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社会捐赠办公室(汉中市社会福利生产办公室)

汉中市社会捐赠办公室(汉中市社会福利生产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5-04 17:32
单位名称 汉中市社会捐赠办公室(汉中市社会福利生产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捐赠款物的接收、仓储、发放;社会福利企业的审核、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43号
法定代表人 楚群飞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02万元 0.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能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办在市民政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职责任务履行情况:目前市社会捐赠办职能职责是指导全市慈善捐赠工作,负责市本级民政局接收社会捐赠款物、捐赠物资仓储和发放工作。一是配合开展各项捐赠活动。今年来,先后开展“中华慈善日”、“陕西慈善周”、“扶贫一日捐”、慈善超市建设、抗洪救灾捐款、乡村振兴网络众筹公益活动、社会组织合力团助力乡村振兴捐赠、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赠等,仅我办累计收到捐赠款283万元,捐赠物资折价164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市乡村振兴、灾后恢复重建、疫情防控等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做好慈善捐赠工作的监管。根据《慈善法》赋予民政部门的职责,我们印发《全市慈善捐赠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关于做好慈善捐赠款物拨付分配信息公开和数据统计等工作的通知》,推进慈善捐赠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对慈善捐赠活动的日常监管,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引导慈善活动有序开展,充分发挥捐赠款物的使用效益,提升了我市慈善捐赠领域的诚信水平。另外,对各县区民政局、市红十字会、市慈善协会、市本级认定具有慈善捐赠资格的有关社会组织我们还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开展慈善公开募捐活动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慈善捐赠引导协调和监管工作力量,理顺内部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提升慈善活动监管水平,畅通爱心到达“最后一公里”。针对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汉中市阳光公益志愿者协会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但发布了公开募捐倡议,并公布了协会账户作为募捐接收账户情况,我们及时发布了依法纠正募捐活动的通知,约谈了协会主要负责人,要求立即停止公开募捐活动,对所有已接收和发放的款物进行详细登记造册,已经发放的款物组织专项执法检查确保全部依据捐赠人意图用于抢险救灾工作,尚未发放的款物,退还捐赠人。三是积极宣传捐赠法规增强慈善意识。市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和下属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慈善法》系统学习培训。部分县区举办了庆祝《慈善法》颁布和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栏,总结了公开募捐资格、网络募捐怎么发起等热点内容,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同时,充分运用新媒体,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收到了良好效果。四是精准实施慈善项目。及时实施困难残疾人辅具配备工作,积极与省假肢中心配合,实施福彩公益金支持困难残疾人假肢配备工作,共为170多名困难残疾人实地开展假肢适配工作,为120多名残疾人配备了轮椅。人员履职管理情况一是岗位职责,分工明确。目前4名工作人员,每人负责一项具体业务工作,都能独立完成。二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能够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精神及各项党风廉政制度,做到不触红线、不闯红灯,在编在职4人未有因工作失误或违规违纪行为受到通报或党纪政纪处分。三是团结有力,作风扎实。市社会捐赠办在推进省、市及局党组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和日常工作中,能各司其职、精诚团结、尽职尽责,形成了一支积极向上、埋头苦干的工作团队。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通过2022年我办扎实的业务工作开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1、发挥慈善捐赠优势,助力我市抗洪救灾、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我们先后开展“扶贫一日捐”、抗洪救灾、乡村振兴网络众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捐赠活动,累计收到捐赠款283万元,捐赠物资折价164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市乡村振兴、灾后恢复重建、疫情防控等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2、极大地提高了我市残疾人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2022年实施困难残疾人辅具配备工作,共为全市170多名困难残疾人开展假肢适配,为120多名残疾人配备了轮椅,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和自理需求。3、慈善捐赠活动不断创新,业务开展规范运行。近年来开展“中华慈善日”、“陕西慈善周”、网络众筹公益活动、社会组织合力团助力乡村振兴等捐赠活动不断创新,同时我们加强全市慈善捐赠领域的诚信水平,加强慈善捐赠引导协调和监管工作力量,提升了业务开展规范运行水平。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回顾过去一年的奋斗历程,成绩喜人,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客观、冷静地审视我单位工作现状,我们在保障改善民生、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还非常重,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一)存在的问题: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慈善事业必将迎来大发展。在组织全市慈善法规、慈善公益宣传,慈善捐赠常规性、专项性的捐赠业务开展,新形态下慈善捐赠活动监管等方面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存在业务量不断扩大、工作头绪多、网络捐赠等新的捐赠形式监管缺失等矛盾凸显的问题。(二)改进的措施:一是加强调研,认真分析目前情况下公益慈善捐赠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建言献策;二是深刻领悟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宗旨理念、政策原则、目标任务、思想方法等,用好三项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办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社会和局里的认可和好评,但在2023年,我们还需发扬成绩,再接再厉。1、继续做好民政公益慈善捐赠工作。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慈善宣传活动。针对社会报道的先进人物和困难对象等遭遇的突发困难这个焦点问题,适时与公益慈善社会组织进行联动公益捐赠、看望慰问活动。继续配合局职能科室,落实“慈善法”,加强对全市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捐赠行为的监督。2、继续做好单位自身建设和发展。工作上严要求,以全市开展的“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为载体,结合2023年新年伊始全省开展的“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暨市委《关于突出‘四敢’导向激发全市干事创业活力的若干措施(试行)》为抓手,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勤学善思、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作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民政工作“三个聚焦”,扎实履行“三基”职责,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全力以赴兜底线、保稳定、促发展,全方位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优化基本社会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民政慈善事业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