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市长安区融媒体中心(西安市长安区广播电视台)

西安市长安区融媒体中心(西安市长安区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 2023-05-04 11:01
单位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融媒体中心(西安市长安区广播电视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播放电视节目,广播新闻和其他信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电视节目制作,播放、转播、产业经营;新闻、专题、文艺广播;咨询、服务、广告;广播电视监测、专用设备维护。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府东一路。
法定代表人 靖晓昶
开办资金 777.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0.14万元 72.24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融媒体中心(西安市长安区广播电视台).公益 从业人数  5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哪些具体的业务活动;2022年西安市长安区融媒体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区委宣传部精心指导支持下,切实发挥主流媒体融合传播矩阵优势,凝心聚力谋发展,深度融合抢先机,全力讲好长安故事,传播长安好声音,中省市新媒体平台发稿1119篇,学习强国平台、新华社客户端、爱长安APP百万+稿件35篇,长安美誉度、对外影响力持续提升,为建设西部强区,奋力谱写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智力支持和舆论氛围。先后荣获全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集体,全省融媒体平台综合传播优秀单位。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精心策划,学习宣传有声有色。强化议题设计、选题策划,坚持移动优先,推出了一批接地气、易传播的融媒体产品。《长安新闻》栏目采写《百年伟业中的浓浓民生老旧小区里话盛会》《崔家营社区里的幸福生活》等相关报道20条;录制《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电视专访28期,《强作风促发展》电视专访8期;爱长安APP开设《走进乡村看小康》《重点项目巡展》等四个专栏,推送重点稿件22期,相关稿件35篇;长安视讯视频号、长安融媒抖音号各推出《盛会大家说》系列短视频15期。2.四级联动,提升长安美誉度。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主动拥抱新媒体新用户,通过好新闻、好内容,好包装、好形式,结合长安地域特色亮点,挖掘采写报送“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全力讲好长安故事,传播长安好声音。学习强国平台发稿352篇,发稿数量质量稳居全省全市第一方阵,《南五台初冬的雪》《云海衬秋色绝美翠华山》《古观音禅寺:洒满“黄金叶”身披“金缕衣”》《云中天子峪》等12篇入选生态、旅游、自然美景等全国平台,其中《云海琼楼》浏览量达340万次,《实施稻鱼共生助力乡村振兴》浏览量达105万次,《翠华山美景》浏览量达80万次,《秦岭天子峪云海》浏览量达70.2万次;新华社发稿260篇,百万+稿件30篇,其中《三月桃花开》浏览量123.3万次、《鹳舞长安》浏览量121.2万次、《盛世长安正青春》浏览量115.7万次;《终南山南五台景区云海仙境》入选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文化旅游部、自然资源部联合推出的大型短视频展映《“四季旅行”第五季》,在新浪平台发布,受到网友积极评价;西安发布发稿276篇,原点新闻发稿199篇;省市其他媒体发稿32篇。3.多屏互动,矩阵融合发力。坚持守牢老阵地,建强用好新平台。围绕项目建设、生态保护、疫情防控、城市管理、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安全生产等主题,《长安新闻》发稿1245条,“爱长安”APP发稿3746条,视频号推送391条,抖音号推送309条(其中10万+10条)。“颂”您一个长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头条号制作推送节目232期。强化网络安全,定期排查安全隐患,不断提升网络安全能力。播出版权影视剧42部1789集,开展优秀影视剧展播2次。制作科学防控、文明交通、消防安全等公益广告50条,年播出公益广告2万余条次。游飞播出疫情防控、消防安全公益标语29条91090次。检修维护制播系统24次,巡查系统设备72次,安全播出5500小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2次,网上安全技能学习21次。圆满完成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及安全传输保障任务。4.用心用情,社区运动会影响广泛。挑选骨干力量,组建短视频和新闻采编团队,持续跟进全区、街道、社区三级比赛项目,统筹中、省、市、区四级传播矩阵,高质量、高频次扩大影响力。央级平台发布22条,省级平台发布3条,市级平台发布50条,长安新闻、爱长安APP、长安融媒抖音号、视频号等区级媒体发布200余条。全面展示了社区党组织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优势,推动了社区从“生人社会”向“熟人社会”转变,搭建起密切党群关系“连心桥”,推动全民健身再上新台阶,圆满完成西安市首届社区运动会长安分区赛宣传任务。5.践行“四力”,营商环境宣传到位。