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长安区林业资源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完善林业服务体系,促进林业资源优化配置。林农、林业经营者、林业协会的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服务;林农实用技术培训;林业科技、林业生产经营等服务;林权纠纷、林地承包争议地调处工作。 | |
住所 | 西安市长安区新华街2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长红 | |
开办资金 | 17.5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长安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81万元 | 17.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中心在秦岭保护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一)野生动物保护和救助工作中心大力宣传认真贯彻”一法一办法“,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宣传活动,现场解答群众咨询问题,发放环保袋及宣传单,发放各类资料300多份;在2月23日由长安电视台野生动物专题报道1次,先后推送长安宣传、西安电视台、新华社客户端播放;4月22日第52个世界地球日当天长安台专访1次。通过以上各种举措,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大意义,以之来推介长安生态文明成果。今年以来,中心一直秉承科学救助的理念,共救助野生动物118起,合计各类野生动物129头/只,包括国家一级金雕2只;国家二级斑羚、斑头鸺鹠、燕隼、红隼等39头/只;省重点及三有保护动物小麂、蓝孔雀、白鹭、夜鹭、鼹鼠等41头/只,其它及外来物种蓝狐等47只。省市区电视台、报社等多家家媒体进行了正面报道。按照局《关于统筹做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通知》,中心承担野生动物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目前,会同林业站已完成杨庄、引镇街办样线调查;完成引镇清河水库样线调查、黄良花卉市场市场调查、沣峪大观园放生池问卷调查,系统已提交成果4次。(二)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防和处置保证每周监测巡查,及时掌握迁徙鸟类的种类、数量,专人记录,通过电脑、手机采集系统客户端进行实时上报,上报信息包括线路视野内栖息的禽类种类及数量的常规情况,和发现异常情况的快报窗口,在上报常规情况的同时,将巡护线路和巡护时间也同时上传。今年以来,处置我区辖区的野生动物斑羚、小麂、豪猪、果子狸、水獭及禽类红隼、斑鸠白鹭等非正常死亡事件26起,与区动物兽医部门和街办,按程序对死亡动物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野生动物监测、救助工作可以使受伤的动物生命最大限度得以延续,可以更好的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在去年取得的架设经验基础上,5月起中心动保人员精心踏查、走访库峪野生动物栖息地及迁徙路线,在野生动物种群活动区域松岔沟架设安装高清红外夜视自动检测仪3台;经过踏勘,在大峪仙鱼沟监测点架设3台;在石砭峪左背沟监测点架设红外夜视仪4台,经调试现均已开机运行。目前5个兽类监测点安装的14台监测设备运行良好,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维护及正常运转;及时掌握迁徙鸟类的种类、数量,保证每周5个禽类监测点监测巡查,坚持禽类一般时段周报告上传制度,及时做好监测报表;统计各林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上报数据,对其辖区内发生发现的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区秦岭保护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日常巡护、监测、防控工作,有效维持了我区生态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群众安居乐业。(二)生态扶贫、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的中蜂项目实施良好。由于疫情原因,每年在王莽、五台、滦镇等沿山8个街办开展的蜂农中蜂养殖技术培训工作无法开展,为此,我中心建立了中蜂养殖户联络群,预备了中蜂养殖技术、病害防治资料100余册,随时准备给养殖户送到手中。在调查一起石砭峪老龙桥黑熊毁坏蜂箱偷食蜂蜜事件时,经现场查看,虽然毁坏数量不大,由于没有防护,联络群指导蜂农做好蜂场周边防护,加快推进实施《长安区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试点实施方案》,让林农损失降至最低,加大步伐脱贫致富。三、存在问题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由于历史原因和机构改革,我中心职能不清,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受局文件安排,区编办未将野生动物保护职能赋予我中心。干部职工对新知识、新技术更新学习不够,有待加强提高。干部职工对当前生态保护新形势思想认识还不到位,思想及工作意识急待提高。职工年龄结构偏大,给某些工作开展带来挑战。2023年工作思路加强职工思想教育,迅速提高业务技能,提高政治站位,以最大的决心、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执行长安的生态文明建设、大秦岭保护各项政策、决定。加大宣传力度,多方位、多途径的宣传涉林法规,使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组织好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保证高效工作。完善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机制,快速反应,高效处理。做好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提高软件和技术手段掌握程度。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023年,市动植物保护站给我中心调拨58台红外夜视仪,我中心将重新勘察架设点位,按时保质完成58台红外夜视仪布点、架设、安装任务。进一步健全兽类监测电子台账,安排专人负责保证资料收集、设备维护及正常运转,定期收集松岔沟、仙鱼沟、栈道沟、左背沟、韭菜滩监测点数据资料,进行长安野生动物资源分布、疫源疫病数据分析。继续做好动物救助工作及野生动物伤人损物补偿调查工作及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完善内部管理,强化作风整顿,关心职工生活,建立激励机制。积极配合区秦岭保护局做好我中心机构调整及职能转换等工作。继续高效完成区秦岭保护局交办的其他工作。四、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我中心严格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恪守涉林范围,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也未发生一起投诉。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