学点进行调研,最终形成现场教学课程。4月至9月,经过多轮说课试讲并顺利通过验收,目前各教学点的课程已成熟并上报区委组织部。从年初开始,我校就党中央在延安奋斗的历程、延安精神、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百年党史、《党章》解读等12门专题课程进行了更新及开发。我校教师根据各自申报课题,扎实进行调研和备课,历经半年的持续推动,进行多轮试讲,提升了教师授课水平。目前所有专题日趋成熟,为下一阶段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开展教学宣讲工作,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在充分教研的基础上,各类培训和主题宣讲有序开展。陕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讲在各乡镇、街道、区属党委部门宣讲效果良好,涉及人数1700余人。此外,还组织教师参与了宝塔区“法律明白人”宣讲工作,随司法宣传队多次赴乡镇街道开展宣讲,培训人数900余人。2022年全国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分课堂运行良好,圆满完成了组织交付的各项工作。为多种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校积极拓宽党校宣传教学工作的思路,横向对接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开展宣传工作。按照区委宣传部安排,组织12位教师围绕二十大文本亮点,依托宣传系统新媒体平台,录制了12讲音频课、12讲视频微课,在全区开展线上宣传。并选派教师7人,分专题参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讨工作。针对线下教学,在要求全体教师把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作为必备课程的前提下,选取骨干力量对经济、文化、社会、法治、生态、党建等几大板块进行专题备课,为我区二十大精神轮训工作做好前期准备。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教学培训工作迈上新台阶。形成基础理论、党性教育、执政能力和区情研究四大教学板块。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建立以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重点,体现延安特色、注重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发专题课程。(二)校际交流展示新气象。一是加强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省委党校、市委党校以及外省党校、干部学院在教学培训、科研资政、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党校、市委党校关于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工作指示精神,强化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责任,加快推动宝塔区委党校建设。三、存在的问题2022年,我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尚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思路仍然比较单一。培训方式大多数采取的是传统“面对面”讲授式培训、实地培训、集中培训等,培训方法较为单一,“网上课堂”、“录播课堂”等灵活形式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教学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因疫情期间不能大规模聚集人群,导致了培训工作受到影响。二是教师队伍结构不优。虽然我校近几年先后引进多名高层次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在现场课的讲授方面已具有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以及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但由于专任教师未形成梯次结构,既有教学经验又年富力强的教师缺乏。教师在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方面不够深入,到基层调研少,讲课与区情结合不紧密,缺乏专题课的授课经验,因此能讲好专题课的教师较为缺乏。三是教学培训和科研资政联系不够紧密,对政府决策服务不够。现有的教学专题、内容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能很好结合,科研资政作用发挥不够,讲义、教案进课堂多,对区上实际工作操作性和指导性不强。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积极对接组织部门,探索党校教师到职能部门挂职锻炼的常态化制度,着力解决课堂“缺地气”的问题。二是夯实日常教研的实效性,尝试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增加“请进来”的环节。邀请各行各业一线工作者就行业特点、发展趋势、面临困难,破题举措等方面进行介绍交流,增进教师对社会行业的深入了解。加强与区级政策研究部门的合作交流,以我区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开展课题调研和科研工作,努力形成有针对性、有参考性的研究成果,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三是继续推动课程体系建设。根据现有教师专业不同,合理分配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备课探索任务。逐步形成科学全面系统的党校课程布局,努力工作抓提升,不断推动我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