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市长安区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

西安市长安区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4 15:08
单位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的社会动员、推广实施、分类收集体系建设。参与城乡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规范标准和发展规划;组织城乡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的宣教、培训,检查、督促、考核和评价及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产业化研究等。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52号(西北饭店中门)
法定代表人 闫育刚
开办资金 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万元 5.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中心在城管局的领导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2022年先后制定印发了《西安市长安区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西安市长安区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执行生活垃圾“不分类、不收运”的通知》等文件。开展大型专题宣传8场次,社区宣传324场次,入户宣传23万余户(次),发放资料32万余份;培养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精英讲师4名,讲师4名,累计开展知识讲座35场次。今年以来对小区督导检查1578次,执法检查5006次,处罚236起,罚金37.475万元,教育劝阻1553人次,督促整改981人次。二、取得的主要成绩2022年长安区在全市21个区县、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比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全市清洁行动中取得全市第一名,一、三季度在全省垃圾分类示范区评审位列第二名。存在的问题(一)一年来,受疫情影响,垃圾分类工作受到了一定约制,大型宣传活动较少,宣传及培训频次不足,宣传效果有所下降,市民分类意识及分类质量有所下滑。(二)老旧小区、三无小区的监管力度不足,老年人分类意识不高,二次分拣现象时有发生。(三)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和示范村创建工作还需加强。(四)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不够。对不履行管理责任主体单位、个人以批评教育为主,处罚力度较小,警示作用不够明显。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工作亮点。(二)严格落实10+16工作机制,及时对接相关部门、街办,发挥联席会议工作效能,压实责任,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以及街办对辖区垃圾分类的属地管理责任,做好源头减量,资源利用化、无害化处理。(三)以分类成效为抓手,坚持“不分类不拉运”,试行“不分类不投放”工作机制,倒逼市民分类习惯的养成,实现源头减量,试行成功后在全区进行推广。(四)加大分类执法力度,对不履行《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应条款实施行政处罚,倒逼小区物业切实履行垃圾分类主体责任。(五)创新工作模式,严格落实考核排名奖惩制度。做好示范引领,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省、市级示范区、示范片区、示范单位、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开创以点带片、以片带面、辐射全区的示范引领新模式。(六)建设一座清新靓丽、寓教于乐、富有长安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提升市民的参与度,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七)举办生活垃圾分类短视频、摄影创意大赛。依托高校大学生及摄影爱好者,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宣传的广泛性,促进全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普及率。(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综合管理体系,使管理精细化,运行智能化,对全区居民小区建档立卡,规范运行,无死角监管。2023年,我中心将按照上级工作部署为指导,团结一致、创新工作、打破瓶颈,求真务实、稳步推进、再创佳绩,使我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陕建市发〔2022〕55号关于全省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工作评估情况的通报一季度全省排名第二陕建市发〔2022〕103号关于全省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工作评估情况的通报三季度全省排名第二市生活垃圾分类专刊第7、8期区县排名第一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