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长安区滦镇中心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普通外科专业、妇产科;妇科专业、儿科、口腔科、传染科;肠道传染病专业;呼吸道传染病专业、急诊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中医科;内科专业;针灸科专业;推拿科专业。 | |
住所 | 西安市长安区滦镇东街5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姬朝 | |
开办资金 | 1896.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长安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61.14万元 | 891.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按照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活动;1、滦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现有党员19名、预备党员1名,随党学习积极分子3名,支委会组织健全,职责明确。设置党务公开栏,建立群众投诉处理机制,聘请辖区2名“两代表一委员”作为行风监督员。2、扎实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强化政治理论武装,以实际行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决战决胜疫情防控、党建引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重点工作任务中,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3、医院始终保持、发扬市级文明单位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精神文明建设学习教育,巩固创文成果,提升医院形象,加大对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培养,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将文明单位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制作宣传栏10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板15张,文明创建展板30块,控烟宣传栏2张、标牌1500余个,印制发放控烟折页3000余册,组织党员进社区开展巡回义诊,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成功荣获“老年友善”荣誉称号。4、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发展党员,2022年吸收1名同志为预备党员,为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建立党费收缴工作台账,每月20日足额收取党费,经公示后全额上缴,无少交、拖交、隐瞒等情况发生,无私自使用党费情况,5、我院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班子成员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能扎实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高标准完成。6、发挥党建引领,在助力乡村振兴、垃圾分类方面工作成效明显。负责辖区28个行政村432户1045名脱贫人口的健康帮扶工作,管理大病168人,大病救治率100%;安排垃圾分类引导员、巡查员,引导和指导职工、群众规范自觉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做到制度上墙、公示上墙、宣传上墙,全年对院内职工开展垃圾分类培训12次,制作展板、公示牌20块,院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10余次,教育和引导职工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分类投放,顺利通过区级、市级垃圾分类示范点验收。7、工会组织健全、独立,设有专用账户、并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工会财经制度和相关要求。工会组织关注职工的工作与生活,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及时发放慰问品,以此表达对广大职工辛勤工作的谢意;积极主动对患病职工、丧亲职工家庭进行慰问。8、安全生产长抓不懈,全年举办消防演练1次,召开消防培训4期,配置灭火器26个,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0次。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为我院配备大型制氧设备,开通集中供氧通道,设专人负责巡查确保安全运转,制定了安全生产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层层落实,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无死角全覆盖,全院无重大违法违纪事件及不安全事件发生。全年信访、维稳大局稳定,各项工作开展井然有序、稳步推进,行政效能不断提升。9、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院上下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持续常态化推进,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实施,为有效做好新冠疫情应对和组织实施,按照要求及时开展全员诊疗方案、防控方案的培训,对全员进行穿脱防护服基本技能考核,开展应急演练10次,坚决执行“十个严格、九个一律”要求,严把预检分诊关口,不断完善医院防控方案,层层压实责任,紧紧围绕疫情防控、院感控制相关要求,明确职责,将工作要求责任到组、责任到人,全方位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适时修订医院防控方案,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确保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指导性。10、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不断完善并严格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加强医疗文书的书写和点评,执行自评、科评、院评三级评价制度。定期对门诊病历、住院病历、门诊日志、处方、各种辅助登记等进行点评,杜绝不合格医疗文书,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实行行风民主评议,加强群众监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以群众满意为最高目标,自觉抵制医药行业的不正之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确保良好医疗秩序增强依法执业意识,不超范围执业。定期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事故纠纷防范知识培训,增强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全年未发生医疗纠纷及事故。11、全年组织集中业务培训30次,派出1名同志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名同志参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组织院内医师培训18次,举行大型义诊13次。12、与长安区医院签订“医共体”协议,区医院下派外科专家定期坐诊,充分利用区医院优质医疗资源重点在医院管理、质控、院感、医疗、护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加强。分级诊疗工作有序开展,制作宣传展板,宣传册,工作流程,转诊程序,全年上转患者10人。13、全面打造中医特色科室,改造房屋,购置设备,引进人才,增加中医住院业务,开展中药代煎便民服务,中医业务工作有了明显提升,为下一步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及中医药先进单位复审奠定了坚实基础。14、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杜绝医源性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医务人员持证上岗,重视手卫生消毒,消毒检查记录齐全;与卫达公司签订医废合同,医疗垃圾每天收集有专人、集中规范化处理,全年无院内感染事件发生。15、严格执行医疗耗材、医疗器械采购程序,扎实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组建药事委员会,制定临床用药议事制度。16、不断完善医院人事劳资制度,请销假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劳资管理文件齐全,劳资档案分类规范整理,人事档案有专人管理,工资按时发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等及时办理;为临聘人员购买了“五险”确保队伍相对稳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服务、健康促进的方针,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截止12月31日,居民健康档案建立58902人份、电子档案58902人份,健康档案建档率96.54%,65岁及以上老人5775人,体检率70.5%;孕产妇健康管理423人,管理率98.82%;0-7岁儿童健康管理4429人,管理率98.2%;结核病管理30人,管理率100%;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392人,管理率93%;免费发放各类药具21410盒;全年辖区大疫情网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333例,均按照要求流调管理;预防接种门诊使用疫苗全程追溯系统,硬件、软件、人员配备齐全,辖区实现集中接种,计划免疫建证、建卡4458人,建证、建卡率达100%,计划免疫全年接种11437剂次,出血热疫苗接12497针次,接种率97.8%,八苗全程接种率95%以上。目前辖区共摸排管理6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7155人,其中标红412人,标橙1168人,标绿5575人,均实行动态管理,并按照频次要求开张随访工作。全年门诊接诊量3.2万余人次,住院患者344人,业务收入890万余元,其中药品收入612万余元,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报销8404人次,报销315190.98元,慢病报销402人,报销65804.71元,城镇职工医保,提供刷卡服务521次,刷卡金额48937.64元。“120”急救站点正常运转,全年共接单498次,退单67次,成功转运病人431次,接送三无患者3人次,未发生纠纷和投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120”工作人员不稳定,无经费支持,医院经济压力较大。绩效考核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2023年度工作思路党建统领全面工作,加强“三会一课”制度,提升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凸显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利用与长安区医院医共体优势,选派工作人员进修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优化绩效考核方案,推进“两个允许”政策有效实施,激发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加大安全教育力度,重点开展消防安全演练,院前院内急救演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继续完善和优化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方案,加强村卫生室考核,提高整体服务能力。继续在“优质服务基层行”上发力,力争通过推荐指标验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75021001561011611C2101)有效期:自2020年01月0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