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长安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才交流提供服务。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人才引进的相关服务,人事代理 | |
住所 | 西安市长安区青年南街1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锋 | |
开办资金 | 5.7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长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1.85万元 | 53.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2022年我单位严格按照本单位的服务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着力为人才交流提供服务,解决广大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大力收集人才供求信息,为用人单位推荐合适的人才,人才引进的相关服务,人事代理等工作顺利开展。二、开展业务活动(一)就业工作区人才中心立足主责主业,强化履职担当,用心用情用功开展稳就业保就业各项工作。以“不见面服务”方式对辖区企业开展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求职者搭建高效便捷、人岗相适的线上招聘求职对接平台,同时汇总企业招聘信息发布市人才招聘网站。今年共线上微信公众号发布8场招聘会。线下招聘会共12场,其中校园招聘会8场,专场招聘会4场。专场招聘会共4场:(1)为王莽敬老院进行就业推荐;(2)8月30日为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举办公开招聘会;(3)8月30日为西安市明秦王墓管理办公室举办公开招聘会;(4)8月30日举办“服务攻坚促就业暖心援助解民忧”---2022年长安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线下招聘会。为落实党中央“六稳、六保”政策,区人才中心高度重视就业见习工作,多措并举,不断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区人才中心2022年计划完成就业见习290人,人才中心积极办理就业见习推荐,2022年全面共达成就业见习687人(目标任务290人,完成率236.90%)。根据陕西省卫考办公室发布的《陕西省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关于2022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陕卫考办发[2021]2号)精神,长安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开展2022年度卫考报名现场审核工作,虽因疫情原因已转线上审核,我中心工作人员在响应政府号召抗击疫情的同时对考生所提交资料进行线上审核,截止1月3日审核结束,我中心共审核资料534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今年开通线上缴费,我中心通过公众号发布、业务大厅粘贴宣传资料、业务大厅大屏幕等方式对线上缴费步骤进行宣传,提高养老保险缴纳办事效率,方便群众足不出户缴纳养老保险,现已完成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975人。全年办理人事代理3019人,其中应届毕业生2176人、往届毕业生277人、调入档案443人、自考档案103人,转出档案1148人,区事业单位离职20人。区人才中心2022年共办理《就业失业证》38人,其中2人由失业转为就业状态。根据市人社局下发《关于做好2021届高校毕业生“西安乐业卡”发放工作的通知》(市人社函【2020】627号)文件要求,区人才中心积极开展2021届高校毕业生“西安乐业卡”申报工作。按照市人社局安排部署,根据区人社局要求,我中心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通过公众号发布、业务大厅大屏幕、宣传彩页等方式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并通过线下校园招聘会、线上直播等方式进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2022年4月9日,我中心受邀参加宏志助航计划陕西师范大学2022届高校毕业生系列招聘会,为200余位毕业生进行政策宣讲;4月13日,受邀参加西安翻译学院2022届毕业生综合类校园招聘,受邀企业57家,提供岗位500余个,明确毕业生就业趋势;5月10日,区人社局和我中心同20多家企业在西北政法大学举办“2022年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之校园招聘会”,力争为每一个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6月17日、6月24日,我中心联合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中原网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举办陕西师范大学招聘专场,对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宣传和解读,为毕业生带来更优质的服务。7月,我中心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扎实落实“凝心聚力稳就业多措并举惠民生”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8月1日,我中心召开长安区就业见习政策培训会,引导未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活动,促进青年就业见习工作可持续发展。(二)党建工作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截止目前人才中心现有流动党员1950名,2022年共转出流动党员158名。区人才中心积极进行发展党员工作,2022年共发展积极分子2人,转正党员2人(12月转正2人),发展对象转预备党员2人。同时区人才中心党总支向区人社局机关党委上报流动党员管理情况,其中包含对部分失联流动党员开除党籍、除名等管理办法。2022年3月长安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总支开展了“红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延安精神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征文活动;5月,区人才中心为喜迎二十大顺利召开,举办了“强国复兴有我”诗词歌颂主题活动;10月我们16个支部的流动党员自行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并提交自己的心得体会。(三)疫情防控工作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人才中心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统筹指挥区人才中心防疫工作。为保证单位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区人才中心配合物业对办公区域、职工灶及单位大门等区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细致责任划分,同时要求单位大门严格做好扫码测温工作,并安排专人对单位大楼、职工灶等区域一日三次,按时进行人才中心配合西市小区物业设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站,根据上级要求派专人值守对于进出小区的人员、车辆,逐一核对身份证,检测体温,消毒,登记,切实做到“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同时,我中心协助物业做好核酸检测前期准备工作,组织西市小区居民参加全民核酸,保质保量完成核酸检测。区人才中心高度重视包抓技校中交二公局技校疫情防控工作,区人才中心主任刘锋多次前往中交二公局技校余校领导、疫情防控工作专人见面,开会商讨疫情防控工作如何开展,不定期对技校进行防疫突击检查,配合包抓技校对疫情防控落实到位。并在区人才中心指导下,中交二公局技校成立防疫工作小组,设防疫办公室,并安排专人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制定相应的疫情防控方案,做好技校进出人员扫码测温登记工作,同时做好校园消杀工作,并每日统计全体师生身体情况及旅居史。区人才中心同区人社局一起负责广天苑小区核酸检测点,共同建设布置该核酸检测点。并于第一时间进行排班,安排我中心干部扎根广天苑小区核酸检测点,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维护现场秩序,保障现场后勤与医护人员通勤。三、取得的社会效益积极组织召开招聘会,促进毕业生就业,用心用情帮扶、使有就业愿望的大学生达到100%的就业,暂无就业愿望的大学生也给其积极推荐合适的岗位。为档案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托管的所有学生提网上自助供缴纳养老医疗保险、党费等一系列便捷的服务,得到的广大学生的认可。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存在的问题:1.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区人才中心开展流动党员及档案转至户口所在地社区、街办、村或工作单位党组织的分流工作,现有流动党员难以分流,部分流动党员在外地就业,往返困难,难以管理。有些流动党员在未设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就业,单位无法接收组织关系,户籍地的社区、村委会党组织不愿接管,造成人才中心流动党员难以转出。同时区人才中心根据上级要求不接收新的流动党员。以上两项工作因无文件依据,正常实施均有困难,望上级部门给予区人才中心解决方案及流动党员分流规范标准。2.人才中心现有人事代理工作中发现问题,由于行政区划,部分档案不属于长安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但由于档案已经存放在人才中心,需移交,交接过程困难。3.区人才中心按照上级要求开展“放管服”以来工作业务量剧增,导致原编制人员完全不能满足当前人才服务工作开展,需增加编制工作人员。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大对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继续完成市上下达的工作任务,按照2023年目标任务完成就业见习和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贷款工作。2.提高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2023年计划完成就业见习基地审批认定及培训工作。3.为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按任务要求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并在区人社局的支持和就业资金到位的情况下积极开展进校园招聘会。4.为保证112名脱贫高校生以及今年教育局、乡村振兴局移交的83名中高职脱贫毕业生帮扶到位,区人才中心将继续做好就业扶贫工作,将就业扶贫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5.为了继续做好流动党员日常管理工作,加强流动党员分流、转入转出、督促党费缴纳、进社区、村组调研失联党员情况并做好统计工作。6.继续做好档案核查、审核、整理工作。7.在2023年全面实现职工医疗保险线上缴费通道。8.做好饲料站等改制单位转企工作。9.积极承接落实航天基地移交工作,按照《西安市长安区承接落实航天基地移交社会事务工作方案(暂行)》的安排,通力配合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