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长安区>
西安市长安区气象局
西安市长安区气象局
发布时间:
2023-05-04 14:54
单位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气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气象法规建设,气象行业规划,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业务管理,气象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气象宣传教育。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南长安街351号
法定代表人
赵榆飞
开办资金
1673.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94.61万元
1009.06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气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一是紧抓作风建设,强化政治统领。坚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章党规、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整顿“慵懒散慢虚粗”的作风,落实“勤快严实精细廉”的要求。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日常党建活动,完成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任务。二是聚焦中心业务,提升气象服务。建立迭进式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机制。在重大天气过程中,开展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服务,实施全程预报预警+跟踪指导+监测反馈+实时叫应,得到政府部门的充分认可。全面完成区域自动气象站升级改造工程。升级16个街办两要素监测站为六要素,新建山区北斗六要素自动站5个,有力提升了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三是践行志愿服务,弘扬文明新风。坚持精准施策,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做好包抓小区的值班值守工作,得到居民群众的认可。坚持定期对困难户进行走访慰问,宣传防疫知识、打扫卫生。(2)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开展工作。全年发布各类气象服务材料1400余期。基础业务指标稳定上升,各项质量均达省定指标,无重大责任性事故发生。二是人工增雨作业为抗旱供水发挥作用。年内开展增雨作业18次,发射增雨火箭36枚,燃烧碘化银烟条155根。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双随机”管理严格落实,未出现雷电灾害。四是拓展面向旅游、林业、交通、防汛、农业以及特色经济作物的专业气象服务。与林业部门联合进行现有森林火情监测系统的检验评估,利用新型气象设备进行森林火前追踪,弥补卫星对于林下火监测的盲点,为三大林场智慧平台提供气象支撑;与交通部门进行事故易发路段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向防汛部门提供短临天气监测视频影像服务;为秦岭花世界进行设施大棚气象服务以及特色经济作物分灾种预报预警服务。五是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抗旱增产、水库增容、秦岭山区水生态修复、治污减霾、民生保障等方面的作用。与石砭峪水库开展流域内增雨合作与研究,开展无人机碘化银烟条播撒试验,为保障民生用水做出贡献。六是做好科普宣传。积极开展“3·23世界气象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科普宣传活动,组织接待高校、中小学学生团体参观气象站,接受区电视台多次采访报道。(3)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气象服务供给水平不高,开展面向旅游、交通、农业以及特色经济作物的专业气象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仍需提高;三是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仍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