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市长安区广场设施管理服务中心

西安市长安区广场设施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4 15:07
单位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广场设施管理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广场、公园园林绿地日常管理和养护;道路清扫垃圾及垃圾清理;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维持广场秩序;协助有关部门对设施、绿地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樱花广场西北角樱园食府三楼
法定代表人 谢旭东
开办资金 310.1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城市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8.47万元 213.8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城管局领导的坚强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在我单位党支部引领下,抓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规范组织生活和议事程序,广场办本年度召开支委会12次,组织生活会4次,党课学习5次,召开关于作风专项工作会议学习8次,参观学习红色革命基地1次,组织观看作风建设警示教育片3次,开展谈心谈话提醒13人次。同时,以上率下,发挥各班、组长负责人的模范带头作用,工作“抢在先、干在先”,敢于叫响“向我看齐”,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无规矩不成方圆”,狠抓日常养成,一点一滴抓养成,着重培养大家事不过夜、马上就办雷厉风行的作风,让区、局指示精神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第一时间执行、高标准完成。在单位内全面推动各项制度落实,细化人员分工,落实责任到人,形成由上到下分级管理,“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良好工作氛围。我单位管辖全区75座公园广场,为更好的落实广场保洁工作,协调外包公司对区域进行片区分组管理,每个片区由指定的工作人员负责,实行定员定岗、定职责的管理方式,负责对各自的辖区进行全天候清扫保洁。定期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各公园、广场环境卫生进行地毯式清理;广场持续每周开展两次大擦洗大清理活动,重大节假日的大擦洗工作。定期清理人工湖、喷泉池等卫生死角。城区内97座公共卫生间都在我单位管辖范围,为更好的管理、完善公厕卫生管理标准,细化责任分工,我单位督促外包公司对工作要求加强监管,做到卫生洁具完好、洁净,各项卫生指标符合要求,保持公共设施干净整洁,水池台面无污渍,达到“五净四无”(即地面净、蹲位净、蹲坑净、门窗净、周围环境净。无蛆蝇、无溢水、无明显臭味、无乱堆乱放)质量标准,加大巡查力度做到人走坑净,积极维修公厕内公共设施,确保设施完好都可正常使用。设施维修方面:落实广场设施损坏即刻报、即刻修,定期对广场内的公共设施健身器材安全座椅等及时维护保养,确保设施完好供广大市民正常使用。全年对广场内的雕塑进行油漆刷新靓化,对35座广场所有木质座椅重新刷漆和保养,对广场内自行车及电动车停车线重新划线,对广场内的路面破损基石缺角少块修缮更换380余处,座椅维修173座,个座椅刷漆10个、维修健身器材20个、健身器材刷漆15个、修缮保洁工具箱10个、下水井加网58个、灯具维修35个、花草牌维修2个标识牌、温馨提示牌维修10个、门窗5个、灯箱片108片。(2)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对外包公司的监管力度仍需加大。从检查情况看,广场管理还难以达到“平时与节假日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安保和保洁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脱节。公厕管理人员素质及培训有待加强,设施、设备维修未能第一时间解决。广场秩序及噪音问题长时间存在,尤其是噪音扰民问题,同一位置长时间多次投诉未能彻底解决。需要积极创新工作方式,解决市民诉求。(3)2022年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对外包公司监督管理。继续抓好日检查、周评比工作落实,对存在问题建立登记消号制度,紧盯问题整改,完善协作机制。细化对外包公司保洁工作考评细则,落实监管责任,不断提升工作质量标准,指导外包公司加强保洁、安保人员管理,确保广场公园、公厕整洁卫生、秩序井然。二是巩固文明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娱乐休闲氛围。以美观度为基准,加快设施设备出新,对所有公共设施进行及时维护保养,对公厕进行提升亮化。以满意度为基准,加快处置市民反馈,对12345关于公共问题的反馈,第一时间及时处置,并和反馈人进行沟通,反馈处置情况和结果,最大程度得到市民的认可和满意,努力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安全生产是重中之中的事,通过多方面安全检查、检修保障安全生产。加强培训学习,培养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例会培训,通过技能现场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