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实验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迎宾大道33号院 | |
法定代表人 | 孙郡霞 | |
开办资金 | 35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348万元 | 164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实验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26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学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定学校高质量发展方向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一岗双责”和纪检监督责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主体责任;在公众号、红娃娃宣讲平台等意识形态管理阵地分享精选党史知识、演讲红色故事,营造“党的二十大”浓厚学习氛围;定期召开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保障了在党的二十大期间网络安全工作。深化组织建设工作,按要求开展“三会一课”,开展清明节网上祭英烈、“过政治生日忆入党初心”党员政治生日等主题党日活动。(二)抓实精细管理制度,激发学校高质量发展活力1.规范依法办学行为。学校坚持“三重一大”决策、校务公开制度,厉行勤俭节约,依法治校,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行风;召开了二届四次教代会;加强学籍管理,完成学籍注册和转入转出变动,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扎实推进“控辍保学”。2.落实精细管理制度。学校按照总支把方向、校委定章程、处室抓规范、年级抓落实,年级统管自治,最大程度地调配本年级各项工作与教育教学资源,提升工作效能;狠抓常规管理,提高育人水平;严格控制课内和课外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负担;规范汉字书写,加强阅读交流,分年级、学科开展特色课堂和学科竞赛,陶冶学生情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严格“两操一课”,落实体质健康检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探索自主特色品牌。组织召开第五次少代会,推选新一届大队委,大力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坚持中队值周制度,发挥“红领巾示范岗”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深化和加强“红娃娃”特色活动,精心打造了“红娃娃小舞台”“红娃娃书画展”两个平台,不断丰富“红娃娃”系列自主管理品牌。4.全面深化家校共育。受疫情影响,学校分年级组织召开了家长会,发放开学、节假日、防溺水、疫情防控等告家长书,全面深化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5.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学校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先后委派骨干教师赴宝塔区、子洲等地送教送培,辐射引领千余人次;承担了宝塔区教育局三批跟岗培训任务;精准帮扶姚店、川口两所帮扶学校的能手培养工作。6.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学校开展了贫困生救助等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了陕西省慈善协会“十元关爱”爱心捐助活动。7.深化书香校园建设。开设校园晨读栏目,每天课前诵读中华经典,提升学生阅读兴趣;语数英学科相继开展了系列读书活动,建设楼道读书吧,学校书香氛围浓厚。一名教师被评为首届“推动陕西阅读十大人物”,一名教师被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教育读书先进个人。(三)全面提升育人水平,筑牢学校高质量发展基石1.铸魂育人,全面夯实教师职责。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继续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六个一”长效工作机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好学生“四个引路人”。一名教师被授予“全国优秀少队辅导员”荣誉称号。2.加强培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学校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先后开展了岗位练兵达标活动、各学科教材解读、网络研修,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持续开展“领航行动”“名师引领”工程,壮大骨干教师队伍。两名教师在第十二批陕西省特级教师评选中,顺利通过考核确定为培养对象,一名教师取得了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称号,两名教师遴选为第八批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注重实效,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依托学校“向阳”主题文化和“向阳红”课程体系建设,紧扣新课标,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及“成果+”课题推广工作。4.狠抓常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规定,从常规出发,落实常规巡查,抽查作业教案,期中期末常规检查;在“减量增质、多元互动、注重实践、差异发展”的作业设计理念下,引导教师分层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作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保障作业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做到“减负不减质”;严格落实“三个一”评价标准,积极展开实践研究,形成了多项典型经验做法,《母鸡》《成数》《我的假期我做主》《姓氏歌》荣获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二等奖,理论著作《习作式体验》被省教科所评为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5.品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坚持深入建构“向阳红”课程体系,积极传承、弘扬、践行延安精神,深挖、整合各类课程资源,形成了以“铸魂、启智、追梦”为主要内容的《用延安精神立德树人“向阳红”课程构建与实践》成果,有力践行了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教育精神,目前,此项成果正在参加国家级教育成果评选。(四)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丰富学校高质量发展内涵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组织全体班主任进行了管理经验分享交流;以问题为导向,召开了班主任及年级主任专题会议,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2.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结合安全、节约、文明、健康睡眠、合理使用手机及爱党爱国等方面,进行国旗下演讲、主题队会、红娃娃广播、“年级文明讲堂”等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言行,夯实学生养成教育。3.积极开展主题教育。从国防教育、心理健康、防灾减灾、二十大学习等方面出发,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少先队员与西藏阿里孔繁森小学进行手拉手书信交流等活动,立德树人效果继续加深。4.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坚持劳动育人,组织开展“开心农场”实践种植活动和“体验红垦生活,感受劳动之美”研学活动,强化了劳动意识,提高了劳动技能。5.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喜迎二十大”年级组系列比赛、“军事教官进校园”活动,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6.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体、音、美、科学、文化五个大的方面,设立兴趣社团、二年级继续开展选班走课活动、通过“三节一会”等一系列活动,夯实了学校体育、美育及常规德育工作,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五)提高保障服务水平,营造学校高质量发展环境1.扎实开展防疫工作。学校认真落实“两案九制”,成立疫情防控专班,夯实防疫责任;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和要求,摸排师生健康状况,配合防疫部门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加大物资储备数量,购置口罩、手持测温仪、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定期对全校进行消杀;严格门禁制度,落实“五个一律”要求,确保疫情不进校;实行错峰上下学,降低师生感染风险;根据疫情形势,实行线上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安全。2.坚持做好常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了校园反恐防暴演练、微型消防站灭火救援演练和“11.9”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和流行病防控工作,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3.坚持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进行常规维修,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积极争取资金、高效利用资金,完成校园环境美化净化、学生桌椅更换、校园设施改造等项目。4.积极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好教职工慰问工作,积极为教职工办理生育、养老等保险,努力为教职工排忧解难;组织开展“中医进校园”活动,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了中医保健服务;举行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桃李满天下花好月更圆”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教职工亲子线上阅读分享会、排球友谊赛等活动,架起学校与教职工之间的“暖心桥”,调节心情,释放压力,温暖情感,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生态。二、存在问题一是精细化管理还须进一步加强,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做实做细日常管理,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二是需要转变工作思路,以问题为导向,追根溯源,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三、整改措施一是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理念,加强教学管理,探索在“双减”政策下教育教学新模式;二是锻造“德才兼备”队伍。继续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打造新一轮的骨干教师体系;三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坚决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在个性发展、“双减”工作、课后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四是安全保障警钟长鸣。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全面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四、下一步打算后期发展主要目标是: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使命,追求品质教育,积极探索在“双减”政策下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模式;提升教育现代化,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国家考试标准化考点、陕西省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陕西省教育资助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基地培养建设学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