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市长安区文化馆

西安市长安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3-05-04 15:25
单位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组织、培训、创作团体团体管理、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民间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文苑中路长安文化中心
法定代表人 徐小毅
开办资金 360.7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9.67万元 190.6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加强大家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自身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从多方面入手,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制定了操作性比较强的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积极主动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政治、业务培训,提高班子成员的领导决策能力和业务工作本领。二是坚持民主与集中原则。凡是确立和部署重大工作任务、查处违纪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人事、单位大项财务开支等重大事项,都由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职工代表展开讨论达成共识,集体研究决定。三是认真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班子成员形成分工明确,权责分明,互相协调,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二、严格按照文化服务宗旨和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2022年文化馆以建设“美好长安”、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为目标,以加强内部管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强化服务意识为宗旨,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长安区文化馆做好场馆设施向市民免费开放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系列“节庆”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了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1、长安区文化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创新服务,充分利用在线文化馆公众号数字平台,加强内容更新,积极开展线上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分别举办了“线上”2022年庆元旦文艺演出、“欢乐过大年群众文艺汇演、“喜迎中国年”2022线上书法作品展、国画展共计6场文化活动,参与人数2400余人,营造出了热闹、祥和、欢乐、喜庆的迎新年氛围。2、举办了“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2022长安区红五月线上音乐会活动;区文化馆分别与郭杜街道凤林社区、居安路第一社区、书香路社区共同举办3场西安因你而美——“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长安区红五月社区音乐会;组织馆办合唱团参加了“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2022西安“红五月音乐会”大型群众歌咏展演;组织人员参加全市群文系统业务干部技能大赛和广场舞培训;组织馆办舞蹈队、合唱团、管弦乐团、民乐团、诗社等开展日常排练培训。举办了“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五一”线上书法展和线上国画展;“到人民中去”长安区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八十周年——青年文艺作品展;西安因你而美——“多彩童年快乐六一”少儿绘画展;完成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评估工作;挖掘整理区级非遗项目资料申报书13份、传承人申报书4份;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西安市非遗项目文创研发展示活动和滦镇文化艺术节非遗项目展示活动;组织非遗项目走进翠华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非遗展演活动。3、举办少儿暑期书法、绘画、声乐、工艺培训;组织馆办团队的全年培训及节目编排;举办庆“七一”诗歌朗诵和秦腔演出活动;依托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活动开展各类线上、线下书画展览3场;组建长安区文化馆少儿合唱团;举办庆“十一”国庆节秦腔演唱会及迎新春音乐会、诗歌朗诵会;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宣传展示活动,完成“非遗”三级传承人考核工作;做好非遗线索普查工作;组织非遗项目申报专家研讨会,申报8-12个非遗项目;做好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维护工作,发挥网络平台优势,进一步做好文化馆各类宣传工作。三、取得的成绩西安市长安区文化馆在西安市长安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的领导下,积极探索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长安文化馆全力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整合文化馆优秀资源,依托数字化技术,建立线上线下联通互通的系统。长安文化馆的数字化平台建设,突破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和时间的制约,尤其在疫情管制期间,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全方位做好各项群众文化服务工作,让群众享受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果。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存在问题(1)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创造性还不够,思想观念上有一定的束缚,在服务方式和方法上比较局限,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调研,对服务的领域和模式不断探索。(2)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能不够强,对提供较高层次的服务和咨询有难度,文化馆工作人员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着群众文化艺术产品和活动质量,需要不断加强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学习。(3)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长安区文化馆现有职工1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人,按照二级馆达标要求,现由于馆内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还有许多馆内常设项目部不能正常开放,业务人员缺乏,文化馆需要引进部分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优化文化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发展水平。(二)改进措施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工作需要,满足新时期下对文化馆工作的新要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时加强同兄弟单位的合作,进一步扩大文化馆在全社会的影响,吸引更多的群众走进文化馆、利用文化馆,促进市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积极引进高水平文化人才,并鼓励和支持在职人员培训学习,通过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和组织全体干部进行业务学习,全面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围绕长安区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大局,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按照文化馆工作的职能职责,大力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抓好重大节假日的文艺演出活动,继续联系并挖掘业余文艺作者,抓好文艺创作。根据群众需求,积极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和申报工作。五、资产损益情况2022年,长安区文化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有关规定,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本着务实节俭的原则,坚持创新办活动,专款专用,量力而行,资产损益、收支平衡。六、其它报告情况2022年度,我馆始终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未涉及诉讼和社会投诉,未接受社会捐赠资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