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长安区医院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康复等专业疾病的诊治;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涉及资质认可或者执业许可事项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业务范围为准)。 |
住所 |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文苑中路120号 |
法定代表人 |
胡明军 |
开办资金 |
34985.46万元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长安区卫生健康局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34862.9万元 |
116936.94万元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単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1.党的建设持续深化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和创建三甲医院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实际行动,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在为民办实事活动中得以彰显。2.学科发展稳步增强以“创建特色学科、强化重点学科、提升普通学科”的差异化发展策略为导向,持续精准发力、培育学科特色,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妇产科等学科影响力、引领力不断提升。3.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夯实基础护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开通血管通路维护门诊、糖尿病专科门诊、换药中心、伤口造口中心等护理专科门诊,为患者提供便利。筹备组建GCP机构,正式启动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工作。做好公卫工作,全年共接种新冠疫苗5.5433万剂次,24小时核酸检测点检测量为120.5万人次。4.科研工作稳步发展深化院校合作内涵,与5所高校正式挂牌并成立教学医院,与14家高校开展实习合作,本年度来院实习生共294人。全年获批省级科研立项1项、市级立项1项、局级立项1项。全年获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5项,发起并举办“长安心血管病论坛”等高规格学术会议。5.公卫职责坚强有力(1)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583位患者和定点康复医院518位康复患者的救治任务。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有力有效保障全民核酸、入境酒店、三公采样、咸阳机场、高陵方舱等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是做好看守所医疗服务工作。积极承担西安市看守所医疗服务任务,累计抽调30人次进驻看守所门诊部,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建立急救“绿色通道”。(3)是承担120急救分站工作。全区全年急救出诊量为12951趟次,有效出诊10219趟次,处置各种事故救援142起,3死5伤以上较大事故10起。救助无主流浪病人69人次。完成政府指令性医疗保障任务43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2年度荣获国家级荣誉奖项5个,省级荣誉奖项6个,市级荣誉奖项2个,区级荣誉奖项1个,共计14个。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存在的问题:科研基础还比较薄弱,科研水平总体不高;学科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下一步工作思路:(1)抓好新形势下新冠救治工作。根据乙类乙管原则,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感染救治流程及正常医疗秩序,统筹医疗资源,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培训专业知识,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引导群众理性就医、有序就医。(2)持续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完成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验收工作,成立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逐步开展区域检验中心、VTE防治中心建设。(四)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无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我单位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编号:43756321X61011611A1001,有效期2018年1月到2028年12月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度1月被国家呼吸疾病医疗质控中心授予国家二级医院优秀单位2022年度9月被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授ISO15189实验室认可证书2022年度4月被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022年度5月被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护理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度5月被陕西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授予五一巾帼标兵岗;被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优质护理工作先进集体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