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核与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加强核与辐射环境污染监督管理,维护辐射环境安全。业务范围:放射源安全监管;辐射防护和辐射环境执法检查;辐射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调查处理违反辐射防护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6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卢毅 | |
开办资金 | 1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环境保护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47万元 | 16.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检查督导,开展固废申报登记。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及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工作,组织人员积极参加省厅固废申报登记业务网上在线培训,召开固废企业业务人员座谈会,交流工作经验、答疑解惑存在问题;深入各分局、企业调研指导,严格审核申报登记,市县对辖区各产废和经营单位申报登记进行现场核查,开展执法检查、严格把关审核等措施。2.聚焦疫情防控,加强医废安全管控。一是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新增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单位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近期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废水安全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督导各县区分局开展医疗废物和隔离点生活垃圾规范、无害化处置执法检查,全面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二是组织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全体人员按照规定完成核酸检测,开展了局系统人员从外省市返汉流调工作,给局机关科室和城固县分局等单位及时发放了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指导各县区分局科学精准进行疫情防控,全力抓好局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三是持续强化医废收运处置监督检查,督导加强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监管,确保医疗废物全部无害化处置,严防严控疫情传播。开展了对医废、危废处置单位和重点医院(汉中方舱医院)、隔离酒店点医疗废物、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和医疗废水处理多频次监督检查,督导对其规范、无害化处置。3.完善管理机制,加强辐射和危废监管能力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和辐射监管能力,我们代市政府办公室草拟印发了《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汉中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了危险废物和辐射监管机制,对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促进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辐射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升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能力。组织两区两县共计35人参加由省厅专家领导团队开展的辐射环境监管“手把手,教执法”活动,深入企业单位一线,理论联系实际现场教学,提升了我市辐射环境执法水平;积极开展辐射环境监测人员岗前培训、仪器实操培训和自认定工作,组织全市21人参加省厅组织的“手把手,教监测”活动,提升了辐射监测能力,打造了过硬队伍。4.开展专项行动,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先后印发了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加强2022年春节及“两会”期间核与辐射和危险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废弃化学品排查整治的通知》等文件,对辐射和危废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组织深入开展了废弃化学品等危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和严禁工业危废物向农村偷排等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排查整治环境安全隐患风险点4个,向企业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要求企业聚焦环境安全风险,逐一列出问题整改清单,对存在的问题实行销号管理,切实做到立行立改。5.创新管理,加强社会源危废体系建设。向全市危险废物单位致信,大力宣讲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法规知识,增强各产废单位环境污染防治意识和环境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建立信息监管平台,纳入监管危废企业809个,实施网络信息化动态监管;召开推进会、现场督查,促进建立社会源危险废物信息化收集体系建设,严格社会源产废单位危废安全管控。6.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组织协调,开展危废、辐射执法检查,加大了对非法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和辐射利用环境违法问题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全市查处辐射和危废环境违法案件5起,发出行政处罚106万元。对汉中市长庆油田油气经销站涉嫌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调查,该案移送市公安局后,对涉案的6人予以了行政拘留,营造了严厉打击危废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震慑了企业守法经营、促进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7.加强辐射安全行政许可管理。加强辐射安全行政许可管理,截止10月底,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手续3家,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手续2家,办理重新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手续7家,在册登记的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率100%。8.全面开展管控点位监测工作。完成了国控和省控辐射监测点位(1个核预警点、1个城市空气γ吸收剂量自动站、8个国控点和5个省控点)土壤、水、沉降灰及生物采样送样、热释光片投放和陆地γ辐射环境剂量监测、电场磁场强度测量、宇宙射线测量等工作。9.加强信息报道,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一是开展了“六·五世界环境日”危险废物和核与辐射的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危废、电磁辐射科普宣传手册近1万余份,加强了对固废和辐射环境污染防治的宣传;二是加强固废和辐射了监管信息宣传,通过陕西电视台、《汉中日报》、汉中环保网站、微信等媒体,刊发信息宣传稿件16篇;三是组织开展了“六·五世界环境日”核与辐射监测、防护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加强对环保工作的理解,依法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10.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监管能力。注重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提升了整体执法水平;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和“进知解活动”、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夯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为群众服务效率;及时妥善接待处理通讯基站电磁辐射4件投诉,办结率、满意率达100%,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完成了脱贫攻坚、秸秆禁烧等重要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全市申报登记2022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共计107家,产生危险废物单位共计348家,2022年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确保全覆盖,为打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攻坚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止今年10月底,全市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置医疗废物4245吨,其中肺炎疫情确诊/疑似医疗废物17.2吨,涉疫隔离点垃圾1553.2吨,达到了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置医疗废物率达100%;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94人次,排查整治核与辐射安全隐患风险点12个,清查收贮闲置废弃密封放射源8枚。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我们虽然在固废和辐射监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辐射站人员少,执法监管频次不够,检查力度需继续加大;二是县区没有设置核与辐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业务对接不畅通,面对日益繁重的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三是执法监督检查装备缺少,达不到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监管。2、改进措施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自身执法监管水平。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明责、践诺、结果”主题作风建设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继续多方多渠道争取人员编制、工作资金和执法监管装备;加大县区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提升执法监管水平,积极维护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各项新部署新要求,全力防范化解核与辐射环境和危险废物重大风险隐患,切实维护全市生态环境安全,以良好的工作成果检验学习贯彻落实成效。一是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管控。巩固核安全文化宣贯活动成果,建立核安全文化宣贯长效机制,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水平;严格依法依规辐射安全行政许可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开展放射源现场执法检查,及时清查收伫闲置废弃放射源;深入开展辐射利用单位环境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整治环境安全隐患,维护全市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二是全面推进社会源危险废物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源危险废物环境安全监管。三是强化医废管控。强化医疗废物安全管控,加强执法检查,督导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规范、安全收集、转运、贮存和处置医疗废物,确保全市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无害化处置,严防严控发生医疗废物疾病传播和污染环境事故,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关”。四是加强部门协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有效合作,联勤联动、群防群治,保持查处环境违法案件的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危废和辐射环境违法行为。五是加强辐射监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自身执法监管水平。努力争取编制和工作资金,着力解决市县基层核与辐射执法机构及人员问题;加大市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力度,培养一支核与辐射专业化人才管理队伍。六是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执法监管水平。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强化自我约束,转变工作作风,防范廉政风险,保持忠诚干净的政治本色,练就实干担当、敬业奉献的良好作风,提升执法监管水平,坚定当好生态环境卫士。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