一年来,我区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全力构建亲清政企关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记者自觉践行“四力”,深入建设一线,蹲守田间地头,进企业、入窗口、到商户、跑工地,从政策支持、政务服务、市场监管、亲商助企、稳经济保增长等方面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宣传,全年在中省市媒体发布《【县域新闻】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跨域通办”朋友圈再添“新伙伴”》《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市场主体成长“沃土”》《【文明实践中心】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行政审批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作风建设抓实抓细》等稿件402篇,区级媒体发布《长安集中兑现惠企政策资金让企业发展信心更足》《3554万元!长安区政策兑现大会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长安这项服务暖民心!》《长安区出台稳经济28条措施》《长安区: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再升级”》等稿件610篇。为加快建设西部强区,奋力谱写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融媒力量。6.人民至上,架好服务群众“连心桥”。探索媒体+服务模式,依据群众关切,及时发布道路路况、寻医问药、核酸采样、防控指南、天气预警、采购指南等便民信息1030条,《西安市长安区关于开展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浏览量153.5万,《关于长安籍市外人员返乡有关事项的通告》浏览量172.2万,《西安市长安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浏览量164.2万,很好地提升了政府公信力、亲和力、影响力;监测电视舆情365天,编发舆情专报318期,监测舆情1113条。关注热点难点,强化新闻监督,加大疫情防控、生态保护、花园乡村长效管理、城市管理乱象等,进行明查暗访50余次,摄制暗访片43期,发现管理短板问题1200余个,通过公开曝光和内参点名相结合形式,督导相关部门、街道提升工作标准、提高工作效率,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市民幸福指数,共同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不断提升公众满意度。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1.存在问题:(1)除了财政收入,没有别的收入来源。(2)技术设备陈旧、老化。(3)缺乏融媒体全能型专业技术人员2.整改措施:(1)坚持正确导向根据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我中心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坚持正确导向,守好舆论阵地,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建好阵地、用好阵地、守好阵地,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严厉打击新闻违法犯罪,有效整治新闻舆论环境。同时大力度、快节奏地推进我区各项宣传工作任务落实,努力营造我区追赶超越新局面、风清气朗新环境。(2)提高节目质量切实担当起基层主流传播主阵地的功能,做好上级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最后一公里”工作。牢牢把握“追赶超越”工作主题和“五个扎实”的工作要求,创新新闻节目和精品节目,打造核心竞争力;发挥地域优势,挖掘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特色,做好农业节目和综艺节目,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全力讲好长安故事,展示我区良好形象。(3)提高采编人员综合能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全面开展媒体清理整顿,持续加强学习教育引导,不断加强采编队伍的建设和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断增强队伍活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结合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树立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铁军精神,进一步提高所有干部开拓进取、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在工作中重实际、求实效,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宣传发展而努力工作。3.2023年工作计划:(1)强化议题设计、选题策划,坚持移动优先,推出接地气、易传播的融媒体产品。(2)四级联动,提升长安美誉度。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主动拥抱新媒体新用户,通过好新闻、好内容,好包装、好形式,结合长安地域特色亮点,挖掘采写报送“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全力讲好长安故事,传播长安好声音。(3)多屏互动,矩阵融合发力。坚持守牢老阵地,建强用好新平台。挑选骨干力量,组建短视频和新闻采编团队,持续跟进全区、街道、社区三级比赛项目,统筹中、省、市、区四级传播矩阵,高质量、高频次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工作标准、提高工作效率,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市民幸福指数,共同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不断提升公众满意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获陕西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集体,陕西省融媒体平台综合传播优秀单位,西安市“学习强国”平台优秀供稿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